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參謀隊的推想給李定國解釋一遍後,許平道“我想新軍肯定想與歸德的明軍同時到達。第一,新軍不能先到達,因為我隨時都可能派兵增援,新軍很顯然想不付出大的代價就取得祀縣,他們不能把時間浪費在等待歸德府的官兵抵達上。”
“很有道理。”
“第二,歸德府的官兵不能先到達,若新軍不在,李兄弟就有可能出城逆襲,萬一他們被打垮了,那誰去攻城呢?”
“不錯,所以我們隻要嚴密監視歸德府部隊的動向就可以了?”
“是的,新軍的行動度快,歸德府的官兵度慢,因此肯定是新軍照顧他們,而不是他們照顧新軍。這樣我們就不需要費儘心思去偵查新軍以免暴露,我們隻要讓李兄弟盯緊鬱董和黃守缺,看他們大概什麼時候到達,我們就能知道新軍的抵達時間了。”
……
九月九日下午,黃守缺和鬱董的聯軍出現在祀縣城外五裡處,並迅開始修築營寨。李過見狀,立刻命令士兵準備明日迎戰,同時派人飛馬通知許平。入夜後,城南出現烽火,顯然又有一隊明軍抵達,李過心裡有數,也不著急。
第二天天色微明,李過的衛兵就帶進來一個年輕的使者,來人向李過報告說,許平和李定國的援軍在一個時辰後便會趕到。城外汴軍、楚軍約一萬人,李過認為他們不值一提。此時城中有八千多闖軍,李過認為足以守住城池。
崗哨報告官兵開始部署火炮,準備開始攻城,李過就去城樓查看敵情。站在李過身後的是一個年輕人,這個年輕人名叫李來亨,今年二十歲。李來亨是李自成救活的孤兒之一,遇到闖王時他還是一個三歲的幼兒,正趴在逃荒死去的的父母屍體上大哭,李自成就把他和其他撿到的孤兒一起收留在闖軍童子營。因為無法知道父母出身,李自成就讓李過認這個孩子為義子,也跟著他姓李。雖說是義子,但由於自小撫養長大的,所以李過和李來亨就如同親生父子一般。
(筆者按李自成和他兩個叔叔死後,李過是就帶領闖營繼續抵抗異族入侵的第二代領袖,李來亨則是第三代,並因為抵抗滿清入侵而與兒子一起犧牲在戰場上。我們知道,如果一個人致力於抵抗外敵入侵並付出生命,那他是我們的民族英雄,那麼——如果一個家族連續五代獻身於這個事業,讀者認為筆者該如何評價這個家族呢?)
走上城樓之後,果然看到遠處新軍正在東門外挖掘炮壘,在炮壘後方有一排大炮等著就位。李來亨仰頭看看太陽,愕然道“怎麼是東門?”
“不對麼?”李過奇怪地問道“官兵從東麵來啊。”
“可是新軍是從北麵來的啊。”李來亨本來以為新軍會進攻北門,不想他們居然還不嫌麻煩專門繞到東門去。再看看對麵的旗號,李來亨又是一驚“怎麼是選鋒營來了?”
許平認為山嵐營是賈明河手裡組織性比較強的部隊,所以這種長途奔襲的事也會由山嵐營去負責。沒有想到賈明河更重視近衛營,所以把這個營扣在手裡。在賈明河的計劃裡,他是用三千兵力和朱元宏的五千人去佯攻近衛營和西營的一萬多人,兵力如此懸殊,賈明河的計劃就是在己方堡壘附近穩固推進,就算被大批闖軍伏擊,也可以立刻退回工事固守,而沒有幾門大炮的許平按說也無法對他起有力的逆襲。
不過有過上次的教訓後,賈明河擔心許平還有什麼殺手鐧沒有使出來,所以他覺得還是把建製最完整、戰鬥力最強的山嵐營用來對抗許平和李定國比較好,這樣萬一有什麼緊急情況生,他也容易控製部隊。
東門正麵先是黃守缺的部隊,楚軍從正麵一直延展向南,形成明軍的正麵和左翼。右翼則是人數較少的汴軍,書寫著“鬱”字的那麵大旗下,一個全身披掛的將軍正向著李過這裡指指點點。選鋒營的位置比較靠後,除去火炮以外,各隊都位於前兩支明軍的背後,新軍的馬隊也沒有部署在側翼,而是靠近選鋒營的營旗,看上去就算城破也不會有投入追擊的打算。此外楚軍和汴軍中都準備了大量的雲梯,前排不少士兵還背著繩索,而選鋒營那裡卻似乎沒有預備任何攻城器械。
“除了來敵以外,許將軍都猜得不錯。”李過大聲下令備戰。城頭上他並沒有留下多少兵力,李過把手中的主力都放在城門後,準備在那裡阻擊明軍。祀縣的城防工事很簡陋,麵對以槍炮犀利著稱的新軍時,把大批士兵配屬在一線防守隻能是白白損失兵力。
身後的人紛紛應是,各自前出傳令。李來亨仍然遙望著明軍的陣勢愣,明軍把野戰炮壘修好後,就推著十二門大炮一起上前,牆垛後的李過叫道“你不下去麼?”
李來亨轉身對李過朗聲道“義父,孩兒認為應該派主力出城逆襲。”
李過眉頭一皺“這是為何?”
“選鋒營顯然是抱定了自己不損失兵力的想法,而許將軍並不知道他們會躲在東麵。”李來亨忍不住向北方遙望一眼,當然他什麼也沒有看到“當許將軍出現在北方時,他們立刻就會被汴軍現,而這時許將軍必須先擊潰汴軍才能攻擊到選鋒營。如果選鋒營當機立斷撤退回營的話,許將軍是抓不住他們的。”
“所以你想把選鋒營引出來?”李過此時也有些明白李來亨的想法“你想要我攻擊北麵的汴軍,把選鋒營引到北麵?”
“是的。”李來亨就是這個打算。楚軍和汴軍把主力投入攻城後,將領手頭的兵力就比較有限,這個時候如果闖軍起對側翼的有力攻擊,那麼明軍就隻有出動選鋒營來擊退他們。而且,從選鋒營現在的位置和陣型看來,他們好像就是肩負著掩護攻城部隊側翼的任務。
“選鋒營……”李過咀嚼著李來亨的建議,把目光投向遠方。城前的明軍炮手已經把火炮推進坑裡,正調節著火炮的角度準備開始炮擊。這些炮手的動作流暢至極,協力進行工作時毫無喧嘩之聲,一看就是訓練有素的精兵。李過雖然看不清楚那些部署在楚、汴兩軍後的新軍,但即使離得這麼遠,他們身上的鐵甲出的寒光還是耀眼奪目,高豎起指向蒼天的無數長矛也是齊整挺拔、紋絲不動。
“我聽說東江軍與新軍作戰時五不敵一,那時許兄弟還在新軍那邊,就是他帶著新軍和東江軍交手,用不了一個時辰就被打得四散潰逃。”李過用平和的語氣敘述著新軍的赫赫聲威,今天他隻是看一眼對方的軍容、裝備就心生畏意,如果不是知道許平很快會抵達,李過早就會做撤退的打算“咱手下的兵還不如東江軍呢。”
李來亨嘴上不說,臉上已經露出些不服氣的意思。李過掃了他一眼“季退思的東江軍裡有好多舊部都是以前的官兵,他在遼東、山東打過幾十年的仗,還有盔甲、火器甚至大炮。”
李過營中大多數的人都是流民,能稱得上主力的不過兩千人,裝備比季退思的手下還差。守城,看在裝備精良、人多勢眾的許平和李定國部正趕來增援的份上,李過還有點信心,畢竟許平說過新軍不會投入巷戰,歸德府這一幫沒有幾個時辰休想把李過趕出城去。
但李來亨仍不以為然,他意氣昂然地叫道“義父,許將軍為了重創這隊明廷新軍,甚至不惜讓官兵給開封解圍,如果讓他們跑了,那我們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見李過還是不答,李來亨繼續大聲請戰道“義父,讓孩子帶著兵馬出城迎戰把。”
“如果出城迎戰,失去城牆的保護,這隊官兵會在很短時間內就把你們消滅。”
“是的,但在這之前,許將軍就能趕到,此時選鋒營在城北,正好背衝著許將軍的來路,孩兒一定拚死抵抗,為許將軍贏得時間。”
第一炮彈呼嘯而來,接著又是一顆,第三顆也隨著飛到……
“許將軍說過,新軍最大的優勢就是大炮眾多,我們的部隊衣甲不齊,選鋒營肯定不放在眼裡,”李來亨指著城下那片耀眼的銀光大陣“如果義父形容他們的戰力沒錯的話,他們就是閉著眼也能把孩兒殺個片甲不留,肯定會把大炮留下繼續攻城,直接出動步騎來攻擊我們;若義父高估了他們,那孩兒堅持的時間就能更長,許將軍及時趕到的可能性不就更大了麼?”
“萬一許平不能及時趕到,你可能會白白送死。”
“孩兒感覺許將軍一定能及時趕到,我們義軍要想在這亂世活下來,就得拚命去殺出一條血路來。”
明軍的炮彈一接著一襲來,沉思片刻後李過點點頭,彎腰帶著李來亨向城下跑去“馬上準備出城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