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不懂事,見幼兒園的小朋友家的爺爺每次來接她還給她帶小零食,有時候是有時候是糖葫蘆,還能騎在爺爺的脖子上,小趙立宵可羨慕了。
小孩子才沒那多顧慮,什麼都敢說,什麼都敢問,小趙立宵完全忘了母親的叮囑,出了幼兒園就問奶奶為什麼她沒有爺爺。
那時的奶奶愣了一下,本來矮矮小小的老太太好像更加矮小了,一向用笑臉對著孫女的奶奶似乎不會笑了,渾濁的眼球被濃濃的悲切和回憶所掩蓋。
小孩忘性大,轉眼小趙立宵就忘了自己的話。
可奶奶不一樣。
她帶上自己的老花鏡,坐在房間裡,翻著自己的寶貝相冊一遍,一遍,又一遍。
才短短幾天,整個人就消瘦了許多。
“我沒和你說過嗎?”趙母似是疑惑。
“沒有。”趙立宵搖搖頭。
“讓你爸講吧,正好聽故事。”趙母手肘抵了抵趙父的手臂。
趙父一抬眸就對上三個小輩好奇的眼神,一樂。
“那就講講,上個世紀的時代想必你們也知道……”
那個時代,封建陋習依然存在於鄉下的小村子,童養媳這種陋習屢禁不止,而趙奶奶就是趙爺爺家花了兩塊錢買來的童養媳。
所以趙奶奶從小就和趙爺爺生活在一起,後來趙爺爺去鎮上的飯店當學徒,每隔三天無論多晚都要回去看看他的小童養媳,即使第二天就要上班,即使走路來回要花上五六個小時也風雨無阻。
趙爺爺在做飯這件事上有點天賦,很快就能單獨做一些簡單的飯菜,薪酬也多了一起來,這在村人眼中已經算是很有出息的了。
這時就有人將主意打到父親身上,想將自己的女兒嫁過去,便找了趙爺爺的父母也就是趙父的爺爺奶奶商量,趙奶奶知道後很傷心但她也知道這件事上她是唯一沒有話語權的人。
趙爺爺知道這件事後連夜請假回家,將趙奶奶帶到了鎮上,租了一個小房子。
趙爺爺在飯店為彆人做飯,回到小家趙奶奶便為忙碌了一天的趙爺爺做飯。
明明趙爺爺做的飯更好吃,但他總誇趙奶奶做的飯最好吃。
這一吃就是幾十年,即使後來趙爺爺自己開了飯店他還是一如既往吃著趙奶奶做的飯,誇著趙奶奶做的飯好吃。
那個年代日子雖然苦但也平淡有盼頭,生下趙父後,他們一家三口就守著家裡的小飯店生活著。
許是開飯店打交道的人多了,趙爺爺趙奶奶不識字也知道了孩子不能不讀書,他們不求趙父能在讀書上有多大出息,隻是為了明智懂禮。
所以趙父的上學時光總是輕鬆的。
大概連老天也覺得這樣的日子在那個年代太過順遂了,在趙父上大學的第二年,趙爺爺被檢查出癌症。
家裡的頂梁柱塌了,趙父在短時間內被迫成長,忙前忙後地交醫藥費,帶著趙爺爺做檢查。
趙奶奶看著十分樂觀,每天去醫院陪著趙爺爺,給他做飯和他講聽來的趣事似乎並不擔心趙爺爺的病情。
可趙父知道趙爺爺每天晚上在房間呆坐抹眼淚,哭完擦乾眼淚又走出來做飯,去找鄰居打聽有什麼好笑的事,準備去醫院說給趙爺爺聽。
從前是趙爺爺陪著趙奶奶長大,現在是趙奶奶陪著趙爺爺奔赴死亡。
在趙奶奶細心的照顧下本來被醫生斷言隻剩下一年時間不到的趙爺爺活了一年半。
就當趙奶奶以為趙爺爺還能再堅持堅持爭取等她一起的時候,醫院突然通知趙爺爺病情惡化人要不行了。
趙父和趙奶奶連夜趕往醫院,身體向來不錯的趙奶奶竟然在路上腿軟地走不動路,趙奶奶急得直哭,還是趙父背著趙奶奶一路趕到醫院。
到醫院後趙奶奶停在趙爺爺的病房外不肯進去,趙爺爺從病房到進入手術室一直沒見到趙奶奶。
趙爺爺最後沒搶救過來,死在了手術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