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鳩占鵲巢,實現了不學無術外戚到有勇有謀大明能臣的轉變,可張鶴齡還是原來胡作非為的熊樣。
很多時候弟兄倆的榮譽、名聲、地位等都是綁在一起的,一損俱損,一榮可不能做到俱榮。
“看來以後鞭策那群兔崽子事小,將這個便宜兄長給調理回正道更重要。”張延齡心裡也算是想清楚。
之前張鶴齡沒回來,是沒辦法下手。
等張鶴齡回來,他的改造計劃就要招呼上去。
……
……
張延齡順利辦完查抄隋奇府宅的任務,彙報結束,便要出宮。
蕭敬奉命送張延齡出宮。
二人才剛走出乾清宮,就見到徐溥、劉健和謝遷前來乾清宮奏事。
“幾位閣老,有禮。”張延齡主動上前跟他們打招呼。
三名閣臣見到張延齡,明顯都有些驚訝。
大明朝外臣想隨便見一麵皇帝,那都是很不容易的事,連他們每個月大概也就有很少幾次機會在朝議之外的時間麵聖,每次還要經過通報,不是每次朱佑樘都有心情見他們。
這次張延齡明顯是去單獨麵聖的,這對外臣來說可是極大的榮耀。
會讓他們產生一種很不好的預感。
徐溥心生疑竇,笑著點點頭算是跟張延齡打過招呼,作為首輔大臣他還是資格在張延齡麵前擺譜的,他道“建昌伯今日入宮,是為何事?”
“不過是不值一提的小事,若無他事的話在下就先告辭,以後有機會多拜會幾位閣老,多加學習。”
張延齡顯得謙遜有禮,臨彆之前還跟他們行禮作彆。
更讓三名閣臣覺得不習慣。
謝遷嘀咕道“總覺得……哪裡不對。”
徐溥和劉健都瞥了謝遷一眼,二人自然都是跟他有同樣想法的,但現在他們又不知問題出在何處。
三人抵達乾清宮。
他們今日前來,是準備呈奏有關叫停戶部整頓、專心應付西北各鎮糧草軍餉問題。
尤其是治理宣府軍餉。
涉及到糧草、軍械物資的調運,還有屯田問題,宣府鎮作為北方抵禦韃靼的橋頭堡,其錢糧物資的賬一直都是爛賬。
但還沒等他們進言,朱佑樘倒是先開口。
“朕剛讓人查了京師中山西清吏司郎中隋奇的府宅,初步點算所得其家產有六萬貫以上。”
“你們說說,這一個清吏司的郎中,所貪墨的錢糧就能超過山西地方半年的稅賦收入,這戶部到底是爛成何等模樣?”
三名閣老先前並不知張延齡入宮是乾嘛的。
現在皇帝等於是明著加以告知。
整肅戶部並非隻有新任的戶部尚書周經在做,很可能是由張延齡和東廠、錦衣衛在背後相助。
不然皇帝查抄隋奇,跟皇帝賜見張延齡,兩件事情發生也太過於湊巧。
但他們提前卻沒得知任何消息,甚至連蕭敬那邊都沒透露隻字片語。
這就更是危險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