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說完這句又安慰道:“小姐,您是大有福氣的,一直有人護著。
我看少爺和小少爺如今這努力讀書,將來也是靠得住的。
小姐,好日子在後頭呢。”
沈鈺道:“他倆能好好讀書就行。”
又道:“兒媳婦要去洞天書院看恒兒,我們收拾些衣物吃食送她那兒,讓她捎過去,我就在家照管小孫子吧,不跟著去了。他們小夫妻難得聚兩天。
恒兒若真能浪子回頭,我不圖他有多大出息,做個正經人就好。”
清音書館放榜後,榮國公也注意到了自己的孫子榜上有名,而且名次在兒子前麵四十多位。
不知怎的,榮國公心裡總有些忐忑,到了他這個年紀,已經不像年輕的時候,總覺得未來有大把的時間和機會。
如今做的任何選擇,都可能是他這一生最終的選擇。就在前一陣他還覺得自己當機立斷,為了榮國府的將來做出了正確的決定,但現在卻又有了思前想後的猶豫。
以前他覺得沈鈺和她的兒子一無是處,徹底將他們從榮國府趕出去,隻是扔出去了兩團爛泥而已。
可如今細想卻又不是那麼回事,主要是沈鈺雖然沒有了永定侯老侯爺在錢財上的支持,榮國府花錢沒那麼方便了,
但沈鈺卻和她那幾十年來不對付的嫡妹沈昭書的關係大為緩和,如今看著兩人甚至還處得不錯。
這就讓榮國公不得不考慮沈昭姝所擁有的人脈。
沈昭書的丈夫王尚書,兒子王肅文都是朝中重臣,以前不可能和榮國府有任何瓜葛的兩位當朝重臣,如果他和沈鈺還是夫妻,那突然間就有希望與他們把酒言歡了。
沈昭姝兒子王肅文不僅官居要職,娶的還是趙家女。兩個女兒身後是寧遠侯府和三江五湖,其能量不可小覷。
大女兒和皇後的關係最近幾年越走越近,小女兒身邊還有滇南盅族落雲嫣大祭司,於是又能捎上定國公張柏翊……
沈鈺的兒子雖然不成器,但小孫子看起來卻是頗為不錯,如果當時緩一緩沒有被董柔兒逼著將外室子立為嫡子……
保住沈鈺和長房長孫這一脈,或許不但會有一個出色的孫子繼承爵位,還有一堆嚇死人的人脈。
就算是隔了一層,能帶上點兒就很好了。榮國府如今有什麼?
這個沈鈺運氣倒是不錯,以前永定侯護了她一輩子,直到去世前。
如今她那個嫡妹又接過手來繼續護著。
他本以為沈昭姝隻是為了要賬拿錢而已,可如今看來卻全然不是這回事,要賬或許是要的,
但這姐妹二人的關係卻也是真的不一樣了,聽聞前兩日兩人一起去雲嵐寺祭拜了父親永定侯。
以前他覺得董柔兒與沈鈺相比,隻輸在出身和經曆上,其他都遠勝沈鈺。
可若是沈鈺真的有了這一幫娘家人,那董柔兒能與之比?開玩笑。
這麼一想,榮國公又有些輾轉反側,擔心以自己如今的年紀卻做了錯誤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