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順軍的船隻開到岸邊,一群敵兵跳到水中,奮力把船固定在岸邊,然後搭起木板開始把馬牽下船隻,他們正前方的烽火台急忙派出人去幫忙順軍靠岸,而左右更遠處的兩座烽火台同樣看到了這裡的情況,他們同樣沒有做出任何反應。一個守兵眯著眼望著在遠處登陸的小股順軍騎兵,對旁邊的同僚說道“鬼才知道福寧水師和黃大帥的水師現在在什麼地方?我們可不能惹禍上身。”
所有的江防哨探和烽火台都擔憂發信報警會讓自己成為順軍的攻擊目標,而就算水師看到警報真的及時趕來,那也不過是成全了彆人的功勞,而招惹到殺身之禍的自己則全無好處。
就這樣,李成棟的軍隊就在江防軍的眼皮子底下成功渡過長江天險,渡過長江後李成棟立刻帶領最先一批跟他登陸的親信直撲南京而去,而後續的順軍部隊在渡江後開始沿著長江南岸聯係各個烽火台、兵站還有渡口中的江防軍,讓這些江防軍改換門庭,為順軍監視長江江麵,若是發現明軍水師的蹤跡要立刻點燃烽火報警,同時還要保證他們不能從渡口、兵站得到補給或是休息之地
南京的金鑾殿上,群臣向著剛剛被推上寶座的“崇禎太子”王之明山呼萬歲,懇請他立刻就任監國,北禦闖賊,西討黃逆。
“陛下宜親賢臣,遠小人。如此大明中興可待”
賀詞尚未說完,突然聽到外麵一陣喧嘩,這喧嘩聲是如此之大,竟然在這金鑾殿上也是清晰可聞;而且還是如此之近,好像就是禁中的太監也跟著在一起呐喊
“大順兵進城啦!”
李成棟帶著二百親衛連夜趕到南京城下後,早晨化妝成明軍混入已經亂成一團的南京,進城後李成棟和手下的二百親兵把明軍戰袍一脫,換上順軍的黑衣,大搖大擺地在城中縱馬來回驅馳,鼓足了氣力在街道上大聲呼喊
“大順兵到!”
這二百人鬨出的響動立刻震驚了南京各門守衛,得知順軍已經入城後,本來就人心惶惶的南京守軍立刻紛紛扯下明軍的紅旗,換上黑色的旗幟以求自保,一個沒有事先準備黑旗的守將情急之下,把身邊的墨石儘數溶在水中,趕製了一麵黑旗懸掛起來。
確認順軍已經進城無疑後,本來還跪在殿下的大學士和南京六部的官員們,突然一起暴跳而起,爭先恐後地向坐在禦座上的那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湧去。上百的官員在大殿上擠成一團,那些竭力擠到禦座前的人伸出無數雙手,七手八腳地把王之明從禦上扯下來,像老鷹捉小雞一般地架起他向宮外竄去。
李成棟一直喊到南京九門統統換了大旗,才向南京皇城趕去,當他趕到皇城城門前時,南京百官已經聚集在門口迎接大順官兵。這些官員向李成棟投降的時候,還抬著一個衣裳已經被扯得稀爛的年輕人,皆口稱有獻偽明太子之功
“陛下在京師坐鎮,臣猶有可為,如今京師有失,臣智力孤危,如之奈何?”見到弘光皇帝逃來自己軍中,黃得功也是大吃一驚,手下數萬兒郎皆仰仗南京的物資糧草,軍中並無多少積蓄,而且這些天來同左良玉激戰無論士兵還是軍資都損耗極大,黃得功現在急需人員和物資補充,而不是更多的軍事任務。
“一城皆叛,闖賊臨江,”弘光皇帝倉皇逃出京師的時候,身邊連禁衛軍都沒有,隻剩下幾個小太監“這如何是好啊?”
昨天黃得功剛剛又大敗左良玉所部,楚軍被打得丟盔卸甲、潰不成軍,他仔細問了一些南京的情況後,沉吟著對弘光皇帝說道“當今之計,唯有速速奪還京師,抵禦闖賊。”
不顧左右拋過來的眼色,黃得功對弘光皇帝說道“陛下萬乘之尊,不宜自處險地,臣請陛下速往杭州,待臣奪還京師後再請陛下還闕。”
弘光卻是不肯“大明生死存亡,如今全係於將軍之手,大明若亡、朕豈能獨存?朕不通兵事,但願為將軍擂鼓。”
見弘光皇帝無論如何也不肯去杭州,黃得功便讓親信安排皇帝和那幾個太監去後艙休息,同時下令全軍出發兵返南京。
弘光皇帝離開後,左右再也按捺不住,一起向黃得功叫道“大帥,此時返回南京不是自取滅亡嗎?”
雖然楚軍被擊退,但仍然在西麵徘徊,南麵浙江是潞王的地盤,如果弘光皇帝不能立刻趕到杭州很難說會鬨出什麼事來,至少兵員補充和糧餉供應是不用指望了。北麵是順軍的兵鋒,東麵南京又淪陷敵手,黃得功現在毫無疑問已經是沒有根據地的孤軍懸師。此時強行去攻打依托南京的順軍,從軍事上說和自殺也沒有太大區彆,就算僥天之幸擊敗了南京城外的順軍,想憑這支既沒有後方、也沒有援軍和糧草儲備的孤軍攻下明太祖苦心經營的雄城南京,也是和做夢沒有什麼區彆。
“黃侯的信,大帥不是看過了麼?”左右提醒黃得功,鎮東侯多次來信勸他,說若是明知事情已經不可為的話,應速帶軍隊前往福建“黃侯還在福州等著大帥去共商大計呢!大帥,黃侯是您的同宗,打虎還靠親兄弟,這個時候大帥不和黃侯一條心,還去找誰呢?”
黃得功看看後艙,輕輕搖頭道“我不是不知道黃侯是東林的人,和皇上難免有些隔閡,可皇上待我不薄,國家待我也不薄,皇上賜給我伯爵,推心置腹、委以重任,今天”
黃得功又是一陣搖頭“今天危難之際,皇上不往他處,孤身投入我軍中,對黃某的這份信任我又不是鐵石心腸,怎麼能不感動?黃侯的心意我領了,但是我不能負了皇上。”
說完後黃得功就大聲命令道“出兵!奪還京師!”
(看小說到愛尚文學網)16977小遊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遊戲,等你來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