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衫自然不能理解姚九歎氣的含義,第一次進入自己的識海讓他興奮異常。
沒有什麼惡劣的火山末日之景,沒有什麼祥瑞的鳳兮龍吟之兆,有的隻是普普通通的平淡。
翻不起波浪,攪不動風雲。
但這樣挺好,陳文衫很滿意。他試著親昵地去擁抱那些光暈,動作輕柔,小心翼翼。
姚九手腕轉動,掌心摩擦著棍頂,突然開懷大笑。是他過於糾結,眼前這位徒兒有能力在未來承載,承載過去,承載現在,承載未來。
陳文衫不好意思地撓了撓後腦勺,說道“師父,我們開始吧。”
姚九指了指陳文衫的手,說道“你的刀呢?”
陳文衫左右一看,忽略了這個重要的問題。既然要學刀,就得先有刀,在這片識海裡陳文衫的刀可進不來。
“這裡是你的識海,照理說你具有絕對的支配權。”說著,姚九舉起手中的棍子,“你看,我有棍子,所以你也要有刀。你去試著好好感受你的周圍,找到你想要的那把刀。神意所聚,萬物具現。你的刀迷失在了這裡,你要去找到它。這件事要自己去做,我幫不了你,你要知道這是你的識海,不是我的。”
陳文衫緊皺眉頭,仔細的去體會姚九話中的意味。古人常言,你心中有什麼,你便能獲得什麼。陳文衫的心中到底有沒有刀,這就是姚九要陳文衫解決的問題。姚九教陳文衫學刀與一般宗門教法不同。略過繁瑣的招式和心法,轉而直接教授意境。姚九一直認為這是一個刀客要做的第一步,心中無刀的刀客稱不上刀客,隻是一個拿著利器使些花招的雜技演員,即便殺得了人,同樣不能。
漸漸舒展開來的眉頭,漸漸張開的雙臂,讓陳文衫的心神逐步沉浸。仿佛這個世界隻剩他一人,在無外物。
姚九曾經給過陳文衫一個定語,他天生就是個學刀的材料。
看著眼前的憑虛而立的陳文衫,姚九知道他沒有看錯。
風吹
過,雲來過,初春的細雨綿綿,夏日的蟬鳴陣陣,深秋的落葉簌簌,隆冬的大雪紛紛,在這一刻天地萬物撲麵迎來。
那些光暈彙聚圍攏在陳文衫的身邊,如同離家的遊子眼望故鄉,迫切卻又害怕。一個個“遊子”互相之間仿佛在交談確認,一遍遍地靠近陳文衫又一遍遍地遠離,若即若離又似一群嬌羞的姑娘。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等待,開始或是結束。
來自本源深處的烙印吸引下,這些“遊子”緩緩進入陳文衫的懷中,就像魚入大海,尋乎本源,發於本性。
四季變換,時間一晃。
在初春尋到芬芳的花朵;在夏日獲得醉心的山風;於深秋漫山的碎紅流連;於隆冬掌心的冰涼勃發。
“你找到了什麼?”
呢喃的話語傳入心間,整個天地隨之律動。
陳文衫睜開眼簾,雙手一合,那些光暈在身前一尺處交彙合聚形成一道光仞。
剛形成的光仞宛如懵懂的稚童,靈動跳躍在陳文衫的身周,輕輕地去試著觸碰陳文衫的手掌。陳文衫微微一笑將光仞握在手中,放到眼前仔細端詳。沒有過於具體的形狀,隻有大致粗略的仞柄和仞身,但陳文衫極其喜愛。手心從仞身上端往下摩挲,不夠光滑,猶待磨礪。
“嗬嗬,這隻是形意的雛形,如今你的修為太弱,所以它也不具備過多的能力。唯一的好處就是更趁手,更符合你的心意。”一旁的姚九看著美滋滋的陳文衫提醒道。
陳文衫將手中的光仞倒提在身後,問道“師父,什麼是形意啊?我雖看過對境界的相關描述,卻對很多細枝末節的東西了解不深。比如你口中所提到的‘形意’,我便從未聽說過。”
姚九晃了晃了手中的棍子,斟酌措辭,解釋道“‘形意’這個東西是一個人體內先天蘊藏的寶藏,也可以說是上天賜予每個人的禮物。世人所說的天道無情是不假,但這是建立在後天的情況,如果沒有我們人去給下定義,也許這個世上就不會有誰去抱怨自己沒有什麼。世人多愚昧,往往隻顧去比較,去哀歎,反而對自己所擁有得視而不見。嗬嗬,這些都是題外話,並沒有多重要。繼續說‘形意這個東西吧,‘形意’是每個人識海潛藏的物質,它是‘本命’的前身,在沒有外力的幫助下,一般人可能終身都無法察覺,而我們修士也要到三花境時才可喚醒。經過道基的蘊養逐步形成你的‘本命’。”
陳文衫聽著姚九的解釋,明白了“形意”的來曆和作用。他也提出了還未明白的疑惑“師父,為何我才煉氣境就可凝聚‘形意’?”
姚九笑著反問道“奇怪嗎?”
陳文衫點點頭。
姚九不作回答,用棍子敲了敲陳文衫的頭,說道“拿好你的‘刀’學好我的刀法。嗯,普通是普通了點,不過也湊合。”
陳文衫無奈摸著有些疼的頭,握好手中的“刀”。
“看好了,第一刀烽火連天斷長河。”
棍子應聲而動,連綿的刀光在黑暗中如大雨不絕,維妙地形成光幕籠罩姚九身前的虛空。陳文衫凝神細看,生怕漏過其中的任何一個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