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這兒,我先給您家的這孫媳婦還有您的媳婦兒道個歉。”
說著起身便要施禮,唬得孫雁南的婆母急忙上前扶住,和孫雁南都忙道:“哪有長輩給咱小輩施禮的,這可使不得,我們怎受得起。”
那邊容黎見到這樣的情況,知道說什麼都沒用了,不知是委屈還是自覺丟臉那淚水忽然紛紛地往下落。
這邊師越正起身準備送送三家的公子,卻見母親急忙去扶容家的老太太;容黎臉色蒼白,淚珠兒滾滾;再見容黎的母親也是臉紅脖子粗的坐在那裡;而自己的祖母和容老太太也是麵色不虞,十分尷尬。
頓時就覺得自己的媳婦完全沒有必要在所有人麵前把這樣的事情戳穿,兩家多年的交情,即使有什麼事兒私下來解決也就可以了,這窗戶紙一旦當著眾人的麵戳破,好多事兒就無可轉還。
於是師越說道:“容老夫人這話重了,哪裡是您老人家管家不嚴,不過是我這位夫人把點小事鬨得太大。
若真是管家不嚴,也是我沒有約束好自己的親眷。我們兩家的交情,是您和我家祖母輩就起的,這點小事本就無足掛齒。
我這新媳婦兒是外地的,剛進門,好多事兒不懂,她這事兒辦錯了,您可彆往心裡去,原是我們做小輩的不是,回頭我帶著她登門向老夫人告罪,讓您受驚了。”
然後又對自己妹妹低聲吩咐道:“你趕緊帶你容姐姐去洗漱一下,這個樣子,出門讓外麵的人看了也不合適。”
師家老太太也對容黎祖母說道:“我這孫兒說得對,一點誤會彆往心裡去,咱倆多少年了,又還能有多少年?
這事兒今天就結了,就當過了,出了這個門,誰也彆再說了。”
轉而又吩咐自己的兒媳婦:“你替我送送,好生的,把容老夫人、容夫人和容家姑娘妥妥的給我送回去。”
這一下眾人紛紛起身,四散離去,隻剩了孫雁南立在當下,卻仿佛錯的是她一般。
等婆婆送了客人回來,主動來了孫雁南的院子,婆婆安慰道:“一個家裡要想把事辦好了,麵上又過得去,總是有人唱紅臉唱白臉的。
其實當初不想娶容黎入門當媳婦兒,不僅是我這個母親不願意,就是老太太也是不願的,但這惡人是我去做,而老太太那輩還維持著和氣。
而今這事當然是容家的不是,但可能越兒說得也對,事情總可以有彆的解法。但既已經如此吧,我倒覺得也挺好。
事情都是分兩頭說,也許越兒和老太太覺得事情處理的不夠好,但在我看來不這麼鬨一場,也不妥,凡事總是退,彆人摸不著底,覺得還可以一而再,再而三似的。
但你要理解越兒和老太太的心思,他們一個與容黎打小的情份,一個是差不多一輩子的交情。
這事若是他們讓你受了什麼委屈,你多擔待。”
這正說著,小天來稟:“老夫人身邊的趙嬤嬤來了,請少夫人過去一趟。”(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