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子啊,你不要那麼快消失了,你消失了我就沒有自動應答機了!”
楊哲在心中祈願。
隨即他思考。
難怪這些天,進行光幕設計與數據顯示、文字顯示之後,知力提升了兩點。
知識的實際運用可以提升感知!
“唔,那麼現在最快速的提升方法就是運用我掌握得最多的知識進行創造性運用。”
“寫論文吧!”
楊哲決定了,正好,他也是時候寫第三篇論文了。
12月的時候就要評選,論文發表有周期,要排隊,儘快寫出寄出為好。
……
周娘擦了一把汗,隻覺得一陣頭暈目眩。
“再忍忍,忍到休息的時候,就可以吃賣剩下的食物了。”
她咬著牙,繼續著炸薯條的工作。
為了掙錢,她這段時間選擇了把所有空餘時間都用於在外麵打工。
她要想找到一個合適的打工工作,特彆難。
她長得醜,連做家教都沒有任何人要。
找兼職也經常被拒絕。
這家漢堡店的工作,是她好不容易才求下來的。
這樣,到了她休息的時候,她就能吃那些放硬放冷的炸雞與漢堡坯了。
現在已經是中午1點,她還沒吃上午飯,不過,沒事的,她還能堅持……
……
這次,楊哲選擇的論文方向是《網絡小說i改編與娛樂性分析》。
這是他特意選擇的新方向,主要是擔心不夠新穎,無法讓知力提升。
論文寫作耗時5天,寫完寄出。
知力果然再次提升,達到了網絡控製所需的13點。
已經可以進行網絡連接測試了。
4月19日。
今天是周日,楊哲在校園裡找了處躺椅躺下來。
他怕再出什麼意外,引起室友的驚慌。
意識感知著網絡接口。
這次,他有了一種徹底控製的感覺,網絡接口內部原本就有一個流量控製的功能,隻是之前他感知過低,無法理解而已。
楊哲試著將開口拉到極小,並打開網絡開關。
隨即躺下,緊張地等待著信息衝擊。
過了一會兒,他又從躺椅上坐起來。
“這個信息量,我居然能承受?”
既然很安全那就沒必要提前躺好防眩暈了。
有可能是人在露天,空中的電磁波偏少,信息量不大的緣故吧。
一些信息如涓涓細流流入腦中。
無法理解,強行去解析,腦子就有點難受。
“我得把數據轉化為我自己能夠理解的媒體形式……就像是格式轉換?”
其實這段時間他也看了不少計算機相關書籍,知道媒體文件的具體組織模式,隻是,要靠自己的大腦去解析純數據,還是太難了。
“試試看目的逆推需求?”
楊哲把注意力凝聚在網絡接口上,思考“怎樣將網絡中的信息提煉並轉化”。
半小時後,字幕出現。
“方法有兩種。
其一,製造自動化裝置,令它負責處理。
其二,算力加載在路由器上,令其擁有自行轉化的能力。”
“自動化?”楊哲又看到了這個詞。
這個方向,會導致罐子破裂,他暫時不打算嘗試。
第二種方法就可以試試看了。
他把算力從數據庫中剝奪,空中的圓球就變為了閃耀的光球。
再把算力挪給網絡接口。
刹那間,網絡接口的半透明形態從內部綻放出絢麗的彩光,等待著響應。
楊哲指揮著它,讓網絡接口自動從數據庫中提取數據解碼的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