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先河_大明建昌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明建昌侯 > 第五十八章 先河

第五十八章 先河(1 / 2)

大明建昌侯!

朱佑樘令蕭敬把有關鹽課的奏疏找出來。

除了戶部奏疏,還有六個都轉運使司的上奏。

涉及到戶部改革,從朝廷到地方上都慎而重之。

張延齡拿起這些奏疏便看起來,一旁的張鶴齡也湊過來想要一起參詳,可能是覺得這種事以往從未接觸過,張鶴齡還顯得很激動,本想好好發揮一下自己的“才能”,但隨便拿起一本奏疏,看了半天居然都看不懂上麵所上奏的官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更是有諸多的術語令他皺眉不已。

再看看弟弟,居然看得非常認真,一目十行掃完一本又去看另外一本。

他心想“這小子裝什麼裝?好像能看懂似的。姐夫也是的,鹽課的事問我們作何?這是我們應該明白的事項嗎?”

轉過頭繼續拿一本奏疏,搖頭晃腦假模假樣端詳著。

朱佑樘在張氏兄弟查閱上奏時,也稍做了解釋“……以下麵所奏的情況看,戶部之前行鹽法之改變,實乃權宜之計,在於地方灶戶逃絕嚴重,各地官鹽出產不足,各地已相繼行折色,不同地方折色有所不同,以緩解灶戶逃絕之現象。”

“還改大引四百斤為小引二百斤,增灶戶製鹽征繳之便利,仍杯水車薪。”

“以朝廷中的奏議,是想加每引鹽之價,希望改變現狀。”

朱佑樘言語之間顯得很沉重,大概他自己也沒辦法了。

本想把戶部的改革好好推進,但光是在一個鹽引改革的問題上,他就能感覺到困難重重,越是推進越覺得葉淇在這方麵做得很好,至少維持了朝廷的收入,似乎自己的改革根本是多此一舉。

張延齡放下奏疏道“陛下,若是增加鹽引的價格,看似能增加府庫之收入,但商賈高價得鹽,豈不是會將多增加的部分攤派到鹽價之中?”

“你……”

朱佑樘本想說什麼,但似乎是沒考慮周全,話到嘴邊又停了。

“況且陛下行戶部改革之初衷,乃緩解地方稅賦之弊,並非要增加府庫之收成,若是照目前的奏議所改革,朝廷府庫的收成是增加,但官鹽的價格走高,灶戶也未必會收到更多的收成,百姓更難吃到鹽……”

張延齡的話還算是直白的。

戶部尚書周經才剛剛上任,被朱佑樘催著要進行改革,其實根本拿不出章法。

反而葉淇在卸任前建立起完善的鹽政體係,府庫收入並沒有減少,周經上任之後要放棄之前的鹽政,必然帶來府庫收入降低,所以才會打起了“鹽引拍賣”的心思。

鹽引價高者得。

這恐怕是再臭不過的招數,連朱佑樘都能感覺到不妥。

可朝中那麼多文臣,都是學儒家經典出身的,有幾個明白市場經濟的?

他們隻想著能增加府庫收入,不至於弘治中興毀於葉淇的下台,卻沒想過,這樣是要讓鹽政的改革徹底走入歧途。

朱佑樘頓了半晌之後才問道“延齡,你是何意?”

張延齡道“臣之意,乃是改折色為開中。”

“啊?”

朱佑樘還沒什麼表示,一旁的張鶴齡先是驚訝出聲。

本來君臣幾人,包括蕭敬和李榮,都在認真聽朱佑樘和張延齡的對話,突然被張鶴齡這一聲給打斷,朱佑樘都看了張鶴齡一眼問道“鶴齡,你有意見?”

張鶴齡捂住嘴,發現已經來不及,他驚訝於自己的弟弟居然說出什麼“折色”、“開中”的名詞,他連聽都沒聽說過。

“臣認為,舍弟所言……在理……”

張鶴齡不懂也隻能裝懂,反正是裝樣子。

繼續混。

朱佑樘這才微微皺眉,很嚴肅看著張延齡道“延齡,朕也是派人調查之後才知,最近幾年鹽商所賺之錢甚巨,但也解決了朝廷的很多問題,朕本來想的是,能讓他們多出點銀子,改善一下府庫的收成,也是好的。”

“至於這折色改開中,一切都回歸原樣,怕並不是什麼好主意。”

朱佑樘顯然並不讚同張延齡的建議。

不管葉淇的改革是否對大明朝廷有利,但至少表麵看來,大明的鹽稅收入是比以前高了,灶戶製鹽的積極性也有所提高,大明的府庫收入增加。

算是多贏的局麵。

改回原樣,朱佑樘哪還有銀子去興修水利,怎麼完成自己盛世明君的追求?

張延齡道“那陛下,鹽引加價之事,已是定了?”

朱佑樘沒回話,算是一種默認。

張延齡心想還好來得及,若是事後完全定下,才去進言的話,皇帝怕是不會聽從。


最新小说: 閃婚,老婆竟是高冷總裁 重生之能量科技 空空十年 1981小漁村,從趕海買船開始 泡妞套路之三十六計 陵中鳥 都市之想修仙先發瘋 快穿女配:我跟反派生了一堆崽兒 全球饑荒,大佬們為了養我殺瘋了 嫁不孕糙漢三胎生七寶全村下巴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