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節 退位_虎狼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虎狼 > 第四十四節 退位

第四十四節 退位(2 / 2)

在繆首輔在提刑官那裡碰了一鼻子灰的同時,東林黨和國民黨也都請來很多參謀,從訟師到省、府的提刑官都有。

在陳子壯的會客廳裡,應天府的府提刑官才聽明他們的意思就開始大搖其頭“怎麼?製憲會議的議員連你們自己定的法律都要無法遵守了麼?”

“我們哪裡不遵守了?”

“所有涉及死刑的案件必然要交由提刑大堂審理,就算最高提刑司允許你們的法案通過——對此我很懷疑,就算你們如願以償地給監國陛下扣上政變未遂的罪名,這個案子多半還是交在下官手裡吧?”提刑官看到陳子壯和任紅城都點點頭,就繼續點評道“如果監國陛下用你們的這個提案當證據,那我個人認為他必定要受到從輕處理,因為陛下是被唆使的,而且陛下還是一個孩子,因為未成年還有進一步的從輕處理;而你們就不同了,犯罪在於意圖和行動,你們的提案證明你們有唆使某人政變的意圖——不管是出生什麼樣的原因你們都有這個意圖,而且提案本身還是行動。在把最輕的處罰給予監國陛下的時候,我還會當堂發布對所有對這個提案投讚同票的大夫的拘捕令,這些人統統因為教唆政變而犯有叛國罪;如果在政變中有人受傷,那麼還要加上故意傷害罪,如果有人死了那麼還要加上謀殺罪。”

任紅城還差一點,不是一直從事憲政建設,而陳子壯已經啞口無言,他參與了憲法製定的全過程,而且現在還在繼續,隻是有時受到立場的影響導致人無法客觀地看待問題,現在被提刑官一提醒陳子壯就知道議會是無論如何也無法站住腳的。

“大夫都有豁免權,如果投讚同票的人夠多,也是鐵板一塊並且完全不怕下次連任失敗,有可能否決所有的彈劾靠豁免權撐下去,撐到你們下台為止,可一旦失去議員豁免,你們就會因為叛國、傷害和謀殺的罪名被訴告。”應天府的提刑官看著陳子壯和任紅城的表情,再次微微搖頭“如果你們真的如願以償,那大牢就是為你們預備的,到時候你們如果不想坐牢可以考慮發動一場真正的政變了,推翻我們的憲政製度和你們定下的憲法,擁戴首輔大人為新的皇帝。”

……

在製憲會議和內閣自行中止陰謀前,這件事已經傳到了皇宮裡,皇後大驚之下帶著監國太子直奔杭州向齊國公哀求饒他們娘倆一命,並堅持把王位授予了黃石還保證一定會退位讓賢再也不和那群失意士人來往——從某種意義上講,繆首輔一塌糊塗的政變陰謀倒確實是起到了預想的效果。

在傳出齊國公接受王位、改稱齊王的同時,媒體也發現了繆首輔的陰謀,當皇後帶著監國陛下返回南京的時候,發現那群強大而且陰險的敵人正在互相推卸責任,無論是執政黨還是在野黨都在竭力地把自己撇清。

對此黃石倒是沒有太多的驚訝,憲政製度在許多方麵都有體製無可比擬的效率優勢,但陷害本國人肯定不是其中的一條——不是說它沒有這個能力,但是與政府比實在是低效得滑稽可笑,因此黃石根本不擔心有一天議會軍會站在自己的大門前,說什麼“為了未來可能存在的威脅,議會賜你死。”之類的話。

送走了還不適應憲政製度的弘光皇後和太子,黃石繼續準備他給歐洲科學界的禮物。雖然科學家是有國家的,但是科學是沒有國界的,正如最盼望房價上漲的人從來是擁有最多地產的人,在科學進步收益最大肯定是教育最普及、國力最強大的那一個。根據黃石的經驗,一般說來,越是對本國教育投入有信心、對本國人才選拔製度和學術研究水平有信心的國民,一般都越希望科學快速進步,好比如果在黃石的前世出現某種科學理論證明遠距離、高速的星際航行是可行的,那最歡迎的肯定是自認為能夠在星際殖民中占據絕對優勢美國——無論是哪個國家的科學家提出都歡迎,這在黃石理解就是所謂的強者心態;而與之相反,那些對本國製度、學術現狀和人才選拔機製心存狐疑的一部分人(他們口上很可能不承認,而是把擔憂深深藏在心中。),則很可能不希望科學進步,如果我們沒有那最好彆人也沒有——這是因為不自信,擔憂彆的國家會在科學進步中更一步拉大與自己的差距。

當然黃石承認這種心態是完全合理的,他自問假如、萬一、如果自己生活在一個學術、教授拜金、師德敗壞、抄襲光榮、造假的成功可以複製、男學生不稱老師稱老板、女弟子不叫老師叫老公的國度的話,那他也會有嚴重的弱者心態,非常不自信自己的國家能夠充分享有科學進步的好處。

以前黃石總聽到一句話叫做有什麼樣的國民就有什麼樣的政府。年輕時他也曾信以為真,但是現在他認為這句話其實應該倒過來有什麼樣的政府就有什麼樣的國民,就是所謂的上梁不正下梁歪,豺狼當道不必問狐狸。

作為民主思想的孿生子,黃石相信科學精神除了教育的普及還同樣受到製度的影響。假如、萬一、如果有一個國家的最著名的曾以人文精神著稱的學府的大師們,說的言論是“國的貧富懸殊其實還是不夠大”,或是“國其實最該學習朝鮮。”,或是“上訪者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神經病”的話,黃石認為自己的弱者心理肯定會變得更嚴重了,很可能會嚴重到心理疾病的地步——陷入一種很容易受到外界蠱惑並且總是不明真相的狀態。因為如果想相信科學之花在這樣的體製下盛開,就必須相信這些大師都是精神分裂者——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敢越雷池一步、攀附權貴,但是在科學探索中卻是思維活潑、不畏強權。不可否認有這種可能性,嚴格說來隻是概率比較低。

不過偉大的中國不是這個樣子的,教育投入巨大、憲政製度更是超越全球,在這個地球上再也沒有比中國教育投資占稅收比例更大的國家,也沒有哪個國家的國民解放思想、獨立思考的成本比中國更低。因此黃石充滿信心地給歐洲的科學界送去他的禮物,不僅僅在中國,他打算建立一筆基金和一係列獎項,每一個可能為科學貢獻的人都會得到獎金,而每一個有利於科學進步的機構都會得到資助——強國的領袖自有不同的心態。

……

得知順軍在淮揚戰場大敗後,孫可望立刻和還沒有離開的李奉教簽訂了協議,李定國在許平複起的同時也被急招向山東戰場,而後者也再一次出山和許平共進退,西營還有這些日子投奔晉王的長生軍被李定國悉數帶去山東戰場。已經對戰局絕望的孫可望向李奉教保證,他會在準備妥當後突擊山西,拿下他那個不識天命的四弟全家獻給齊王和製憲會議當見麵禮。這種軍事行動能夠進一步縮短戰爭延續時間,而且還能大大減少南軍的損失,李奉教保證孫可望的忠誠是不會被製憲會議遺忘的,不但他可以繼續保有李順分封給他的大部分土地,就連山西的部分或全部領土也可以考慮讓他為朝廷代領三十年。此外還有一條是孫可望將會被改名為陝王,以顯示他和李順一刀兩斷。

相比孫可望,四川的李成棟就沒有多少討價還價的餘地,明軍沒有進攻他隻是因為製憲會議已經感覺自己消化不良,在淮揚大敗、河南丟失、山東半壁也將不保的消息傳到四川後,李成棟也立刻表示願意易幟,甚至表示願意出兵討伐河南順軍餘黨以示效勞。在幾次明確告知李成棟即使他出兵攻入河南,將來川軍也必須退出河南全境後,李成棟仍表示他願意效力並且絕不貪圖河南土地,既然如此李奉教也就接受了對方的好意。

來不及慶祝黃石接受王位,李奉教還需要再次前往遼東一趟,他必須要趕在山東爆發大戰以前說服吳三桂,這樣能夠給明軍帶來最大的軍事益處,而此時李奉教也深信此行遼王必定會給他一個滿意的答複。

……

五月,順王宣布要禦駕親征山東,之前大將劉宗敏已經把北京最後一批直屬部隊帶往山東,現在正向北京集結的是來自秦、晉、遼三藩的勤王部隊,準確地說是秦藩和遼藩的,晉王李定國已經早早帶著軍隊趕去了山東,他帶去的部隊有兩萬多人,很多都是老三西營的老底子部隊,加上許平整編後的部隊一共有六萬餘人。

《遼東人民觀察家》稱戰爭道路是曲折的,前途的樂觀的,最終的勝利必將屬於大順。主編易成深情地號召百姓們為即將出發遠征的遼東子弟山呼萬歲,這份報道被宣讀後,遼陽大批熱情的遼東群眾紛紛高呼著口號上街遊行,他們人手一本《遼東記略》,把它用力地在舉在空中揮舞著,群情激昂地表示要堅決和明軍戰鬥到底,為保衛大順朝和流儘最後一滴血。

途徑遼王府時,激動的人群發現了遼王那偉岸的身影,後者正要親自帶隊前往北京會同順主與南明餘孽決一死戰。

無數百姓向著遼王的方向發出雷霆般的歡呼聲

“大順萬歲,遼王九千九百九十九歲!”

一身披掛的遼王吳三桂殿下,則站在高台上,左手掌心向上平舉不動,右手五指並攏,在僵直的左掌上有節奏地輕輕拍打著

“全順各藩大團結萬歲,遼東人民九千九百九十九歲!”

折騰了一天,日落後遼陽大夥兒剛回到家正忙著生火做飯,突然門外又咣咣地敲鑼,大家一聽就知道又有新聞號外,連忙紛紛湧到門縫邊仔細聆聽。

果然,

“特大喜訊!”

《遼東人民觀察家》發表號外,最近全遼的廟宇都沸騰了,今天遼陽城內外的所有寺裡菩薩、廟裡的城隍、和道觀裡的三清都一起開口說話了,這些塑像不但集體顯靈說此番遼師必勝,還異口同聲地預言遼王這樣的偉人能夠繼續持久地長期造福遼藩下去,各路的神佛都向遼東父老保證吳三桂殿下至少能有個一百五十年陽壽。《遼東人民觀察家》還說,一百五十年陽壽是至少的,神佛們並沒有把話說死,到時候遼王就是再活個幾百年也沒啥稀奇的。

饑腸轆轆的遼陽百姓頓時又是一片沸騰,他們顧不上饑餓和疲憊,再次舉著《遼東記略》從街頭巷尾湧出,熱烈慶祝神佛傳來的這個訊息。

在遼陽百姓打著燈籠、敲鑼打鼓地又一次滿街遊走時,那些鑼聲過後但是沒有出門為遼王賀的人也都被安居司的人抓走了,這個安居司是新成立的新機構,由遼王偏妃陳圓圓領導。現在這位曾經的青樓女子,已經擁有了“最慈愛於遼東人民的遼藩母親。”和“遼東各族人民最親的親娘親”之稱。

一批犯人被安居司發現是心懷怨望派,他們用“耳朵不好沒聽見鑼聲”、“實在太餓了想先吃一口飯再出去”、“下午走得腳疼正在換鞋”等借口企圖蒙混過關,與這些心懷怨望派一起被遣送去長白山勞動營的還有兩個“悔改的心懷怨望派”,其中一個被發現在人群隊伍裡蹦蹦跳跳,雖然他自稱是因為腿被打瘸了所以如此,但是安居司發現他的真實用意是故意出醜企圖轉移熱愛遼王的百姓的注意力;另外一個則在笑的時候把嘴咧得太大,雖然他極力辯稱他是因為聽說遼王能活一百五十歲所以特彆的高興,但是認真負責的安居司工作人員相信他是在嘲笑《遼東人民觀察家》的報道——這兩個被恢複“心懷怨望派”身份的家夥失去了他們曾經擁有過的“悔改的”的頭銜,明天遊街後會被再次送去深山老林改造。

……

永昌九年九月,在黃乃明誓師出征的三個月後,已經呆在杭州很久的齊王返回了南京,雖然山東的戰事還沒有最後爆發,不過齊王看起來已經等不得了。明監國太子先後發下兩份詔書,第一份是接替他的父親——還在北京當俘虜的弘光帝為君,緊跟著的就是退位詔,在詔書中明朝的末代皇帝把大位傳給了齊王黃石。

齊王的手下很多都隨著王太子黃乃明出征山東,因此這個退位典禮顯得有點冷清,媒體記者來的比齊王的親友、故舊還要多。在齊王進行完這場突然襲擊式的退位儀式後,前來的媒體記者們還有些不能置信——明就這樣完了?一個朝廷交替這樣的大事居然就這樣輕率地完成了?沒有受禪台,沒有大張旗鼓的儀式,就是在眾人麵前宣讀了一遍詔書而已。

把末代皇帝的詔書丟給媒體記者去解渴後,齊王前往明太祖孝陵祭拜,關於齊王對這位明的開創者到底說了什麼,記者和士人有著無窮無儘的猜想,後來的各種文學作品中,不同的作者還寫下了很多揮人淚下的祭文。尤其是齊王雖然接受了明皇的退位,但是並沒有接受對方一並送來的皇冠這件事更是激起了諸多議論,齊王沒有摧毀明太廟而是把它改成了博物館,他本人也隻是宣布以齊王身份任中國的執政王。

在當時,很多人都以為這是齊王的一個姿態,認為他會在統一中國後重新拾起無主的皇冠,就算他本人保持臣子的身份到死,齊王的後代也會追封給他開國太祖的稱號——沒有幾個人意識到這就是自暴秦始的皇帝稱號的終結。

“曆朝曆代的皇帝天子……”黃石在明太祖的陵墓前開始他不倫不類的祭文時,身邊隻有一個夏完淳而已,而才聽了這麼一個開頭夏完淳眉頭就緊緊皺了起來,這是明太祖陵,乾曆朝曆代什麼事?

不過夏完淳還是在認真地聽著,他心中有一種預感,接下來他聽到的東西將會轟動全國,會長久地流傳下去——畢竟沒有幾個人有機會在朝代更替這樣的宏偉時刻站在自己這個位置上,看起來除了自己再不會有人聽到齊王的祭詞禱文,這將是夏完淳一生的談資,親友和子孫會不厭其煩地一再問起。

夏完淳的幸運被無緣與此的人嫉妒得發狂,但是事後無論他們如何打探,夏完淳都一臉嚴肅地閉口不言,雖然這給無數文人增加了眾多創作的餘地,但是也讓其他人的好奇心變得更加不可抑製。

幾十年後,當夏完淳躺在病榻上被子女兒孫所圍繞時,他的幾個兒子和女婿跪在他的麵前,最後一次懇求他不要這個秘密帶去見齊王,但心如鐵石的夏完淳最後一次地拒絕了他最親的一批親人的苦苦哀求……

此時,自幼就有神童之稱、記性超人的夏完淳正豎起耳朵,仔細地聽著齊王的話語,生怕漏掉了哪怕一個音節,祭文很短,簡直短得不像話,齊王翻來複起地讀了幾遍後突然大笑不止,笑聲中充滿了誌得意滿的自豪,而夏完淳也跟著默讀了許多遍——當幾十年後,幾乎就是一個人形錄音機的夏完淳努力學習成為福建話、客家話、天津話和遼東諸多方言的專家時,他仍記得此刻他聽到的每一個最細微的顫音,幾遍的發音、語氣都分毫不差,而且非常有漏點,夏完淳深信這是段有很深意義的話

“!!”

(向致敬)

愛尚無廣告小說奉獻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