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已經絕望準備投降的官員,此刻一雙雙眼睛就跟通了電一般亮起。
是啊!
險些忘了,李講身中劇毒,時日不多,已經是將死之人。
而《科舉法》即便已經有了雛形,從完善到落地,依然有大量的準備工作需要完成。
這些不是一時半會能夠完成的,若沒有李講這個提出方案的人在,誰也做不到!
因此,在李講快死的情況下,強行推行《科舉法》,隻會在大唐本就岌岌可危的局勢上,再添負擔。
空氣就好像凝滯了一般。
文相一黨看向靖王的目光帶著強烈的怒氣。
死者為大。
靖王做了什麼,路人皆知。
李講明明都已經主動退後一步,沒過幾天就要離開洛陽城,尋找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等待那一日的到來。
可靖王沒有絲毫的歉意也就罷了,居然還在李講要推行《科舉法》的時候,用這一點進行要挾!
這是何等的無恥?
簡直令人作嘔!
也難怪文相一黨的官員,怒火中燒了。
過了片刻,李講緩緩開口,“好人不長久,禍害遺千年。靖王殿下請放心,我這個大禍害,不會這麼輕易死的。”
靖王笑了,還是揪著不放,說道,
“據本王所知,北冥天災可不是這麼好解的毒,若單單隻有這兩句,恐怕不值得朝廷進行布局吧?”
“畢竟此事真要行動起來,必將耗費朝廷大量的人力物力。”
“若不成功,國庫的負擔加重是其一,其二怕是連太師的心血也將付之東流。”
靖王白發勝雪,容顏俊逸。
他身材挺拔而清瘦,宛若一位濁世的翩翩公子。
言談舉止,雖然溫和柔順,但卻綿裡藏針,大有一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樣子。
很顯然,如果李講不願意說出,自己哪來的底氣,敢揚言活下來。
他還是不同意《科舉法》的推行。
可如果李講真的有,能說給他這個敵人聽嗎?
是個人都能猜出,靖王必將從中作梗!
這是一道兩難題,顧此失彼,非常難以抉擇。
李講沉默了許久,終於還是轉身,麵向陛下作揖道。
“陛下,微臣深思熟慮後決定,與太易觀進行商談。”
朝會的開始與結束,如同雲卷雲舒。
當人們從陰涼的乾清宮內走出,來到太陽底下的時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