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雁南回到自己的院子,就見到了正在等著自己的師薇。見嫂子回來了,師薇道:“嫂子,我不嫁燕家了。”
孫雁南見師薇整個人蔫蔫的,便問道:“是真想好了,還是受什麼打擊了?”
師薇道:“都有吧。我的婚事就由祖母、母親和嫂子商量著辦吧,什麼時候嫁、嫁誰、我都沒意見,嫁過去我會好好努力過日子。”
孫雁南聽了個一頭霧水,隻覺得師薇這個狀態似乎不太對勁,但既然她放棄嫁入燕家,那也是件好事兒,至於其他的慢慢再來,也許如今還有些心結,時間長了總會解開,婚事倒也不急。
想到這兒孫雁南笑道:“行,那你就去稟告祖母一聲,燕家那邊我們就先回了。不過自己的婚事也不能全然不上心,嫂子要是有合適的一準先來問問你。”
等師薇走了,孫雁南想起剛剛公公師重文提出要收養那個孤兒。
收養孩子,是隻管著吃穿用度,還是要開宗祠改家譜族譜改名改姓,未來參與家業分配和繼承?
於是,眾人都望著師重文,等著他把話說完,他似乎也知道,如果是第二種這事兒沒那麼容易。
便道:“也不用開宗祠那麼麻煩,就把月例銀子,吃穿住行都按越兒的標準就行。
目前也不用單給他開院子,先和我在一起,一年以後,這孩子府裡上上下下的情況也熟了,規矩也都懂了,再給他單開一個院子,靠我的院子近一些也就完事了。”
既是這樣,眾人也沒什麼多話,師老夫人還沉浸在龍鳳胎的喜悅中,撫養一個孤兒,又是師重文書院裡共事夫子的遺孤,也是行善的好事,這事就這麼定了。
隻是想著那孩子剛剛看自己的眼神,孫雁南總覺得後脊背發涼。
同樣心生疑竇的還有彭靜,雖然師重文已經不再是她記憶中的樣子,但畢竟同床共枕幾年,師重文的一些小動作,她還是熟悉的,比如他說謊或緊張的時候,食指和大拇指會不停的摩擦。
所以他剛剛所說,哪一部分是謊言?還是全部都是?
彭靜和孫雁南又分彆派人去了這個孩子的老家,鄧家村,關於這個孩子的出生、身高、長相,甚至眉峰下的那顆痣都得到了確認。
他是這兩年親生父親鄧耀祖去世後才去的書院,長相變化不大。
這孩子在前院住著,十分乖巧安靜,有時眼中生起的那份寄人籬下的瑟縮,讓人心中泛起同情。
或許是自己想太多。
師家婉拒了燕家之後,燕家小公子離開平昌郡,說是要去遊曆全境大好山河。據說師家沒拒絕之前,燕家不讓他走,大約是如果師家點頭,燕家怎麼也會壓著他娶。
師薇聽說了,來找孫雁南:“我也想去全境遊曆。”
孫雁南道:“是想追著燕家小公子的腳步,一起走天涯海角?”
師薇道:“才不是,他走他的,我走我的,我隻是覺得他這個法子好。
祖母和母親不讓,嫂子幫我去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