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我沒指望農工團那點人力,去撼動火之國這個龐然大物,他們隻需要消化波之國內部就可以了。”
畢竟農工團成員知識水平太過低下,很容易導致國家的管理係統出現問題。
一個國家,不能沒有技術人員,但也不能缺乏管理方麵的人才。
沒有技術,國家的力量無法發展,但失去管理,國家就會動亂失去穩定。
相比起火之國,波之國的力量太過弱小。
即使再給波之國十年的發展時間,也不可能真正給火之國帶來什麼威脅。
到時進攻火之國的主力,必然是鬼之國的軍隊,而非波之國的農工團。
若是把農工團卷入進去,不過是多做一些無謂的犧牲。
因為強者對決,而被卷入其中無辜慘死的弱者,這種場麵白石在忍界大戰中,早已見識過無數次。
在他看來,波之國就是卷入鬼之國和火之國強者之間的無辜弱者,生與死並沒有自主選擇的權力。
他隻需要農工團到時為他一個可以中轉的平台,除此之外,農工團本分發展好自己的國家,就是唯一的任務。
一旦事情做的多餘,就必然會引來火之國的報複。
儘管鬼之國不懼,但波之國滅亡是必然的結果。
不想讓波之國出現大量的犧牲品,這時就需要人為製造鬼之國和波之國的不信任危機,讓火之國覺得有機可乘,避開正麵衝突,將衝突規模轉到暗處,降低犧牲率。
這也是雷光團受到農工團高層雇傭的理由。
有了雷光團這支武裝力量的支持,農工團想必也可以在波之國慢慢紮穩跟腳,不用擔心波之國貴族勢力的反撲。
因為火之國大名已經放棄了這些舊貴族勢力,他們隻能在農工團和火之國的聯合壓迫下,慢慢等死,要麼投降交出手裡所有的土地和資源,可以保證家族的延續。
”比起這個,我接下來要去見一下大國使者,還有鐵之國的使臣,中立國的態度真是令人頭疼。”
白石微微苦笑著。
因為鐵之國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中立國,也是大國調解紛爭的中立平台。
在某種程度上,鐵之國這個平台的重要性,比起大國的分量更重。
從戰國時代開始,大國之間就是互相攻伐,彼此之間的信任關係,也是反複無常。
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調解人員登場。
而這個大國間的調解人員,便是中立國鐵之國。
現任鐵之國大將三船,是忍界少有的用劍高手,劍術快到讓忍者沒有時間結印,可以使得忍者的忍術徹底封印。
實力雖不及五影,但也是忍界中少有的劍術高手。
而且,他麾下的武士部隊,人員眾多。
導致中立國的綜合軍事力量,僅次於大國。
強大的軍事力量,以及中立國身份,便是鐵之國調解員身份的由來。
大國有時解決紛爭,不僅依賴戰爭,鐵之國在其中也擔任了相當重要的分量。
加上鐵之國的公信力,也得到了忍界各國的認可。
一旦鐵之國對鬼之國的風評扭轉,那下次再和其餘大國去鐵之國進行調解紛爭,可能會埋下隱患。
就算是中立國,也需要生活,而向各國販賣冷兵器軍火,就是鐵之國最重要的財政收入。
要是遏製了鐵之國的軍火生意,那中立國的態度,就不可能真正中立。
”和鐵之國還是沒談判好嗎?”
綾音微微驚訝。
鐵之國的使臣來鬼之國不是一天兩天,在雨之國會談後,就一直待在紫苑城,商討軍火上的限製問題。
”哪有這麼簡單,要是真的按照鐵之國那樣做,不對小國出售軍火,那雨之國戰爭,我們就白白打一波廣告了。不止這樣,大國使者也要接見,不能拖延下去了。”
大國肯定會對鬼之國的軍火有所需求,但比起大國,小國的需求更甚。
他們急需強大的武裝力量來保護自己,不受到大國的軍事威脅。
也正因此,雨之國戰爭後,是鬼之國有史以來獲得的最大商機。
隻要利用好這個機會,鬼之國可以進一步聚斂更多的財富,用來投入民事和軍事生產。
不過,他能想到的事情,其餘大國肯定也能想到。
而首當其衝的,卻是最重視軍火貿易的鐵之國。
據說這個月鐵之國的軍火成交量,不足上一個月的三分之一。
因為其餘小國都在迫不及待和鬼之國溝通,拿到更先進的武器,用來保護自身,對鐵之國生產的武器開始嫌棄起來。
這還是鬼之國沒鬆口的情況下,要是鬼之國鬆口答應那些小國的請求,鐵之國的軍火市場,直接會整個崩潰掉。
”那怎麼辦?聯合那些需求鬼之國軍火的小國,對他們施加壓力如何?”
”如果那樣做了,大國也會有所行動。現在主導者依舊是他們,哪怕已經在走下坡路。小國的聲音,會被徹底淹沒。至於鐵之國那邊,給予了兩種辦法,一是我們避開小國市場,讓鐵之國的軍火生意得以勉強運轉。”
”第二種方案呢?”
”交出製造技術,不需要鬼之國出工出錢,但最後分利會有鬼之國一份。”
說到這裡,無論是白石,還是綾音,眼中都閃過一道冷光。
鬼之國的武器製造技術,那可不是金錢就可以換來的珍貴東西。
每一種武器的誕生,都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還有時間。
其中還伴隨無數次的失敗,最終同樣經過無數次的打磨,才成型。
之後的武器改良,也是循環了這樣的過程。
鐵之國隻想付出金錢,就拿到這些珍貴的技術,簡直是異想天開。
”他們真敢想。”
”背後有其餘幾個大國支撐,底氣當然會變得不一樣。”
”不如對鐵之國發動戰爭吧,我認為這樣解決更快一點。”
”還不到那種程度,現在他們就和做生意的商人一樣,漫天要價,坐地還錢。”
先給出一個不可能的條件,然而等鬼之國鬆口,慢慢以聲勢奪人,達到讓鬼之國妥協的結果。
這種手段,白石自己過去也用過,在五影大會上,和矢倉互相雙簧,達到自己的政治需求。
現在的處境,不過是和五影大會的立場調過來,成了被威脅的那一方。
但是,鬼之國不是風之國。
就算是妥協,對方也必須割舍利益。
即便是鬼之國如今做事高調,也從沒想過吃白食的想法。
雨之國戰爭,鬼之國也是支出了大量人力和物力,才促使雨之國會談進行。
現在大國想什麼都不給,就想限製鬼之國發展步驟,這怎麼可能。
故此,第一種方案在付出利益的情況下,可以考慮。但第二種方案,白石想都不用想,內心中就直接拒絕了。
”那我們想要打發鐵之國,估計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了。”
綾音無奈攤了攤手。
鐵之國明顯是大國投石問路的棋子,而鐵之國甘願成為大國的棋子。
因為涉及到國之根本,他們不得不這麼做。
除非他們找到另外謀生的出路。
但是很明顯,鐵之國短時間內沒辦法進行商業轉型,依賴的依舊是冷兵器類型的軍火貿易。
”勢頭發展太快的弊端而已。”
比起和強國做鄰,很多國家更喜歡和弱國做鄰。
因為這樣才能在外交上占據主動性。
鬼之國的強大,引起了很多大國的警覺。
國家因強大而被針對,這在國際上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從這點來說,也算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因為,弱國沒資格被針對,也沒資格在強國麵前公平談判。
他們如此針對鬼之國,就證明了鬼之國的強大。
隻要能突破這次的封鎖,未來鬼之國的發展,就會變得更加順利。
”總之,我會去跟大國以及鐵之國的使者好好協商一番。最近城裡的治安就交給你了,這些使者要是在這裡出現意外,也挺麻煩的。”
雖然處理了很多潛入國內的間諜,但白石更怕這些使者主動給鬼之國找事情做。
就比如第三次忍界大戰末尾,雲隱使者前往木葉談判,簽訂停戰協議,結果利用日向一族把水攪渾,徹底讓木葉陷入被動,差一點犧牲日向一族的尊嚴換取和平。
這件事給白石提了個醒。
正當的外交手段白石不懼,但如果耍這種無賴招式,處理起來相當麻煩。
因此他才讓綾音注意紫苑城的治安問題,彆讓一些彆有用心的使者,自導自演一些被人襲殺的鬨劇,讓鬼之國陷入難堪的境地。
雲隱和木葉日向一族的那種鬨劇,不能在紫苑城內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