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建昌侯!
在場多數都是武勳和武將。
他們中信道家事的人比較多,何況道教自古傳承,千百年來都還沒斷絕,很多人會覺得寧信其有。
可文臣中信道家事的就比較少了,畢竟子不語怪力亂神,聖人教導的事,文臣還是比較推崇無神論的。
但此時所有人都在猜測,李廣這到底是哪根筋不對?
這總不該是李廣設想中的出場方式吧?其中發生了變故?在皇帝和眾大臣麵前表現仙法,卻還能出這麼大的紕漏,你這是“學藝不精”?
朱佑樘並沒有起身,隻是對一旁的蕭敬稍微指了指,大概的意思是讓蕭敬到木台上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不過此時的李廣,已在趕上台的小道士以及楊鵬、小太監等人的相扶之下起身。
李廣顯得很狼狽。
雖然沒摔殘,但也摔得不輕。
“天師起來了!”人群中有人在幫腔作勢。
在場之人也都知道李廣是皇帝的心腹,哪怕看出來這中間有紕漏,也隻能裝作不知道,畢竟李廣也代表了皇帝的顏麵,這麵子不能丟。
李廣顫顫巍巍起來,連他自己都沒搞清楚,自己是怎麼摔下來的。
這會朱佑樘的目光卻也在往張延齡身上瞄,卻見張延齡正無精打采低著頭想事情,也就沒加理會。
這當然是張延齡的“傑作”。
彆人不知道你吊威亞,難道我不知道?非要入夜之後搞從天而降這一套,如果以前我沒參與就罷了,你在我麵前裝腔作勢,跟我還有仇怨,我沒直接弄死你就算客氣的。
木台周圍的光線雖然很強,火把很多,但木台之上光線卻很暗淡,看不清楚李廣臉上是否有傷。
這也是戲法表演著的慣用手段,燈下黑的原理,從明處看暗處,因為眼睛瞳孔沒有收縮,根本看不清楚,方便他在暗地裡搞鬼。
所以看起來李廣的表演都是在火把照耀中表現出來的,但其實根本是利用光影的效果來形成障眼法。
“上通陰陽,下通乾坤……”
李廣在簡單收拾了心情之後,突然從手裡“變”出一把木劍,突然聽“呼”一聲,木台上閃了一下,突然就多了個黑色的影子,好像是個人,但因身著黑衣又是在暗處的木台上,眾人隻能覺得應該是有個黑乎乎的東西在移動。
“那是何物?”
“應該是天師將地府的鬼給召出來了!”
“怎會是天師召出來的?應該是自己逃竄出來的,世間處處都可見厲鬼!”
李廣在人群中所做的工夫比較多,似乎李廣很懂得造勢這一套。
經過這群人這麼一番“討論”,本來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的,現在也清楚了個大概。
既然是有厲鬼在木台上,還被李廣給發現,是不是下一步就要來一出“道士桃木劍斬厲鬼”的好戲了?
但如果隻是這麼個黑色影子,就說他是厲鬼,那是不是也太牽強了?雖然比什麼碗中豎筷、白紙抓鬼什麼的高明一些,但還是不入流啊,你可是在皇帝麵前表演仙法的道士,就這點本事?
果然……
李廣也清楚,光靠一個黑色影子是難以服眾的。
此時他突然將木劍舉國頭頂,大喝道“妖邪,鎮!”
隨著他大喝聲止,那黑影果然不動了,但隨即“呼”一聲,那黑色的影子居然就起了一陣鬼火,居然燒了起來。
於是乎,在場的君臣都看到了神奇的一幕,居然真的有個渾身都是鬼火的“厲鬼”,在台子上,被李廣用桃木劍給“鎮”住。
一時間人群中又發出驚呼。
鬼火這東西……
這時代的人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但不就是低溫燃燒的磷粉?
張延齡繼續打著哈欠,就在此時,一直不知道去了哪的張鶴齡走了回來,此時張鶴齡一路小跑,似是怕錯過好戲一般。
木台上的李廣似是一掃之前從天而降出現失誤的陰霾,此時的他正誌得意滿,準備給眾人好好表演一下劍斬厲鬼的好戲,可就在他的木劍即將接觸到那“厲鬼”時,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李廣自己身上……也起火了……
“啊?”
連李廣都沒搞清楚是怎麼回事,驚呼聲也是他自己先發出的。
在場的君臣眾人又看呆了。
這又是什麼操作?
張鶴齡才剛到了席位前,還沒等坐下,此時揚起手臂高呼道“壞嘍,天師斬妖魔不成,自己被妖魔反噬!這下可有熱鬨看了!”
經過張鶴齡的“解釋”,這下全場的人又看明白了。
原來又是一次“技術失誤”,斬厲鬼還沒完成呢,現在自己被厲鬼給附身?
台子上的李廣也是急了,以往屢試不爽的把戲,怎麼今天會出這麼大的紕漏?自己的表演過程,也沒出現技術走形啊?
他此時把桃木劍往旁邊一丟,顧不上去對付“厲鬼”,揮起寬大的道袍袖子,想把身上的“鬼火”給撲滅,但磷粉這東西,借助撲打的氣流,燃燒更旺,但畢竟是低溫火焰,對人是沒什麼傷害的,甚至連衣服也不可能燒著,就隻是有鬼火附著在李廣身上,狗皮膏藥一樣甩都甩不掉。
“看什麼,還不上去幫忙?”
張鶴齡看熱鬨的不嫌事大,朝著木台邊上已經慌了手腳的一群“助演”呼喝。
那些小道士和小太監本來就沒什麼主意,聞言都跑上台,想幫李廣一起“滅火”,但也不知是誰故意在“搗亂”,突然有人往空中一撒,然後漫天的磷粉突然散開,再然後……整個木台上的人,好像都被這股鬼火所籠罩……
……
……
本來都是準備看李廣表現仙法的。
最後卻變成一出鬨劇。
張鶴齡在場地之下蹦躂得最歡,而皇帝的臉色自然也是最難看的。
李廣似乎發現這木台真的有“鬼”,他也是為避免出更大的糗,乾脆從木台上跳到遠離宴會的那一邊,在戲台之下去滅鬼火去了,而在場的文武大臣很多還在抻著頭去看,但因為被木台所阻隔,也看不清楚另一邊到底發生了什麼。
“天師就是太敬業,每每為我大明驅除邪魔,卻是不小心引火燒身,諸位臣僚可一定要理解啊。”張鶴齡還在那落井下石。
說得好像自己與此事無關,還勸說讓人理解李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