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繼續西進,就是輕兵冒進,是自己找死,也在我們預料之中。
朱佑樘臉色不善。
眾文臣都能聽懂的話,他作為皇帝能聽不明白?
什麼輕兵冒進,根本就是想借機貶低張延齡罷了。
他突然覺得少了點什麼,沒人出來跟劉璋爭,總覺得哪裡不對,突然想到今天沒叫張鶴齡來。
一個小舅子去了西北,另外一個小舅子也沒來耍橫,總覺得這朝堂成了文官一家的朝堂,讓朱佑樘感覺自己像是局外人。
“馬上派人傳令到宣府,令建昌伯不得繼續西進……”
朱佑樘的話才剛說完,但見蕭敬急匆匆跑進來,好像是有什麼要緊事。
等蕭敬到朱佑樘耳邊說了兩句話之後,朱佑樘不解望著蕭敬道“他不知道韃靼人把白羊口給攻陷了嗎?”
蕭敬看了看在場文官。
現在文官也都在好奇,他到底跟皇帝說了什麼。
“但說無妨,此事也不用隱瞞。”朱佑樘見蕭敬有顧慮,不由說道。
蕭敬這才為難道“劉中丞已跟建昌伯言明白羊口之事,但建昌伯已於昨日一清早便動身出發,距離白羊口失陷還不到六個時辰……”
眾文官這才知道,原來不用皇帝去提醒,張延齡已經“輕兵冒進”。
徐溥道“陛下,若建昌伯所帶的人馬,在往大同路途中遭遇韃靼人,出了變故,隻怕……會有傾覆的危險。”
朱佑樘臉色陰沉。
張延齡不懼危險,主動帶兵繼續西進,你們就說他有全軍覆沒的危險,還是在強調張延齡“輕兵冒進”唄?
“現在派人去提醒,來不及了是嗎?”朱佑樘沒有接徐溥的話茬,繼續問蕭敬。
蕭敬道“是。”
“之前兵部說,他有幾天會遭遇到韃靼人?”朱佑樘繼續發問。
馬文升重新走出來道“若是昨日一清早便從宣府啟程,那最遲……到明日入夜之前,會過白羊口……”
劉璋道“他以往又沒帶過兵,走不快的。”
馬文升強調道“這是以他之前行軍速度來推斷,建昌伯從京師出發之後,所行……並不慢,比預期早了一日抵達宣府。”
劉璋本想借機貶低一下張延齡,表明張延齡在帶兵方麵是個徹頭徹尾的外行。
卻是兵部尚書馬文升先行肯定了張延齡的帶兵能力。
也不是馬文升非要給張延齡說話,隻能說事實是如此,而且連馬文升都佩服張延齡敢在得知白羊口失陷後,還敢繼續帶兵往西走的勇氣。
“現在急令高山衛和天成衛的人馬,出兵協助建昌伯,幫他過白羊口一線,是否還來得及?”
朱佑樘壓根就不想理會文官對張延齡的那些攻擊,他現在隻是想在張延齡可能遭遇到韃靼人之前,幫張延齡化解危難。
馬文升道“即便以快馬傳驛,一日六百裡上,或還能在明日之前將消息傳到天成衛,再由天成衛出兵……過於勉強,且建昌伯此時已行至白羊口左近,進退難以調度,或可令其進天成衛城。”
馬文升還算是負責任的。
既然知道皇帝是不想讓張延齡有事,那就隻探討能不能在張延齡可能遭遇韃靼人之前,儘可能確保張延齡的安全。
徐溥提醒道“陛下,如此做似乎並不值當,或還會令白羊口周遭衛城有危險,不如……”
“徐閣老,之前不是你說的,若是建昌伯此番遭遇變故,或會傾覆?難道那時就值當了?”
朱佑樘用徐溥的話,去反駁了徐溥。
你自己說的,張延齡全軍覆沒會帶來極大的影響,現在朕隻是想辦法避免此等事的發生,你又說不值當去提醒,總之你是想讓張延齡去死唄?
徐溥聽出皇帝言語中有怪責之意,一時也說不下去。
“馬上著都督府傳令,令天成衛和高山衛人馬出擊,保證從宣府到大同官道太平,再聽令於建昌伯,若遇建昌伯與他一同進衛城。”
朱佑樘不由分說,反正他隻在乎張延齡的生死。
好不容易把小舅子栽培起來,小舅子還表明自己不懂軍事,隻是為成就他主戰的思想,被文官推波助瀾去了西北,再死在西北,那他覺得對不起小舅子,更不希望失去張延齡這個人才。
“馬上去做,一刻不得耽擱,剩下的事等建昌伯進了衛城之後再說……”
朱佑樘現在根本不關心白羊口失守與否的問題,好像他的眼睛裡隻有張延齡的安危。
這自然會讓文官很不滿。
但現在又沒人說什麼。
畢竟連文官之首的徐溥也說了,張延齡全軍覆沒的話,那就成了大明朝最大的事。
……
……
就在朝堂為爭論張延齡繼續西進的事,爭得不可開交時。
此時的張延齡經過一天一夜的行軍,已愈發靠近白羊口。
“這一路上,好像也沒見有韃靼人路過的跡象,難道是我的錯覺嗎?”張延齡此時也不再乘坐馬車,馬車的車廂被他留在了宣府。
從宣府出發,有部分的輜重並沒有帶。
顯然張延齡也知道接下來的路不好走,他重點所帶的自然是神機營的火器,還有更多的弓弩等,為的就是若在野外遇到韃靼人,還有一戰的實力。
王守仁跳下馬,在路邊一處車轍前仔細看了看,道“好像是商隊的痕跡,說明這兩日還有商隊經過。”
張永道“兩位祖宗,咱還是趕緊走吧,若真遇到韃子,一人身上幾個腦袋都不夠砍的。”
張延齡笑了笑。
他看著不遠處看過來的宋明順等人,此時正帶著費解。
因為韃靼攻破白羊口的事未對軍中人說,他們隻當現在隻是完成護送張延齡去大同的任務,並不知其實現在路上隨時都可能會遭遇韃靼人。
王守仁沒有理會張永的話,抬頭看了看前路,道“我們一直在沿著雁門水的北岸走,此時折道向西南,不出二十裡就是天成衛衛城,若是往北走,不出十五裡就是白羊口。”
“啊?”
張永這才知道,原來已經進入到韃靼人攻掠白羊口的腹地。
周遭很可能是有韃靼人盤踞的。
“什麼天成衛白羊口的,還是直接進虎峪口,若韃靼人有心要在中原有作為,必定想著的是將虎峪口一並攻陷,這樣就可以保證有多條路線撤退,眼下既然路上沒韃子,那韃子不出意外都在圍攻虎峪口,此時不趕緊進兵更待何時?”
張延齡也不需要懂軍事。
韃靼人攻下白羊口,沿途沒見到韃靼人掠奪的痕跡,那不用說韃靼人肯定目標是虎峪口。
拿下這兩個邊關要塞,大明雄師就隻敢躲在城塞裡看著韃子搶掠。
韃靼人想攻衛城太難,但從內往外攻虎峪口,兩麵夾擊,會有多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