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C時空的人類,有種我是天選、也是唯一的意味。
社會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哪怕是在奧係曆史上也是數得著的,就表現而言,絕對能排進前三,而且還不一定是第三。
不說其他,隻一個麥克斯動力係統,就足以把一大半的防衛隊給甩的連車尾燈都看不到,而基於麥克斯動力係統,所發展出的使用麥克斯能源的武器――麥克斯炮,那更是威力無窮,比起科特隊的鉛筆彈、奧特警備隊的R30等機械降神類的黑科技,那是一點都不遜色。
在實驗艦亞特迪斯號上第一次使用麥克斯炮,就消滅了體積龐大而科技先進的機械島,而目前TPC秘密建造中的宇宙戰艦,所搭載的最新奈奧麥克斯炮,更是達到了殲星炮的級彆。
使用了體積更加龐大的新麥克斯發生器,對碰撞產生的光子進行更高程度的強化後,作為武器發射出去,其威力之大,理論上能源足夠的話,可以做到行星級彆的毀滅,不是將星球給打爆成億萬碎片的那種,而是將物質在分子層麵進行分解,從而達成泯滅的效果。
麥克斯炮的威力之大,讓麥克斯動力係統的研發者八尾博士都感到心驚肉跳,在對機械島戰役使用過一次後,就直接封禁起來。
因而,在千葉誠看來,比起作為動力係統,麥克斯更像是武器裝備,而零式驅動航法才是人類走向宇宙的動力引擎。
這也是為何千葉誠覺得TPC時空的人類,像是天選的原因。
人類剛放下爭端,不在內耗,集中力量發展,開始走出地球、邁向宇宙時,就有了遠距離航行的零式驅動和對抗地球之外侵略者的麥克斯動力係統。
讓人類不必再花費四天才能到月球、耗費一二百天才能到火星,而隻需要二三十分鐘和三四個小時,就能抵達月球和火星。
上午出發去火星看水手峽穀,晚上就能回家吃晚飯。
麥克斯動力係統對人類的影響有多大,看卡羅基地和水手峽穀基地對比就知道了。
卡羅基地的建設是從1982年開始的,當時為提取月球土壤裡富含的氦3元素,而接連發射了多枚火箭,建起了開采基地,而後慢慢發展壯大成了營地,在新世紀以此為基礎,擴建了卡羅基地。
也就是說,卡羅基地前後曆經二十多年才最終建成,這其中雖然有種種原因,但也無法忽視月球基地的建設難度之高、時間跨度之廣以及耗費的資金資源之巨。
而水手峽穀基地呢,遠在火星,和地球的距離是月球的幾百倍,從前期勘探到現在,也就十年時間,就已建成了規模。
不需要去看複雜的原因,隻看這數字的對比,就能知道,麥克斯動力係統給人類的星際基地建設,帶來了多大的便利、減少了多少的時間、節省了多大的成本。
這其中的效率差,如果傳統的火箭是獨輪車的話,那裝有麥克斯動力係統的運輸船就是半掛。
麥克斯作為動力係統已如此的優秀,可TPC還藏著個比麥克斯動力係統更快的零式驅動航法。
這可太彆人家了,在正常時空的人類,還苦哈哈的騎著小電驢,吭哧吭哧的趕路的時候,TPC就開著跑車一路風馳電掣了,而更過分的是跑車還不是唯一,家裡還有架私人飛機呢。
這可真的是人比人該死、貨比貨該扔的典型例子。
反正彆說麥克斯動力係統了,就是TPC早就淘汰的高純度能源作為動力的火箭,都是
20世紀的開端,伴隨著人類的相互仇恨與廝殺。在戰爭的烈火塗炭整個世界後,人們終於開始反思和平的可貴。世界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秩序,可是這並不意味著國家之間的競爭就此偃旗息鼓…
自從計算機與網絡的問世,人類逐漸踏入了信息社會。科技在帶給人們充分的便利下,卻也徹底地改變了戰爭的格局。
一位不知名的計算機學家提出了“信息戰”的概念。所謂的信息戰,就是利用黑客技術封鎖對手信息的傳遞、交流與運輸,使得敵人無法及時有效地獲取戰場實時動態,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丟失主動權將會是致命性的打擊。不僅如此,他還認為應該進一步研發“超級計算機”,加強其獲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甚至能解析出對手的進攻風格,預測對手的進攻動向。這一原本看似荒謬的言論在計算機技術不斷提高的背景下逐漸得到了各國重視,於是,許多國家都秘密展開了超級計算機的研究。
美國在某一年發起了集成式超級計算機的研發計劃,並秘密召集其他國家的計算機專家參與研發過程。美國此舉是希望推出由綜合的設備組成的一體化超級計算機,將其應用於軍事、航天甚至是監聽等各個領域,以此立於計算機競爭的不敗之地。為了隱蔽研發計劃,美國將這一超級計算機命名為“卡蓮”。
然而,隨著地球和平聯合組織TPC的建立,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軍備競爭逐漸被叫停,國際合作形成了普遍共識。在簽署了停戰協議後,美國終止了這項集成式超級計算機的研發計劃,“卡蓮”行動就此擱淺。
儘管如此,許多研發人員並不甘心他們的心血就這麼被白白浪費。在一處隱蔽的人工島上,“卡蓮”計劃再次啟動,經過剩餘的研發人員不懈的努力,“卡蓮”終於完成了最後的調試。
集成式超級計算機E90,代號「卡蓮」
在場的所有人都歡呼雀躍,他們堅信,“卡蓮”將改變這個世界,甚至是顛覆以往人類對計算機的認識。
隻是誰都沒有意識到,他們的努力,卻造就了一個可怕的怪物
野瑞八隅,一個出生於普通家庭的男生,卻在小小年紀就對計算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其他同齡人還在外麵玩耍的時候,野瑞就經常在計算機麵前,敲打著鍵盤,探索虛擬世界背後的奧妙。
這就不難想象,為什麼野瑞十幾歲,就開始學習編程,甚至可以自己開發軟件了。
也正是因為野瑞傑出的計算機技術,在TPC組建特彆行動隊――GUTS時,他年僅十八便被破格入取。
在野瑞和其他技術人員的努力下,他們開發了一套安全係統,名為“獵場看守人”。這套反侵入係統有效地保衛了整個勝利隊的信息安全。
閒暇之餘,野瑞習慣在網上論壇和彆人交流自己有關計算機經驗和心得。出於技術保密原則,許多TPC和勝利隊的核心資料不能公開,不過野瑞還是能通過互聯網認識很多誌同道合的人。
一次無意間的機會,野瑞認識了一名叫卡蓮的程序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