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建昌侯!
張延齡在程敏政府上,並沒見到什麼傳世名作。
程敏政說是請他到府上來鑒賞名畫,怎會不防備他再來個偷龍轉鳳?有好的自然是藏起來,給張延齡所看的,要麼是贗品,要麼就是一些傷不了台麵的作品,總體價值連《五王醉歸圖》的百分之一都不到。
“我說程學士啊,你拿出來這批畫作,質量可不怎麼高,你要是沒好的作品,是不是我從府上拿幾幅送給你?”
張延齡一臉漫不經意的樣子。
程敏政苦笑道“老夫一介文儒,豈有建昌伯那般的身家?即便唯一的一幅名作,還……還是旁人寄放在此的,建昌伯您擔待。”
張延齡隨手把麵前的一幅畫軸放下,歎道“既如此,那今天也沒什麼可欣賞的,程學士要是有事的話,不妨直言。”
張延齡何等聰明,你請我過府事假,自然是有事想跟我說吧?
“建昌伯……有些事本來……不想跟你說,但既然你都如此明言,老夫再藏著掖著那也就不好……”
“有話直說!”
“是這樣,老夫的那位故友,再有個三兩日便會抵達京師,他……就是畫主,我與他去信說過這件事,他說……想與你見見。”
程敏政麵色遲疑說出這件事來。
張延齡則顯得很驚訝,居然是沈周想見他?
張延齡笑道“他不會是因為知道我把你的畫作給換了,所以想來找我興師問罪的吧?”
“非也,其實還是因為我這位故友,他聽聞建昌伯……背後之人作贗手段的高明,連老夫都失了水準,所以想拜見,不知可否……由建昌伯您引薦?”
程敏政可不相信那幅畫是張延齡自己作贗的,就算張延齡真如外界所傳,在文壇有一定的造詣,但作贗豈是張延齡這般沒見過多少世麵的年輕勳貴所能具備的能力?
“怎的?我說是我畫的,他還不相信是吧?”
“嗬嗬。”
“那好吧,既然沈大家想見我,我也不能拒之門外,等他到京師之後你隻管帶他到我府上去拜訪,有事的話我們再當麵談。”
“好,好。”
程敏政終於把事說完,似乎也輕鬆了些許。
雖說畫作被張延齡給換走,但好在沈周沒有怪責他,隻說要跟張延齡見一麵,其實沈周見張延齡的真實目的,連程敏政自己都說不上來。
……
……
張延齡對於見不見沈周,也沒太多想法。
但既然來了大明一趟,見一下當世山水畫名家,也算是不枉自己前世從事的職業,這可比見什麼朝官有意思。
翌日。
一清早,他便從東華門入宮。
這是他回朝之後,第一次入朝參加朝議。
心情還是很輕鬆的。
引路的是蕭敬,蕭敬在半路上一直在說昨日裡皇帝跟大臣商議增加鹽引的事,大概是想讓張延齡有個心理防備。
“蕭公公,陛下都已將鹽引事定下來,你還跟我說這些作何?你莫不是認為,那些臣僚會趁今日我入朝時,再提出反對,把事重新拿出來議論?”
張延齡一臉悠哉悠哉的樣子,說的事情好像跟自己完全無關。
蕭敬歎道“話是如此說,就怕……”
“就怕他們針對我是吧?沒事,我被人針對慣了,一天不跟他們吵嘴,我都難受得慌,要不怎麼說我跟他們就水火不容呢?當臣子的,總不該把自己擺在太高的位置上,道理也是不辯不明,大明朝堂也多了些許生機……”
蕭敬見張延齡已經開始絮叨上,便也就苦著臉不再提醒什麼。
彆是你沒跟那些文官辯論起來,先把我數落一頓,我蕭敬可不想跟你做言語之爭。
……
……
奉天殿之前。
眾文官在等候入朝覲見,今天的他們臉色都很不好,沒有之前朝議之前那副活躍的氣氛。
似乎都知道張延齡要回來,一個個憋著氣,連有什麼事都懶得去提前商議。
“諸位臣僚,久違了啊!”
當張延齡老遠出現時,已經在打招呼,聲音很響亮。
很多人望過去,臉色有變化的很少,至於上去打招呼的就更少。
但徐瓊還是帶著一部分人過去跟張延齡做了簡單的溝通。
“徐老,多日不見,身體可還好?哎呀,那不是周尚書嗎?還有李閣老呢?李閣老……令千金最近身體可好啊?”
張延齡最後徑直往李東陽身邊走來。
李東陽聽了張延齡的話,不由在皺眉。
朝中同僚都知道我兒子身體不好,被大夫判定還有一年半載的活頭,你居然上來問我女兒身體好不好?意思是還在覬覦我家小閨女?
就算你真有這種邪心,你還真敢當眾說?
不怕我啐你一臉唾沫?
“建昌伯,你可要收斂一點。”劉健擋在李東陽麵前,伸手阻攔了靠近的張延齡。
張延齡笑了笑道“劉閣老還是這麼大的氣性,你未來可是要當首輔之人,如此怎能擔當大任呢?”
話音落,全場鴉雀無聲。
似乎都覺得這話意分明是在挑釁徐溥。
徐溥還沒死也沒退呢,你上來就說劉健未來要當首輔,你怎麼知道徐溥一定退得比劉健早?還是說你已經收到了風聲,知道徐溥馬上要退休了?
連徐溥都不由望過來,臉色很是複雜,或許他自己也察覺到平時跟張延齡爭執太多,莫不是皇帝真有在內閣行變革的想法?我徐某人在朝中時日無多?
不過張延齡隨即轉開了話題,目標也對著一旁的刑部尚書白昂,道“這不是刑部的白部堂嗎?有件事跟你說,之前寧王的案子尚未有定讞,聽說罪臣菊潭郡主和他的儀賓也早就關押在刑部的牢房,陛下安排我處置此案,回頭我可要上門提人。”
白昂沒搭理張延齡,目光冷漠平視前方。
“馬尚書,聽說今日陛下要為我議功?之前兵部應該有上奏吧?是不是我要加官進爵了?”張延齡又去跟馬文升搭茬。
馬文升耐著性子道“西北之戰的軍功議定,已於多日之前便上奏,昨日不過是一個小的補充,建昌伯可是有要提點之處?”
“不敢不敢,我哪敢提點兵部?再說你們兵部不過是將功勞彙總,至於如何封賞,還不是要看陛下?可惜啊可惜,爾等未曾與我一同出征西北,不然好事就要降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