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延齡的話,似又在提醒陸坤。
想不想有發展?
光是靠你所謂的“守規矩會來事”,完全行不通,如果按照朝廷的規矩來,我張延齡到地方上也隻能給那些大佬提鞋。
可我來江南就是為了自己當大佬的,所有人都要來給我提鞋。
你要是連這層覺悟都沒有,還是趁早卸了護送的職務回去辦你的差,咱就不是一路人。
……
……
南京,成國公府。
成國夫人成胡氏正在見從京師回來的使者。
成國夫人是已故禮部尚書胡濙的女兒,如今年過六十,雍容華貴,剛經曆過喪夫之痛,她也最想讓兒子朱輔能早些回南京,把她丈夫的爵位和職位、地位等一並繼承。
“為了得到一個建昌伯的支持,就要一次把府上的兩位千金嫁過去,還是姑侄一起嫁,成何體統?”
成國夫人很生氣。
張延齡的名聲,她以前也聽說過一些,隻知道這是張氏外戚家不成器的兒子,光靠著姐姐皇後的地位,在朝中無惡不作,在京師更是無法無天。
現在居然以外戚身份,在未通過科舉的情況下,就能直接位居北戶部侍郎這樣的官爵,更是被當作封疆大吏發到江南來,更是讓她覺得這種人很不是東西。
來人很無奈“老夫人或是有所不知,這位建昌伯的影響力……尤其是對陛下的影響力,太大了,隻要他一句話,陛下都能在金口玉言已定的情況下,把成命收回……小公爺也是沒辦法,隻能是屈從了……”
成國夫人道“就沒找英國公嗎?”
“沒用啊,英國公在朝中是能跟部堂、閣老聯絡上,但說話也不頂事……是不及這位建昌伯頂事。”
聽到這裡,成國夫人似乎才明白,為何兒子會這般“胡鬨”,要一次把妹妹和女兒一起嫁給張延齡當妾。
成國夫人語氣堅定道“事情就先拖著,沒有老身的吩咐,誰都不允許跟建昌伯見麵,就算是他親自來上門提親,也給趕出去,我兒子定的事,又沒有一紙婚約,老身當不知……”
來人道“老夫人,這不行啊,若是建昌伯上奏一封,或許小公爺又要到延綏去戍邊。”
“混賬,那張家的外戚,還能隻手遮天不成?”成國夫人徹底怒了。
“沒辦法,已經吃過一次虧,老夫人就彆阻攔了,這是小公爺深思熟慮後的決定,他也知這樣會讓老夫人您不同意,所以才特地讓小的回來跟您說。”
朱輔已經吃了教訓,懂得了吃一塹長一智,可南京這邊覺得,我們就是最強大的地頭蛇,為何要給所謂的“強龍”低頭?
可關鍵是,你地頭蛇的首腦,還被“真龍”給拿住呢。
逼著你就範,你有什麼辦法?
“另外,還有南京守備次序的問題,還指著建昌伯給定下來,這件事恐怕連魏國公那邊也都等著,以後小公爺來到南京,也不想被人壓著……”
成國夫人雖然生氣,但聽到這裡,已經基本明白張延齡的影響力有多大。
既然還想利用張延齡的影響力來為自家人做事,言而無信這種事最好就彆乾,否則張延齡報複起來,吃虧的是她遠在京城的兒子。
反正一個庶出跟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女兒,加上一個孫女,她還犧牲得起。
成國夫人道“那就把這件事跟兩個丫頭說了,再給置辦一下嫁妝。”
來人道“嫁妝是一所大宅。”
成國夫人也很無語。
這是要有多卑微,才能在賣女兒的時候還要倒貼錢?
“兩個丫頭性子都挺倔,怕是不容易啊。”成國夫人很清楚自家女人的性格,武將之家出來的,就算不是自幼練武長大,也絕對不是那種事事唯命是從的小家碧玉。
在這種武勳世家出來的女人,就算不是母張飛,也是半個花木蘭。
……
……
本來成國公府這邊還想把事壓一壓,不想讓同時嫁二女的事,影響了自家名聲。
但消息還是不脛而走。
再加上這件事很離奇,南京守備成國公家居然要紆尊降貴同時把姑侄嫁給一個外戚當小妾……還陪嫁個大宅子……
市井升鬥小民都有了茶餘飯後的談資,瞬間就把南京城的輿論點燃。
張延齡人在揚州停留兩三日,要查閱有關黃河改道後工部修河堤、疏浚河道的賬目,卻在這兩三天之間裡,他就在人未到場的情況下,成為南京輿論漩渦中的關鍵人物。
一連兩日,都有南京地方上的官紳和武將,或是親自,或是派人,過江到揚州這邊來拜訪張延齡。
主要是張延齡的官職太大,就算都知道南京六部職位在他之上,架不住張延齡職權太高,大部分的職權都可以直接跳過南京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就算本來還能被南京六部節製的職權,也因張延齡那處處跋扈不受管製的性格,也會被張延齡選擇性跳過直接上報朝廷。
南京六部官場中人,更像是深耕南京的地頭蛇。
至於張延齡,則就是欽差大臣,代表的是皇帝。
“老爺人還沒到南京,不過江南的商賈早就聞風而動,若是您肯收禮的話,收個十萬兩以上的見麵禮,不在話下。”
徐夫人負責商界這邊的聯絡。
當她把數字說出來後,張延齡還是挺失望的。
“才十萬兩?”張延齡明顯看不上眼。
徐夫人道“或是這點銀子,老爺看不上,但這江南之地可是非常繁華,而且女子鐘靈毓秀,老爺若是喜歡美色的話,這十萬兩銀子足以買回一千個如花似玉的丫頭侍奉在旁,老爺是否動心了呢?”
張延齡一拍大腿“夫人可算提醒我了,讓他們彆送錢了,那太俗套,就送女人,一家送一個就行,正好我身邊缺暖床的。誰送來的合我心意,我就用誰當江南商會的當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