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不敗]任青!
任青離開黑木崖之時,曲洋隻是簡單的把任青帶下山,隨後便回黑木崖了。第一次可以送任青來黑木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那時時間很多。現在因為任青的事情,曲洋這個一向極為逍遙的日月神教長老必須去做很多事情,自然也是沒有辦法親自送任青回去了。
當然,任青對此並不在意,他雖然沒有武功,但是好歹身體年齡也不算小了,不過是回家而已,自己一個人又怎樣?
而且任青也算不上一個人,曲洋把早就一切都已經準備好了,任青在下黑木崖之後便有一輛馬車來載他,馬車上的東西很齊全,趕車的人也是一個老車夫。
馬車的速度不快,任青一開始擔心師傅,所以命令馬夫加緊趕路。
不過等任青離開黑木崖幾天後,他發現自己被曲洋給騙了。
雖然在古代生活了十幾年,但是任青因為生於現代,有些時候會忽略一些東西,比如說古代消息的傳遞時間。
任青中毒才幾天時間,即使曲洋在知道任青中毒後就迅速用飛鴿傳書給了師傅,也沒有可能在幾天後就受到師傅的回信。
不過雖然曲洋不可能收到回信,但是任青知道,曲洋應該已經把自己要回去的消息傳遞給了師傅。
任青即使是想中途返回估計也是不可能的了。
不過既然已經下山了,任青也沒有準備再回去,一則是,他確實很想念自己的老師,二則,他知道曲洋不會無緣無故騙自己下山,而且要求的時間很緊迫。曲洋應該是覺得自己在這黑木崖上有危險,所以才找借口讓自己離開的。
正是因為想到了這些,所以任青在心裡並沒有對曲洋欺瞞自己產生怨念。曲洋對自己還算好,一直以來都沒有對自己不利,有些時候還會維護自己。
任青從來到黑木崖用了不少時間,現今他趕回家也要花去不少時間的。
不過因為已經想到了曲洋的欺瞞,所以速度有些下降,並不如剛開始那樣著急了。他的身體可承受不了,比較古代的交通工具並不舒適,不管是騎馬還是坐車都已經成了一種體力活,任青的身體才剛痊愈,並不適合著急趕路。
正因如此,所以過了好些天,任青才快到目的地。
……………………………………分界線……………………………………
恒山如行,岱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臥,惟有南嶽獨如飛。――魏源《衡嶽吟》
在江湖上提起南嶽,很多人都會想到衡山派,因為這南嶽衡山上的衡山派在江湖上素有薄民。
五嶽劍派同氣連技,在江湖上威名遠播,可以稱得上是江湖上最一流的門派了。雖然相比於野心勃勃的嵩山派,日益式微的華山派,衡山派算是一個讓人不太注意的門派了。不過衡山派的實力並不差,也不缺高手。因為掌門莫大並不稱職,所以不算弱的衡山派總是給人一種一盤散沙的感覺。
不過即使如此,衡山派也是江湖上的大派。
任青現在就正在衡山的小道上行走著。衡山的風景很美,處處是茂林修竹,終年翠綠;奇花異草,四時飄香,自然景色十分秀麗,要不然也不會有“南嶽獨秀”的美稱了。
比之黑木崖,衡山可是不遜半籌,甚至在有些地方還可以說勝過黑木崖。
不過因為任青已經在這衡山上待了很多年,早已習慣這裡的一草一木,所以到黑木崖才會對那裡不同於此處的景色稱讚有加、喜愛非常。
衡山派以衡山為名,坐落在這衡山之上的時間已經超過百年了,正因為如此,這裡的建築也帶著古樸的韻味。
衡山派大都以樂器為武器,門下弟子大都是一些博學雅士,這建築也是雅致悠遠,雖然比不上黑木崖的大氣逼人,但是衡山派有其自己獨有的韻味。
自任青穿越之後,他便已經在這衡山派上待了不少年頭了。
不錯,他那位和曲洋是至交好友的老師便是劉正風。
劉正風自撿到任青,便把他視如親子,當時他還沒有兒子,撿到任青之後一度想把任青收為養子,不過他最終還是作罷。不過雖然如此,劉正風待任青依然是很好的,在發現任青有很好的琴藝天賦之後,更是對任青細心教導。穿越之後,任青琴藝的成長便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的教導。
對與任青而言,自己這位師傅待自己至真至誠,在他心裡已經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在這個世家上,任青並沒有親人,雖然他覺得他不需要。當時感受到劉正風的關心,他心底下依然是非常感動。
衡山的小道,任青走過很多遍,雖然山路並不好,但是他的步伐依然很穩健。
衡山算不上高山大川,即使是主峰祝融高度也隻有1290,更何況衡山派並沒有建在衡山之巔,僅僅隻是在山腰上,所以任青隻花了一兩個時辰便已經可以看到衡山派的大門了。
看見大門,任青便覺得十分的親切,臉上不知不覺掛上了一絲的微笑。
衡山派算是大派,門口還站了兩個派中的弟子。任青還未走到門前,那兩個弟子便認出了任青。
任青在衡山派的身份有些特殊,因為他雖然是劉正風的徒弟,而且是非常重要的關門弟子,但是卻並不學習衡山派的武功,隻單單學習劉正風的音樂。不管門派之中如何多的人喜好音樂,這衡山派依然是一個武林門派,派中不會武功的人甚少。任青身為教中第二號人物劉正風的弟子不會一點武功的事情很讓人吃驚,不過幸而這裡是衡山派,不是嵩山那樣競爭激烈以武為尊的地方,任青雖然不會武功,但是衡山派之中依然有很多弟子會叫他一聲師弟、師叔之類的。
所以門口站崗的兩位弟子,一見到任青,便開口問好“任師叔好。”
任青笑著對兩人點點頭,然後問到“師傅在嗎?”
守門的一名灰衫弟子回答道“劉師祖最近並未出遠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