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建昌侯!
眼看已到五月中。
天一天比一天熱起來,張延齡府上也比往常更為熱鬨,來他府上送禮的人也是絡繹不絕。
曆史上的張延齡有禮收會拒絕嗎?
不會。
那張延齡也就沒必要裝清高,禮物照收不誤,隻要不是商賈的禮物便可,至於收了禮也要陳列下來,隨時準備被人參劾之後一並送到國庫去。
這點小恩小惠就想把我張某人給收買?
門都沒有。
我張某人缺這點小錢不成?
收個禮,不過是表明我是貪官的態度,但總是要防備彆人對我收禮的事說三道四。
但跟以往他這邊有什麼風吹草動朝廷都有人跳腳參劾不同,這次就算張延齡府上已門庭若市,但就是沒一份參劾他的奏本,這倒是讓張延齡自己都覺得很意外,好像一夜之間朝廷的那些清流言官都變聾啞人。
居然對此不管不問?!
一定是在憋大招,彆以為我張某人不了解你們這群人的心思。
這天張延齡應姑父通政使司參議沈祿之邀,前往京師林府做客。
這個林府,乃是山東承宣布政使司左參政林元甫在京師的宅邸,把張延齡叫來的目的,是為了“相親”。
林元甫是福建莆田人,曾在弘治五年諫止重新啟用汪直、王越。
但王越作為名將,在曆史上弘治十年還是重新被啟用,總製三邊軍務,並在弘治十一年取得對韃靼的賀蘭山大捷,連同汪直也在弘治十一年被召還。
林元甫如今為任山東,並不在京師,其子林通是國子監監生,林家在京師置宅邸,而這次要跟張延齡相親的,正是林通的長女,也是林元甫的長孫女林氏小女。
叫什麼,暫且不知。
在這時代,女兒家的閨名那是秘密,就算張延齡是來相親的,在事有眉目之前人家也沒打算告訴他。
沈祿算是林通的半個老師,師生一同接待張延齡,往院內走。
到了一處閣樓之下,坐下來說了一些最近京師內的事情,基本都是扯閒篇,雖從年歲上來說,張延齡比林通還要小十多歲,但架不住張延齡地位高,就連沈祿對張延齡都要畢恭畢敬,更彆說是把沈祿當先生的林通。
“延齡啊,你去樓上,看看隔壁院子的林家小女,是否中意,若是你覺得還好的話,那就開始過禮數。”
沈祿語重心長,“這也是令堂的意思,希望你能早點成家,林府怎麼說也是書香門第,你娶了林家小女也是極好的,以後走動起來方便許多。”
沈祿好像個媒人一樣。
他是受張延齡母親張金氏所托。
如今張延齡在朝中日隆,地位顯著提高,張家最大的遺憾成了張延齡到現在都還沒子嗣,甚至連個續弦的妻子都沒有,之前給安排讓張延齡跟德清長公主相親,這件事後來沒了下文,皇室那邊也不是很推崇把長公主嫁給張延齡。
雖說從輩分上來說,張延齡跟德清是平輩,門當戶對,但張延齡都已是外戚,何須再通過娶長公主來獲得皇親的身份?
男無意,女無情,這件事自然也就戛然而止。
沈祿怎麼說也是張延齡的姑父,加上沈祿人在京師做京官,人脈相對廣泛,更重要的一點是沈祿不像人家徐瓊一樣位居高位,沈祿很多時候還需要靠張家的蔭蔽,才會幫忙給說和親事,換了徐瓊,大概也沒那閒工夫。
這才有了今日引介相親之舉。
“林家小女?靠譜嗎?”張延齡問了一句。
他說話的方式,不為沈祿這般的文人所接受。
沈祿琢磨了一下這句話的意思,才笑道“林家小女年方及笄,尚未婚配,關鍵是貌美如花,否則人家也不敢讓你來見,你隻是隔著亭台院子,遠遠看一眼,莫要壞了人家的清譽,就算被人說及也隻當是造訪林府時湊巧一瞥……”
沈祿說此話時,林通已經去隔壁的院子吩咐。
林通會讓自家小女到院子裡來玩,以便能給張延齡創造個湊巧相見的機會。
張延齡歎道“母親真是為我的婚事操碎心,其實我身邊又不缺女人,這位林小姐都尚未婚配,給我當續弦,豈不委屈了她?”
沈祿白張延齡一眼道“讓你去就去,不然我沒法跟令堂交待!”
雖然二人差輩,但說話更好像是忘年交的老友,沈祿也沒什麼架子,他本身為舉人出身,這種本身帶著皇親裙帶關係的官員,並沒有像朝中儒官那麼古板,反而容易為張延齡所接納。
張延齡還是依言上樓去。
……
……
閣樓的二樓。
張延齡望著隔壁院子,果然有幾名女子在嬉戲。
張延齡大致一觀,口中嘟噥“都不知是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