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跟我混,有肉吃_大明建昌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明建昌侯 > 第二百三十三章 跟我混,有肉吃

第二百三十三章 跟我混,有肉吃(1 / 2)

大明建昌侯!

張延齡帶兵進駐虎峪口,馬上跟高山衛駐地高陽縣試圖取得聯係,讓其往這邊調運糧食物資等。

但發出消息兩天,高陽縣沒有絲毫消息傳回。

既不奉令,也不違令,就當是不知有這麼個事,張延齡派出去的人也都沒回來,也可以認為這群人在半途被韃靼人劫殺,消息沒傳回到陽高縣內。

“事態不好,今天派出去巡查的騎兵,都很狼狽回來,昨日裡還能出城十裡……現在出關城二三裡絕對就被人給打回來,韃靼人下一步就要攻關城了。”

張永叫苦不迭。

他還沒跟張延齡提糧草和物資不足的事情。

張延齡道“現在鎮守虎峪口,若實在不行,帶兵往陽高縣去也就罷了。”

張永臉上帶著“你很天真”的神色,道“建昌伯,您還真是第一次帶兵,兩天前您不走,現在還想進陽高縣?晚了!連同城內的將士,估計都要一起送葬。”

他的悲觀情緒,影響了周圍的將士。

不過也不全都是壞消息。

至少城內駐守的官兵,包括張延齡帶來的兩千京營人馬,現在想當逃兵都沒處跑。

想跑?

至少前路後路都給你們堵上。

……

……

張延齡跟王守仁秘密開會一天。

基本達成一個共識。

需要主動求變。

要打一場遭遇戰,免得被韃靼人徹底困死在虎峪口。

如今韃靼人隻是攻下白羊口,往虎峪口調兵還不算很多,未對虎峪口形成合圍,若真形成合圍的話,一場大戰下來,想取勝可能連一成的機會都不到。

而製定出兵的時間,也就在當晚。

畢竟糧草和物資也有不足的地方,若再不出手,相當於慢性自殺。

與此同時。

京師,皇宮,乾清宮。

朱佑樘在日落時召見內閣四位大臣,以及兵部尚書馬文升五人,同時在場的還有司禮監的幾名太監。

因為此時朱佑樘也得到了張延齡進駐虎峪口的消息,朱佑樘很著急要派人前去增援。

“……消息是一天之前發出來的,宣府未敢有任何耽擱,直接將消息傳到京師,由老朽親啟之後轉交給陛下,說的是建昌伯在兩日前的深夜帶兵進入到虎峪口,隨即在虎峪口周邊,有不下五千的韃靼人馬聚集,似有攻取虎峪口之意……”

司禮監掌印太監李榮親自來做事情的陳述。

等李榮把事說完,朱佑樘已經迫不及待道“幾位卿家,你們任何該如何增援虎峪口?”

徐溥沒說什麼,馬文升也沒說什麼,以至於乾清宮內顯得很安靜。

“你們不會是覺得,應該由建昌伯自行去組織應戰,朕什麼事都不做吧?”朱佑樘發現沒有回答他問題的大臣。

感覺到這群人大概是想讓張延齡去死,目標必然是不作為。

劉健道“建昌伯在抵達宣府之後,明知從宣府通往大同的官道上,韃靼騎兵在襲擾,甚至連白羊口都失陷,應該有所戒備,或是有全盤計劃……而不是貿然行軍至虎峪口,被韃靼人逼停,才想要作戰求援,如此一來可能損失的……就不止虎峪口一方的人馬。”

果然如朱佑樘所預料。

朱佑樘心想,這群人早就看延齡不順眼,有此機會讓延齡冒險去死,他們巴不得,即便能有好的解決良策,估計他們也會選擇沉默。

或許是平時張延齡在朝堂上一直跟眾大臣爭,再加上張延齡不斷強調他跟文臣之間的矛盾,使得現在朱佑樘發現文官提不出好建議時,便覺得文官是在針對張延齡。

這也是張延齡長期跟文官相鬥,不斷攻心的結果。

朱佑樘顯然也開始“誤入歧途”。

其實是文官不想救張延齡嗎?

也不完全是。

根本是沒有好的辦法。

“馬部堂,你有何看法?”朱佑樘沒法從四位內閣大臣身上得到想要的方略,隻能求助於馬文升。

馬文升作為兵部尚書,在治理兵部方麵還是卓有成效的,之前有關西北的軍事安排也算得當,朱佑樘對他很看好。

馬文升道“其實在老臣今日往皇宮之前,兵部收到陽高縣內的消息,說是陽高縣周圍有韃靼人盤踞,之前幾次試圖跟虎峪口的建昌伯取得聯係,都未能奏效,或許……韃靼已著手要跟建昌伯一戰,以打擊我大明邊軍的士氣……”

無論是高山衛衛指揮使,再或是陽高縣的知縣,都很怕張延齡事後打擊報複。

宣大總製調你們的人馬和糧草,你們不奉調,眼睜睜看著我陷入重圍,回頭我逃出生天之後還不弄死你們?

所以地頭蛇所想的最好辦法,就是先下手為強,先來個反咬一口。

呈報兵部,說是他們已經極力在跟虎峪口的人馬取得聯係,但可惜半路被韃靼人所阻,說得好像是張延齡輕兵冒進而陷入重圍,跟我們陽高縣和高山衛沒關係一樣。

朱佑樘怒道“從陽高縣,到虎峪口,不過才二十多裡,居然敢說無法聯絡?”

顯然皇帝也是做過功課的。

你們找理由之前,是不是也要考慮一下朕這個當皇帝的意向?

就算你們真聯係不上,跑來訴苦,朕都會追究你們。

更何況朕覺得你們完全是可以奉調的,卻故意不奉調,還來找借口,你們以為來個先下手為強,朕就不追究你們?

馬文升道“若此時下令由大同鎮調兵,怕是來不及,但若是從宣府調兵往虎峪口,消息不用一天就能傳遞,明日正午之前就可以從宣府出兵,會在兩日後就抵達虎峪口……”

“三天,很好,就三天。”

朱佑樘已經不考慮如此是否會勞民傷財,甚至會損兵折將的問題。

似乎就算犧牲個幾千幾萬人馬,也沒有他小舅子來得重要。

徐溥趕緊勸說道“陛下,如此隻會令西北局勢大亂,隻怕韃靼人會趁機攻城略地,甚至會威脅到居庸、紫荊等處的關隘,繼續惡化……或會威脅到京師。”

這次皇帝沒說要禦駕親征。

但其實也差不多。

在文臣看來,但凡西北去折騰,就跟要滅國差不多。

不直諫兩句,顯不出他們身為文臣的風骨。

朱佑樘冷聲道“是朕讓建昌伯去西北的,出了事,自然也要由朕來負責,若他陷入重圍,朕還置之不理的話,那朕為何還要讓他去?你們也忍心看他去死?”

徐溥道“老臣絕無此意。”

“既諸位卿家並無此意,那就遵照朕的旨意,調動宣府人馬前去虎峪口,本來朕對於城外的決戰還有顧慮,現在是不得不打,朕不會對建昌伯陷入重圍苦戰而置之不理!”

朱佑樘態度十分之堅決。

甚至是從未有之堅決。

徐溥等人感覺到無可奈何。

遇到這麼個執拗的皇帝,還能說什麼好?

“兵部。”

“老臣在。”

“著令宣府巡撫劉大夏,協同總兵官等人,出兵白羊口虎峪口,堵邊塞之漏洞,便協助建昌伯出兵偏頭關,收複偏頭關,重修關城!”


最新小说: 嫁不孕糙漢三胎生七寶全村下巴掉 重生之千年春秋夢 塹壕大栓與魔法 高武:無限頓悟的我,橫推星空 三千年情緣 係統:沒有資源?我直接無限複製 散修雙界 重生官場之青雲直上 皇後誰愛當誰當,我嫁權臣橫著走 快穿之被覬覦的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