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白非黑,草頭人出。
借得一枝,滿天飛血。”
頌曰
萬人頭上起英雄,血染河川日色紅。
一樹李花都慘淡,可憐巢覆亦成空。
讖曰
蕩蕩中原,莫禦八牛。
泅水不滌,有血無頭。
頌曰
一後二主儘升遐,四海茫茫總一家。
不但我生還殺我,回頭還有李兒花。
周沅芷回憶道“這象的圖讖,我們在宋州古墓中都曾見過,是一棵結有21顆李實的李樹,被一隻長著八字象牙的怪牛,掀翻在地,連李樹上的一隻杜鵑的鳥巢都傾覆在地!這兩者之間,究竟有什麼聯係呢?還有駱前輩留下的詩句又該如何解釋呢?”
徐至想了一會,說道“這第一首讖語,說的應該是當前的義軍之事,不過第一句非白非黑不好理解,頌詞的最後一句,應該和讖圖的傾覆的鳥巢相對應!但是撞倒李樹、撞翻鳥巢的八牛又是什麼呢?”
周沅芷問道“這張殘卷中有幾物,似有所指,需要弄明白李樹代表什麼?鳥巢代表什麼?八牛怪物又是指什麼呢?”
徐至突然想到了什麼,他慢慢回憶道“沅芷,你還記的在宋州時,李秀雲、周宸等人曾將李樹說成國姓,圖中的那顆老李樹很可能就代表大唐天子?”
周沅芷想了一會,說道“這樣都是可以說的過去,但是如何解釋李樹上的果子,李花呢?”
徐至喃喃道“李樹、李果、李花!沅芷,你不覺這三者有聯係嗎?”
周沅芷笑道“大哥,這三者不都是一家的嗎?李樹生李果,開李花!那為什麼李果是二十一顆呢?”
徐至歎道“沅芷,今晚不早了,早點休息吧!明天我們再琢磨其中的奧秘!”
當天晚上徐至做了一個怪夢:他先是在萬樹盛開的桃林中與何夢嬌說話、吹簫,後又和李秀雲在汝河岸邊一起吹奏《望江南》,隻聽見李秀雲突然停住了吹笛,問道“徐大哥,你還記的《推背圖》第一象中的李果嗎?”徐至剛要說話,就聽見李秀雲突然哭泣道“這就是我們皇家的命數啊!這個八牛真是可恨,不過他也活不長了,慧大哥會替我們報仇的!”,說完李秀雲就不見了。
徐至晚上醒來,反複推敲李秀雲對自己說的話,突然有所發現,他又仔細想了想,方才豁然開朗。
第二天,徐至對周沅芷說道:“沅芷,大哥昨晚做了一個奇怪的夢,終於明白《推背圖》中所隱藏的秘密!”
周沅芷笑道“那小妹倒要聽聽大哥的高見!”
徐至說道“《推背圖》第一象讖圖就是21顆李果,和這象李樹上的李實相同,而在第1象中,頌詞有雲:一果一人,即新即故,那麼李果就代表了唐家天子,那李樹必然是李唐天下,那李華必然是李唐的子孫!唐傳21帝而亡其天下!如今僖宗剛剛去世,新天子初立,但這也改變不了其衰亡的氣數。”
周沅芷讚道“徐大哥,你分析的有道理!那李樹被八牛所撞倒,就說明八牛才是毀滅李唐天下的人?那八牛又是誰呢?”
徐至笑道“原本我也想不到,可是夢中李秀雲跟我說,八牛雖然可恨,但是慧大哥會替她報仇的,我立即就想到了八牛就是朱溫的一個朱字,長著八字象牙的牛不就是一個朱字嗎?”,說完他又用手書寫比劃一遍。
周沅芷看了徐至的解釋,歎道“原來如此,我父王都不能滅亡李唐,而朱溫這個小醜卻能做到,真是天意!不過這個八牛雖然凶悍一時,最終卻被他的兒子所害,這江山還是會回到李家子孫的手中!這就是‘不但我生還殺我,回頭還有李兒花。’的解釋吧!”
周沅芷見徐至點了點頭,又問道“大哥,那麼圖讖裡麵還有一個鳥巢,會是誰呢?”
徐至笑道“沅芷,你還記得李秀雲曾經做了一個夢,在一片金黃的秋天中,杜鵑鳥含著金黃的菊花花瓣做的鳥巢,必然是黃巢了,就是你的父王啊!”
周沅芷歎息道“原來如此,這也解釋了爹爹也是被朱溫這個八牛所害!”
又過了幾天,周沅芷也在一堆宮廷藏書中,找到了夾藏在書脊中的宮廷實錄,它上麵對《推背圖》做了詳細的注解,也和徐至分析的一樣,甚至得到唐被朱溫所篡後,需要50年才能重見太平,這位太平天子就出生在宋州,也和李秀雲的夢境相同。
第二天春天,徐至帶著周沅芷去給何夢嬌掃墓,周沅芷看著滿山遍野的桃花,歎道“當年徐前輩、駱前輩為了這張《推背圖》的秘密,英勇就義,何姑娘也為了它獻出生命,為了得到這張《推背圖》,朝廷、各路諸侯、江湖各幫派明爭暗奪,不擇手段,讓它留在世上,不知還要引起多大的紛爭與禍端,大哥,依小妹所見,不如將它徹底燒毀吧,這樣也可斷了世間無數人的貪婪之心!”
徐至朝周沅芷點了點頭,道“這樣也好,也地下的夢嬌也看看這《推背圖》的秘密吧!”
周沅芷將《推背圖》連帶它的注釋《藏頭詩》,一起扔進火堆中,不一會就化為一縷青煙了。
徐至見周沅芷燒完了奇書,方才喃喃地說道“沅芷,你曾經問我,駱前輩留下的那句詩是什麼意思?”
周沅芷念道“天下紛爭數千年,奇書殘卷天下劍,射蛇首興成霸業,紫氣東來入雲間?這首詩前兩句好理解,但是後兩句很是晦澀難懂!”
徐至解釋道“其實駱前輩是想告訴後輩們奇書的線索和地點,第三句是告訴我們奇書的線索藏在射蛇英雄發跡的壽丘山,而最後一句是說奇書和寶藏都在蔣山的紫霞湖!”
周沅芷讚道“原來如此,這個謎團也解開了!看來困擾天下的奇書之謎,被大哥不到一年就全都解了,小妹真是佩服啊!”
徐至歎道“沅芷,其實這本奇書不但帶來了殺戮和奸邪,也帶來信念和正義,當年我們徐家和羅家的前輩,正因為看到奇書中有‘回頭還有李兒花’這句,他們就認為大唐的複興是必然的,所以他們即使滿門忠烈,也沒有放棄心中的理想和正義。如今天下大亂,李唐的社稷即將被日益做大的、奸邪小人朱溫取代,但是隻要李唐子孫不放棄,依然還有機會重建大唐!”
周沅芷也歎道“懲惡揚善,這就是上天的本性吧!”
徐至、周沅芷說著說著,手牽著手,就漸漸消失在燦爛的桃花林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