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和對於來拜會的這位師家少夫人孫雁南有一點印象但不多,知道她買下了原輔國公府的大宅子,然後……就沒有了。
這麼一想,張光和笑眯眯的看著孫雁南,見她抱著個匣子,點心?難道是來找我家夫人的?我那夫人終於在貴女圈有一席之地了?
等進了張光和的家,孫雁南才知道父親為什麼在信裡拿張大人家當例子,這大概應該絕對是隻能坐在院子裡了吧。
張光和先坐下,示意孫雁南也坐,這套院子裡使的茶桌和椅子,還是當初王令儀送的那套,質量很好,雖然有點舊了,但絕對扛造,結實得很。
等坐下了,沒等張大人問,孫雁南把手中抱著的匣子打開,對張大人道:“這件東西想呈給陛下,但不知道合不合適,想請張大人先過目,幫著掌掌眼。
有勞大人了。”
張光和接過來一看,笑咪咪地臉色就變了,認認真真又看了一下,不禁重新打量眼前這個少夫人。
第二天張光和上朝時帶了這個匣子,等到散朝,張大人留堂,將這匣子呈給了軒轅昊,又把來處稟明了。
軒轅昊一邊看一邊問:“人在何處?”
張光和道:“宮門外馬車上候著呢。”
“宣。”
孫雁南進來的時候,她送來的廣懷王封地泰昌郡的一百零七張地圖已經在禦書房的地麵上,按上麵標注的序號由小太監們排好了。
呈現在眾人麵前的就是一幅巨大完整的泰昌郡居民人口及各設施所在的分布布局圖。
軒轅昊手上有泰昌郡的地理圖,哪裡有山哪裡有河,哪裡有湖,哪裡是平原。
但廣懷王獲封泰昌郡已經二十多年,軒轅朝對其內的大小道路交通布局,居民區、商業區、學院醫館、衙門口、橋梁、村落良田的布局始終是模糊的。
因為廣懷王在封地內實行了非常嚴格的戶籍政策。
他將泰昌郡分為一百零七個區,以前老的郡縣劃分,隻有在向軒轅朝報稅報人口報糧時才使用。
實際內部管理都按一百零七個區來,每個區的戶籍管理都極其嚴格,出了問題重罰。
比如外郡來投親訪友的,來之前要由本區居民申報,來幾個人,是男是女,是老是幼,與本地居民何種關係,住多久,來乾什麼的,寫清楚了,批了之後,這些親友才能來。
而且來了,會按審批的等級限定活動範圍,執鐵牌可在全區活動,執木牌是本村和接壤村落不超過三個,執竹牌是隻能在本村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