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懷玉回到自己的院子,坐在那裡發了一陣呆,心想:說謊也沒有那麼難。
他見葉秋那臉色紅一陣白一陣就是說不出話來,想來她是真話不願意說,假話又說不出口。
真話他不知道,假話,他猜測,大概是想要個孩子,她以前提過,而且母妃也說過多次了,她既是他的王妃,在這事上總比他承受了更大的壓力。
既如此就讓自己幫她說出口吧,而且說的也不全都是假話。
以自己的輕功功夫,母妃回來立在門口,他是聽到了的。
他可能已經沒有辦法追回王兮佩,給她的傷害已經無法彌補。
身邊的這兩個女人就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人,無論如何,餘生會讓她們儘可能展顏一笑,讓她們滿意順心,會護著她們,給她們想要的生活。
那句話是真的,如果他孩子的母親是葉秋,他覺得很好。
孫雁南聽了彭靜的話,尋思著滄瀾失蹤三年後全家才搬到京都,她那時想,找到女兒,衣服鞋子也都小了,每年她都做新的備著,那些舊衣物如今都在平昌郡。
要拿滄瀾的東西去找菡萏夫人,那就隻有滄瀾幼時戴過的一把小金鎖,她帶在身邊當個念想的。
還有滄瀾的丫頭從魔域帶出來的一支釵。當年失蹤前,滄瀾是打算去大廚房練手的,她喜歡搗鼓吃的,因此手鐲耳環之類一概沒戴,頭上隻有一支挽發釵。
不成想被擄到了魔域。
後來,兩個小姑娘要從魔域離開時,滄瀾將它送給了自己的丫頭,這丫頭知道這支釵是入魔族三年後,小姐身上唯一家裡的東西了,也舍不得當了花,就一直帶在身邊,直到恢複記憶後,又交給了孫雁南。
孫雁南先是給菡萏夫人下了拜帖,收了回帖後帶著小金瑣和這支釵登門拜訪。
榮國府看起來頗有些蕭肅。
但下人們還是井井有條,進退有序,孫雁南想:榮國府掌家的二房夫人蔣荷應該是個有本事的。
菡萏夫人對孫雁南的了解有兩點,一是平昌郡大戶師家的掌家人,帶領師家不斷開疆拓土,步步為營也步步取勝,如今師家坐穩了平昌郡第一大戶的椅子。
安平郡梅家、平昌郡師家、江洲郡隋家……這是全境內各郡的首戶,孫雁南從師家老太太手中,越過婆婆彭靜,直接接過掌家權,掌家不過十年,師家在她帶領下幾乎兩年一個台階,三年一個新氣象,在平昌郡勢如破竹。
十二年後再返京,浩浩蕩蕩的師家車隊入京,搬入大宅,這個領頭的女人和丈夫一人牽著一個孩子從馬車上下來,也是當初京都圍觀百姓目光中的一景。
二是買下原輔國公的宅子。沒辦法,實力往往不如八卦更吸引眼球。超乎尋常的實力往往也就和一個小八卦同樣的流傳度。
菡萏夫人遠遠看著孫雁南走來,但與她的第一個照麵就觸發腦海中浮現而出不少畫麵。
菡萏夫人平息了一會兒,心裡歎道:原來她就是扳倒任嘉玉的幕後推手,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