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訊連通上京的葉府不是一件難事,幾乎是他將此間的事情上報給上京葉府的第二天,最靠近莊子的城中便來了醫治耕牛的大夫。
在眾人小心翼翼關注的目光之中,大夫看著耕牛的傷勢,問清了傷口的由來後沒有露出什麼為難之色,他氣定神閒地命旁邊的仆童為耕牛重新換了一遍藥,然後開好了促進傷口愈合的藥方,最後甚至體貼地為旁邊的耕牛做了一次無償的檢查。
莊子裡的人千恩萬謝地送著大夫走了,隻是望著葉齊的眼神熱情到讓他有些後背發麻。
對於莊裡人的謝禮,他念著他們的生計艱難,無論村人多麼熱情,他都一概不收。
回到山林中的住處後,葉齊洗漱一番,出來時他聽到門口有些異響,走出門時發現擺得整整齊齊的山間老參,和一看就是被當作家底存了許久有些顏色的白銀和黃金。
這恐怕是莊子裡所有人都積存下的家當了吧。
葉齊皺了皺眉,然後抬高了聲音,將密林中掩藏得嚴嚴實實,卻仍有輕微呼吸聲傳出的莊子裡派來送東西的兩個青壯喚出,然後將東西退回去。
然而這樣的事件發生了幾次後,葉齊也明白這樣阻止不了他們想要報恩的心意。畢竟一味拒絕他們的好意,莊裡的人是不聽的,這股一定要道謝的農人質樸思想他也不可能強掰過來。
後來,他索性換了一樣說辭,隻說是看不上眼這些普通的俗物,隻是將自己幾日打的野獸讓青壯們送下莊裡,指明野獸的皮毛,內腑和過硬的肉全都不要,讓他們將指定的某個部位的肉做好飯食,再送上來。
有些野獸的重量可以夠數個青壯飽餐一場,有些野獸的皮毛可以說價值千金都不為過,莊裡的人用著葉齊不要的那些野獸部位,不僅解決了冬日裡最難挨的肉食問題,也用賣得的銀子解決了冬日裡最為憂愁的生計。
他們自然知道自己在這種交易中占了何止天大的便宜,作為農人的質樸讓他們不敢貪這些小便宜,隻能更加用心地用著城中從來不敢想的昂貴香料為仙人做著飯食。
一次,賣著野獸毛皮的青壯們和商賈交易時談及毛皮的來源,無意間便提及了此事。交往四海的商賈們何曾見過這般對凡人有應必求,又如此思慮周全的仙府弟子,又是欣羨又是好奇,有些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說給東西南北來往的人。
這事越傳越廣,不知這事從哪個富賈口中傳到民間,民間的遊人添了幾筆玄幻誇大的敘述進去,因著不少人佐證,故事又異常新奇美滿,仙人救世,凡人報仙的故事便在凡間慢慢傳播開來,慢慢地變成了話本,大戲,甚至變成了街頭巷聞,百姓茶餘飯後的逸事。
畢竟除了上京和修仙望地聚集了多處仙府門宗外,普通的凡人們一生更是隻有在話本和傳說中聽聞仙人的名頭,這些事一般都非常虛設也仿佛離他們非常遙遠。
如今聽說有一位如此接近凡人的仙人存在,不少就在莊子附近的城中之人慕仙人之名而來,有些被吸引著在莊裡定居下來,有些時不時在莊裡晃蕩著,想著能不能得到什麼仙人授法之類的仙緣。
因為山林中常年有雲霧環繞,進去的凡人常常走一天一夜,也會發現自己還在原處,所以無論是多麼狂傲的人,這般試了幾次後,隻能承認除了每五日上去給仙人送飯的莊裡青壯外,旁人隻能望山興歎,恨自己與仙路無緣,心中對成仙念頭更是火熱。
而不少大樓裡的名廚聽聞可以給仙人做飯,甚至不惜辛苦跋涉千裡而來,不管是為了搏名,還是為了博利,或者是為了博得那個虛無縹緲的仙緣,不少名廚在莊子裡彙集。
莊裡的不少人雖不願將給仙人做飯的任務托付給他們,但在德高望重的老人勸說之下,還是鬆了口,最終鬆口答應讓莊中人在旁邊看守著,最後在所有名廚做成的菜中挑揀出一道菜進奉給仙人。
送完菜的幾日後,當仙人親口說還要那道菜的說法傳遍了整個莊裡,甚至蔓延到了附近的城中時,本來被同行嘲笑著手藝的名廚終於揚眉吐氣,而與之相對的,便是先前不少笑過他的名廚們忍著吐血的心情心不甘情不願地向那被點中的名廚致歉還有賀喜。
在這消息傳開後,附近的酒樓中也紛紛看中了商機,傳出重金要宴請那位名廚,而這重金的價格,聽了都讓人忍不住瞠目結舌,以為那位名廚做的菜都是按著金子做的。
此事發生之後,莊子內原本呆著的那些名廚們越發不想離開,有人不甘那名廚竟能領先,想要為自家祖傳的菜掙回一口氣,也有人想要混得個與先前那名廚更大的名頭。
後來越來越多的酒樓在此地建起,越來越多的達官貴人喜歡來這處以能在什麼樓包下多少席位作為彰顯自己身份的一種,也有越來越多的百姓聚集過來。
本來一處普通的莊子,如今變成了連他們莊裡的人做夢都沒想過的無需農耕,也無需狩獵刀尖舔血,隻要租著鋪子就能安閒度日的日子。
後來,莊裡後來的人漸漸也分不清和莊子裡原來的人有什麼區彆了,隻有那些在深夜真真切切地看到了少年對著火光朝他們走來的人,才知道——他們是真真切切地看過仙人的麵容的。
之後的百十年裡,莊子裡的每家每戶縱使換了當家的,家裡虔誠供奉著的長生牌位也一直都沒有撤下。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小天使棄坑去死和小天使酒薈的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