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教大秦!
鹹陽的冬天格外冷,隻是一夜的時間,紛紛揚揚的大雪就把鹹陽城裝點成了一座潔白的城市。
“嘶——”
早起的樂正忍不住打了個寒顫,不由得緊了緊衣衫。樂正不由得想起了後世的羽絨服,要是有那樣一個保暖的東西穿在身上就好了。
但是這是在大秦,彆說羽絨服了,就連棉衣也是沒有的。
大秦時代的人怎麼度過冬天?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多穿衣服,僅此而已。
屋內還是可以生火取暖的,大部分人家都是用的柴火。如果條件好一些的人家倒是可以用炭火,這個時候的炭火是木炭,是把木材特殊處理過之後做成的木炭。至於煤炭,現在並沒有大範圍推廣,畢竟挖煤是需要大量勞動力的,大秦現在可沒有足夠的人力去做這種事。所以煤炭一般都是用來鑄造和冶煉。
“左校令,這是公子特意送來的羊皮衣。”
樂正剛出屋不久,就有下人端來了一件衣服。卻是扶蘇知道天氣涼了,特意為樂正準備的羊皮衣。
樂正接過來穿上之後,頓時感覺到暖和了一些,雖然羊皮衣不像後世的羽絨服那般得體,但是現在能有這個就算不錯了。
“替我謝過公子。”
樂正向下人囑咐了一句,就起身出發了。
這幾日樂正還是很忙碌的,一方麵要去將作少府改進造紙術,另一方麵要去拜訪國尉尉繚。
好在造紙的事不需要樂正親自動手,樂正指出來不足,自有墨家的子弟用心改進。現在將作少府造出來的紙張已經可以做到潔白平整,剩下的事情隻是大量製作了。
國尉尉繚那邊一直在聯係組建兵家學派的事情,好在尉繚在軍中的威望還在,接到尉繚書信的蒙恬和王翦都表示對此事的支持。作為大秦屈指可數的兩個將門世家,王家和蒙家的態度基本就代表了大秦軍伍多數人的態度。當然正所謂多多益善,對於還活躍在大秦軍伍之中的名將尉繚也是多有聯係的,雖然沒有過多透露樂正的計劃,但是組建兵家學派的事情仍然讓眾人歡欣鼓舞。
畢竟能夠讓更多的將士看到那些兵家的典籍,這對於大秦整體的軍伍實力還是有很大提高的。說句難聽的,不光讀書人敝帚自珍,就算是這些名將世家也是有些敝帚自珍的。
在大秦這個時代,學學問不是無私的。
第一類就是有錢財,有財力才可以請名師教導,才可以讀書識字。像
那些拜訪名師的學子,如果不是家庭富足能支持的話,哪裡有足夠的薪資求取學問。
第二類就是有權勢,權勢帶來的不但是地位的提高,也有財力的富足,但是想成為有權勢的人不是那麼簡單的。如果是普通人的話,首先你得有才華才可以做官。
第三類就是將門世家,比如大秦的蒙家和王家,祖孫三代都是大秦將領,子承父業,對於領兵作戰的方法肯定是來自家傳。
至於像戰國時代那些隱居山林的名師教導的弟子,那是另外一種機緣。隻有吃得苦中苦的人,才能得到學問,最終遇到合適的機會一展才華。比如鬼穀子先生的幾位弟子,哪一個不是驚才絕豔。
但是總體來說,來自家傳的學問,的確有些敝帚自珍,不會輕易外傳,畢竟這是世家安身立命的資本所在。就是不知道尉繚是如何說服蒙家和王家同意這件事的,畢竟這會觸動他們世家的利益。
“老夫告訴他們,敝帚自珍就是鼠目寸光,隻有普及天下,才能屹立不倒。”
這是樂正在詢問這個問題時,國尉尉繚的回答。
就算是敝帚自珍的將門世家又如何?麵對家族的存續大事,沒有人可以輕易忽視尉繚的話。
畢竟成冊發行書籍就意味著大量普及,那就是廣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