何貴覺得先建立博物館,然後依托博物館建立奢侈品品牌。
不過現在做奢侈品,光靠忽悠不行了,廣大網友都不是傻子,那麼第一就需要真材實料。
第二就需要的是工藝。
先要展示出來最昂貴的非賣品,何貴摸了摸下巴,動物園是個好地方,一些小動物從寶寶到成年,是要換毛的,每年也換,收集起來一根根人工分揀,然後製作成材料……。
黑白的有熊貓,雪豹,金色的有金絲猴,紅色的藍色的有金剛鸚鵡……咳咳。
具體的何貴也暫時沒插手的地方,等劉茹那邊有困難了,自己再幫忙。
這一次數百個款式,可都是在七度那邊經過了考驗的,部分還是中西結合。
何貴繼續潛心製作自己的大玩具,組裝大玩具的引擎,引擎組裝好之後,先要測試一番。
無人機采用的是隱形的進氣口,也就是是彎曲的,看不到裡麵渦扇發動機的風扇。
在現代為什麼很多人把蘇57不算五代機呢?
就是因為蘇57的進氣口不是彎曲的,是可以直接看到風扇的,據說蘇57的雷達反射麵積是03個平米,另外就是蘇57有五個雷達,在戰場態勢感知沒有20與22的強。
沒辦法,雷達方麵在北麵本身就是短板,這些年北麵被西方製裁,大部分東西都是吃的上個世紀的老本,雖然說北麵每年賣能源,但是彆忘記了,北麵也是一個巨大的國家,每年開支都少不了。
進氣口是在背麵,發動機是下沉的,也就是進氣口呈現一個向下的一個方向。
另外進氣口的角度也是計算過的,可以在飛行的途中最大限度的吸入空氣。
發動機安裝完畢就要再次進行測試,測試係統對於發動機的各個控製單元。
測試完成之後,就是油箱了,何貴采用的是鋁合金的油箱,這玩意好處就是容易加工,缺點就是重量比複合材料大,另外在隔熱方麵,沒有複合材料好。
所以何貴在關鍵部位又弄了一些隔熱材料,反正自己這個大玩具其他人拿去也會改的,當然鋁合金也有好處,薄,複合材料稍微厚實一些。
油箱裡麵也要安裝一係列的各種感應器,因為飛機的幾個油箱是獨立存在的,那麼為了平衡配重,會在油箱內部油泵安裝感應器,同時抽取油料對發動機進行供油。
而且這種類似戰鬥機的油箱不是那種空的,裡麵布滿了各種東西,防止飛機在翻滾的時候油料在裡麵晃動,產生額外的力量。
也要進行測試,這小東西彆看小,比戰鬥機費勁……。
不是在測試就是在測試的路上,終於內部弄完了剩下的就是外麵的蒙皮了,蒙皮好也要采用複合材料,但是何貴哪裡有什麼複合材料,複合材料比鋁合金製造麻煩不說,安裝也麻煩。
飛機蒙皮就好辦多了,按照要求加工出來,切割成要求的形狀,然後按照榫卯結構,說的通俗一些,就像木地板一樣。
結構之間有特殊材料,可以讓飛機蒙皮在高低溫之間不會開裂,類似於陶瓷纖維的結構。
飛機在高空溫度低,在低空溫度高,還有高速飛行的時候與空氣的摩擦。
越是低空,空氣密度越大,這也是為什麼飛機的巡航最理想高度是一萬多米的高空呢。
蒙皮製作相對來說,是最簡單的,不過也不那麼簡單,畢竟部分需要一個弧度的。
何貴在作坊裡麵忙乎的時候。
矛隼終於迎來了官宣,x飛那邊已經製造出了四架,算上何貴製造的一架,就是五架了。
大媒體給了一個十五分鐘的新聞,詳細介紹了這一款新飛機。
“經過科研者的奮鬥,我們製造出了這一款飛機。”
“這一款飛機,有著5500公裡的作戰半徑。”
“在滿載的情況下,也達到了4500公裡的作戰半徑。”
伴隨著畫麵的介紹,機艙內部的駕駛員的位置就展現出來了。
全部是按鍵以及各種屏幕,也有少量的其他儀表。
一看就知道非常先進,而且這種布局也減重,另外就是智能化很高。
“采用了全電操控,兩人就可以完全的操作整個飛機。”
“超大的彈倉可以搭載六枚20。”
“並且在尾部有後視雷達,大大提高了生存率。”
最後的鏡頭五架灰色的大家夥就一起起飛,陣仗的確是太大了。
要知道某島距離咱們有2700公裡,戰鬥機的作戰半徑一般是1500,所以在沒有加油機的狀態下,多少有些尷尬了。
至於說飛機其他情況,總重量多少,載重多少,還有機體結構,發動機結構什麼的都沒說。
但是這樣已經足夠了,其實吧,這些消息廣大網友基本都知道了,但是大媒體沒說,大家心裡始終沒有底的。
20其實就是陸基10的改進款。
10是陸基對海的,二十是空對海的……能夠攜帶六枚陸基巡航搗蛋,這已經是不得了了。
兩發的轟炸機,這已經是性價比最高的了,一次攜帶這麼多。
攜帶副油箱起飛,安全航程之內消耗副油箱,然後丟掉副油箱,作戰半徑4500,那麼要是單程呢……至少9000
這是什麼概念,洲際搗蛋也才8000公裡,飛機單程就是9000,加上20的2500,就是11500了。
這是攜帶六個,那麼攜帶一個呢,5500的作戰半徑……。
網友們齊齊刷著。
“厲害了,我的海東青。”
“厲害了,我們的海東青。”
“厲害了,我的國。”
“厲害了,海東青。”
“樓上的為啥說海東青啊?”
“就是,海東青是啥,看新聞都不帶腦子嗎?”
“唉,網絡時代,但凡懂得搜索一下,也不至於到處丟人現眼。”
“矛隼也是海東青,不過這個矛是什麼意思,咱也不知道。”
“矛盾的矛,是一種武器。”
“矛是一種冷兵器時代威力很強的武器。”
“厲害了,終於等到大媒體公布了。”
“唉,可憐的六爺被放在機庫外麵了。”
“這個沒辦法,六爺也該養老了,把重任交給新一代。”
“六爺還是用處很大的,六爺可以低空飛行。”
“樓上的傻不傻?矛隼也可以低空飛行,隻是不能低空超音速突防,不過我個人覺得這是時間問題。”
“對,以前咱們想搞,但是沒機會,就隻有理論,沒有這麼大的家夥可以超音速,自然就沒法試驗。”
“超低空突防,可不是那麼簡單的,美利堅的b2,也是亞音速。”
“對,高超音速突防,難度是很大的,不過我相信一定會出來的。”
“咱們的h20什麼時候出來啊?”
“樓上的是什麼意思,在這裡打探消息,什麼時候出來還給你看啊,肯定不給看的。”
“就是,這種肯定是要藏起來的。”
何貴是第二天下班才看到這個消息的,隱身轟炸機,這個不好說,以前因為飛機引擎的問題。
沒有強大的引擎,那麼想要自由的飛行,難度還是很大的。
現在有了引擎,就不好說了,但是難度也是比較大的,就單純的一個設計,也許就需要兩三年時間。
當然了,也許有儲備,但是儲備的技術也僅限於理論,並且發動機不一樣,那麼結構肯定不一樣。
另外想要把發動機吃透,何貴覺得五年應該是最低的,一邊吃透發動機,一邊設計,最低可能是五年時間。
而且隱身轟炸機,航程太短了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帶彈量也要足夠。
現在有了矛隼,區域防禦已經沒有問題了,隱身的哪怕是製造出來,也是不會公布的,殺手鐧肯定不會輕易曝光的。
何貴可是知道裡麵難度的,自己在隔壁世界百安飛行器公司,又是有160,又是有當年老毛子的人,到現在驗證機都還沒出來呢,經費更是在燃燒。
不過百安飛行器公司已經走上正軌了,就憑借每年國內飛機的需求,就足夠養活了,當然了,另外一個麥道更加滋潤了,因為全世界基本都要找他買飛機……,當然雙方都有默契,一個配件,一個高價銷售……麥道的股東笑的嘴巴都合不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