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建昌侯!
張延齡決定要著書立說。
大明朝中葉最有名的學術事件是什麼?當然是心學的誕生和崛起。
作為心學的三位主要奠基人,陳獻章、湛若水和王守仁,可都活在跟他同一個時代。
陳獻章開啟,湛若水完善,王守仁集大成。
隻是現在的陳獻章已經年老,他的學生湛若水還是個舉人,跟王守仁一樣弘治九年會試不第在用心讀書求學,即便湛若水和王陽明有了心學的一些思想,但還沒心思去整理成冊,更無名望去宣揚。
心學最後為何會發揚光大,首先是心學的理論成熟,修正了理學的很多弊端,開學術的時代先河。
更重要的,是湛若水後來成為南京禮部、吏部、兵部尚書,王守仁平寧王亂受封新建伯、位居高位晚年講學等天時地利條件,讓他們獲得極高的社會地位,從而加速心學傳播。
無論是陳獻章還是湛若水的心學思想,再或是陽明心學理論,都為張延齡所熟知。
我所學的比你們都係統完善,為何還要等你們去把心學發揚光大?
我自己來奠定心學學術,成為大明學術領袖,不香嗎?
……
……
這幾天張延齡本身也沒什麼事,便躲在家裡著書立說。
要一次整理那麼多的宗卷,工作量巨大,很多記不清的,需要琢磨和完善。
好在前世對此有所研究,更有幾本著作沒事翻看,要把其中主要內容陳列下來,並不太難。
最重要的是。
他還有個姐夫朱佑樘。
朱佑樘明言說過,他有什麼好的詩詞,會給他揚名。
我也不去揚什麼詩詞的名,你乾脆就以皇帝的身份幫我立下心學學說,如此條件,不比湛若水和王守仁更得天獨厚?
……
張延齡在家裡閉門幾日。
這天張鶴齡突然來訪。
兄弟二人見麵,張鶴齡劈頭蓋臉第一句話“老二,彆說了,拿錢來,為兄要發大財了!”
以張延齡對張鶴齡的了解,當張鶴齡說這番話的時候,要麼又有打家劫舍的“大買賣”,要麼又被誰坑了準備往外撒銀子。
不但要自己撒,還要拉著弟弟一起撒……
坑弟啊!
張延齡也都不用問情由,用安撫的口吻道“大哥你先冷靜下來,我們到裡麵仔細說可好?”
張鶴齡急道“這都火什麼時候了?再不趕緊出手機會稍縱即逝!你還不知道吧?現在鹽引的價格已經漲到天價,為兄已經把手頭上的六千貫全都砸進去,隻等發財呢……”
好家夥!
鹽引買賣?
果然一時不盯著,這大哥就喜歡闖禍。
“趕緊的,把你家裡所有的錢財都給拿出來,為兄一起去買鹽引,管保能賺個一倍以上……”張鶴齡迫不及待。
張延齡理解了“買漲不買跌”的真諦。
就是讓一群傻子往裡麵鑽,誰最後成接盤俠誰就死在裡麵,這是個比誰逃生更快的遊戲。
但既然知道可能會死在裡麵,為何還要進場?
貪婪。
都覺得自己眼光卓絕,可以笑著看彆人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