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外,來來往往的人很多。
起初,沒幾個人關注這邊,隻當是某個達官貴人要出城。
然而,聽到了李講的名字後,全都坐不住了,齊刷刷的轉頭,目光如炬。
“文王?真的是文王?”
人們震驚一片,當即就有不少人圍過來,送行的隊伍一下就變得壯觀了,
“沒想到,臨行之際,還能有機會見文王一麵。”
靖王臉上帶著笑,白發飄飄,豐神如玉。
作為先帝最年幼的皇子,靖王的年紀其實不比李講大多少,現如今好像也隻是三十出頭。
很多人說,他成與不成,都毀在了年幼這件事上。
因為,他很聰明,若年紀足夠大,未必就沒有機會參與九子奪嫡,成為當今的陛下。
但同時,也有人說他幸好年紀足夠小,在九子奪嫡中還未怎麼發揮光熱,先帝就已經駕崩,宣告結束。
否則的話,仇怨一旦積累起來,就算唐帝有心想要留手,手中的刀刃也不會同意停下。
“文王百忙之中抽出空來,應該不是為了奚落我的吧?”靖王半開玩笑道。
周圍的眾人聞言,一個個大氣都不敢喘,如同鵪鶉般低下頭來。
“自然不是。”
李講挑眉道,“我有這麼小肚雞腸嗎?”
“嗯……如果我記得沒錯,太子殿下最後一位訪客,似乎就是文王。”
李講笑容一僵。
好吧,他好像確實有那麼一點點記仇。
“開玩笑的。”
靖王伸手示意,“我就要走了,文王能賞個臉,與我散一會步嗎?”
“當然。”
李講答應了下來,於是送行隊伍便出現了接下來的一幕。
漫長的送行隊伍,此刻就像是跟隨在李講與靖王身後的衛兵。
兩位本該水火不容的人並肩走在前方,偶爾談笑風生,看得眾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滿腹疑竇。
“以前都很忙,沒機會來城外踏青,沒想到咱們洛陽的山水也這般壯麗。”
靖王轉頭看向李講,道,“素問蘭州山水甲天下,不知與洛陽相比,孰勝孰劣?”
“恕在下直言,洛陽的山水與蘭州相比,有雲泥之彆。”李講毫不猶豫的說。
“真是不客氣。”
靖王失笑搖頭,忽而開口問道,
“傳文道,辦教育,開科舉……你每一步拆開來,功德都足以封聖,在我走了之後,你又打算做什麼呢?”
後方的聲音沒了,人們個個豎起耳朵,生怕錯過一丁點的消息。
因為,李講的想法太過天馬行空。
在沒有確切消息之前,沒人猜得到他的步子要往哪裡邁。
李講頓了頓,平靜說道,
“我留意到,在我們大唐各地,一樣的文字,最多有超過十種的寫法,太過駁雜,這種現象,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各地經濟與文化的交流。”
“什麼意思?”靖王心臟一跳,眼眸像是有精光射出。
“文字存在的才氣,雖然能讓我們在沒有學習過這種文字的情況下,瞬間明悟文意。”
李講道,“但同時,它也會成為一種限製,限製作品在百姓中的流傳。”
“你難道是想……統一文字?!”
靖王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他聽到第一句話就有如此猜想了,但沒想到李講真的要這樣做。
“這也太難了吧?”
靖王蹙眉,第一時間就開始思考實施的難度。
且不說要在超過十種文字中,哪一種文字最適合作為官方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