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約束傷能證明使用相同凶器,兩案並案的可能性會更大。
這一起死者體內發現凶手留下的,然而檢驗卻沒有精子,並且經過法醫確定,是凶手本身就有這個問題,而非使用其他方式破壞。
因此雖然留有這麼重要的物證,卻無法提取到嫌疑人dna,沒法做比對證據。
當時枚石市在市內醫院調查了解過有此隱患的,符合條件的男性患者,最終並沒有能匹配到嫌疑人。
如今看來,如果兩案能並案,凶手未必是枚石市人。
隨後他們發現四年前本市發生過一起類似奸殺案,比對之後極大可能符合並案條件。
死者魏子珊,案發時隻有十八歲,案發時間是七月二十三號,在城北樹林被發現遺體。一樣是被性侵過,體內發現,同樣沒有找到精子,無法檢測。
把三個案子的現場照片放在一起,雷同點非常多,能從中輕易看出,凶手是個有輕微潔癖,有一定涵養的人。
除此之外,另一個感觸就是死者死得很慘,很冤。三個女死者最年長的隻有二十五歲,最年輕的才剛成年,她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就邁向了終結。
已經發現的就有三個案子,而且時間跨度之長超出想象,付局聽說後,就往上彙報了,而後傳達了特彆調查小組會來協助辦案的通知。
應明禹求之不得,不說人多力量大,他終於輕鬆地把陳琛拖下水了。
柳敏敏昨晚並未接到電話,因而一早來了之後,隻得跟了方瑾施查檔案,好不容易師父回來了,卻隻丟給她一句,繼續找。
雖然從目前找到的兩起加今天發的這起來看,時間似乎集中在七八月的暑假期間,應明禹仍然讓大家先不要放棄其他時間的案例,因為第一案極有可能並非如此。
連環殺人案的首案往往和凶手關係最密切,不論是死者還是死亡時間和方式,因為凶手不一定是計劃好再犯案,會留下比較多的初犯紕漏。
應明禹自己也留在了局裡找檔案,他始終感覺還有沒找出來的舊案。
陳琛下午直接去了案發現場跟特案組的人會合,他到得還更早,跟王濤先聊了幾句。
急脾氣的王濤上午就找到了被掛破的裙擺上的纖維,而後回局裡交代完模擬身高的事,就又回了樹林裡,擴大範圍想找到凶手的其他線索。
陳琛跟他還算熟悉,聊完後自己去看了被標記出來的死者躺臥區域。屍體已經被拉走,但遺留下來的泥土上的掙紮痕跡還很清晰,可以想象死者死前遭受過什麼。
他站在一邊試圖還原凶手作案時的情景,可是配合上之前的現場圖片,還是缺了一些東西,無法清晰刻畫。
首先,死者性格如何不確定,她是清醒被凶手背入樹林,還是昏迷後?
假設代入後者,死者清醒過來,發現凶手是個變態,試圖呼救並且掙紮自救……不太符合凶手形象,凶手大概率不是個變態,這個想象不符。
還原失敗後,陳琛打算還是等初次的案件會議開過後,再來辛苦自己。他抬頭四處看了看,這裡的樹林並不密,樹還算高,因為是盛夏所以遮天蔽日還算涼爽。
說實話,這個案發和拋屍環境還有點悠閒和愜意的意味,說隱秘也算隱秘,畢竟是少有人到的市郊樹林,說私密卻又未必,再怎麼說也是開放空間。
是因為凶手是個膽大妄為的人,還是他偏好這種地方,抑或他無他處可選,這也是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隨後季老師、羅隱和李連兵都到了,杜秀秀則直接去了範樺那邊參與驗屍。
幾人大致對現場有認識後,都表示信得過王濤的細致,而後一起趕回市局,去參加本案第一次調查會議,也是這一起連環案並案後的第一次聯合調查會議。
專案組趕到時,會議室裡已經坐滿了人,包括在樹林周圍打探消息的民警,還有去走訪社會關係的丁原包展他們。
陳琛稍微溜了一圈眼珠子,找到了應明禹想丟給他的煩。警隊裡女人本就少,加上柳敏敏就挨著應明禹坐著,想不發現也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