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牆巡邏鬆懈,又有鞭炮聲掩飾,北戎趁著除夕夜偷襲,果然一舉得逞。
這個消息無異於平地響起一道驚雷,女眷嚇得麵無人色,就連皇後也變了臉,匆匆離開了。看到皇後離席,剩下的女眷更是大嘩,方才還談笑宴宴的大殿中隻剩一片恐慌,所有人都在找熟識的人打探消息,更甚至已經有夫人想要立刻出宮。
蔣明薇也慌了,她其實早就知道綏和五年會生戰事,或者說,從綏和五年之後,接下來許久鄴朝都戰亂連連,朝不保夕。可是前世她在另一個陣營,並沒有怎麼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如今親身經曆大戰降臨,蔣明薇才覺得慌了。
她甚至頭一次質疑起自己這輩子的選擇,她逃離北戎回到鄴朝,真的是對的嗎?
慌亂中,蔣明薇看到慕明棠快步朝外走去。蔣明薇忽的福至心靈,叫住慕明棠“慕明棠,你要去哪兒?”
危機關頭,蔣明薇沒有再喊“二嫂”,而是直接喊了慕明棠的名字。
慕明棠當然是想去外麵找謝玄辰,這種時候,唯有在謝玄辰身邊才是安全的。沒想到蔣明薇突然喊了一嗓子,兩邊的人被嚇了一跳,也紛紛朝慕明棠看來。
慕明棠一下子成了注目焦點,她隻能停下來,挑眉道“我去外麵尋找王爺而已。晉王妃以為我要做什麼?”
蔣明薇欲言又止,因為知道前世鄴朝慘敗,以致於被迫遷都。蔣明薇先入為主,自然以為慕明棠想要偷偷跑路了。
但是這一切現在尚未發生,北戎隻是侵犯邊境,距離東京還有很遠,中間攔著好幾道軍事防線。如今眾人雖然震驚,但是沒有人會覺得鄴朝即將麵臨亡國之禍。
蔣明薇明明知道發展卻不能說,此刻她動了動嘴唇,最後隻能掩飾道“我並不是誤會嫂嫂。隻是看嫂嫂往外走,擔心嫂嫂亂走遇到了意外,所以才提醒一二罷了。”
提醒?慕明棠可不覺得。蔣明薇剛才看她的表情,一副已經篤定她會臨陣脫逃、恨不得堵住她的神情。
慕明棠覺得蔣明薇的表現很奇怪,甚至不止如此,之前許多次,蔣明薇都做過一些乍一看匪夷所思的事情,比如去年上元節避火,比如議和。
或者再早一些,蔣明薇忽然跑回來擾亂及笄禮,改變主意要嫁給謝玄濟,就有些說不通了。
是不是,蔣明薇知道些什麼呢?
慕明棠看了蔣明薇幾眼,將她的異樣暫時壓下。現在不是追究蔣明薇的時候,即將到來的戰爭才是最重要的。
慕明棠繼續往前走,此刻殿中所有人都注視著慕明棠的動作。慕明棠置之不理,她走到門口時,忽然見台階下走來一個熟悉的人影。
“王爺!”慕明棠忍不住喊出聲,她再也顧不得其他,提起裙子朝台階下跑去。謝玄辰聽到熟悉的聲音,也快步朝她走來。
慕明棠拖著長長的大袖衫,衣擺在台階上拖出一條豔麗的痕跡。慕明棠飛撲到謝玄辰身邊,謝玄辰伸手,牢牢接住了她“我來了。”
那麼多紛紛擾擾,直到此刻見到謝玄辰,慕明棠才覺得一顆心落到了實處。謝玄辰毫不避諱眾多目光,當著眾人的麵抱住慕明棠,低聲道“沒事,我在。”
慕明棠撲到謝玄辰懷裡,眼睛都不受控一酸。她被熟悉的氣息環繞著,心中瞬間平定,這時候才想起來她在宮裡,後麵是舉行朝賀的福慶宮,眾多宗婦女眷全在後麵看著。
慕明棠臉紅,連忙從謝玄辰懷裡出來,趕緊站好。謝玄辰手裡落了空,眼神微變“你躲什麼?”
慕明棠尷尬“還有人看著呢。”
“管他們做什麼?”謝玄辰依然上前拉起慕明棠的手,另一隻手卻極自然極周到地護住慕明棠的後腰,“朝賀慶不成了,我送你回府。”
“那你呢?”
“我一會再回來,總要想把你安置妥當了我才放心。”
不知不覺福慶宮門口已經圍滿了人,蔣明薇和許多女眷眼睜睜看著慕明棠撲向謝玄辰,謝玄辰隔著台階接住她,看都不向彆人看一眼,就護著慕明棠離開。看他們離去的方向,應當是要出宮了。
宮中生亂,唯有謝玄辰第一時間來接自己的妻子,並且親自護送妻子回家。
有謝玄辰在,一路無人敢攔,順順暢暢坐上了馬車。因為擔心慕明棠害怕,謝玄辰棄馬上車,專程陪她。
慕明棠果真覺得安心很多,都有心思關心北戎的事“邊關失利嚴重嗎?”
“遂城失守,不過北方是軍防要地,遂城以南還有中山、河間、太原三道防線,隻要這三道防線在,京城無憂。隻不過,接下來好一段時間不安生是真的。”
不至於威脅京城,慕明棠多少鬆了口氣。看蔣明薇剛剛的表情,她還以為東京也馬上就要失守了呢。
慕明棠問“北戎出了多少兵力?”
“兵力暫且不知。”謝玄辰忽然想到什麼,露出一種意味深長的笑,“不過倒知道領兵之人。說起來,是個熟人。”
慕明棠驚訝,靈光一閃猜到了“耶律焱?”
“沒錯。”謝玄辰淡淡點頭,唇邊的笑似嘲非嘲,“上元節刺探消息是他,議和是他,偷襲邊關也是他。鄴戎和約,本來就是一場笑話。”
慕明棠也無奈地歎了口氣。不久之前,鄴朝官員還信誓旦旦說“我們有和約”,殊不知在北戎人眼裡,這個協議從一開始就是一張廢紙。
虧皇帝和宋宰相還一力議和,還差點為了“和平”同意歲幣。現在被人打臉,不知他們會不會後悔。
皇帝有沒有後悔慕明棠不知道,但是皇帝丟了好大的麵子,卻是顯而易見的。
皇帝在全國百姓和臣子麵前丟臉,大為惱怒,難得下定決心和北戎一戰。皇帝如此防備謝玄辰,自然不可能讓謝玄辰接觸兵權,而是派了自己的心腹童紹,率領京城戍衛軍十萬兵力,北上支援太原。
北戎兵分兩路,西路由八皇子耶律焱率領,偷襲遂城,然後取道太行山直逼太原。東路由蕭太後幼子,也就是北戎皇帝同胞弟弟耶律機領兵,從河間、中山發兵,攻打東邊。
幽雲十六州被割讓後,中原失去屏障,東京隻能靠太原、中山、河間三座重鎮拱衛。這三座城池事關京城安危,曆來都十分受重視,兵力和將領都身經百戰,並不是花拳繡腿。其中太原被圍攻的壓力最大,朝廷派了好幾支隊伍支援,其中增援太原的兵力最為雄厚,足有十萬。
耶律焱帶來的兵馬才不過六萬,守城本來就比攻城容易,援軍還帶來了充足的糧草和軍備,所有人都對這場保衛戰充滿了信心。
誰也沒想到,童紹是文人出身,貪生怕死,看到城外北戎人的兵馬後竟然嚇得兩股戰戰。武官比文官低一等,所有武將都要聽童紹調遣,結果最高指揮童紹不但不組織防禦,反而開戰前夕帶著兵率先逃跑。太原城內軍心大亂,耶律焱趁虛而入,輕而易舉地攻破好幾道防線。
主帥跑了,太原城中隻剩下不到三千人,而城外卻有六萬北戎大軍。太原守城將士拚死抵抗,硬是抗住了耶律焱猛烈的攻城勢頭,拖住了北戎南下的腳步。
太原久攻不下,沒想到這隻是個障眼法,趁著朝廷所有視線都被吸引到太原,耶律機率領東路軍繞過中山、河間防線,轉而攻打真定。真定失守後,沿路城池的長官都是文人,沒人敢與之一戰,耶律機長驅直入,竟然直接走到黃河邊界,直逼東京城下。
消息傳到京城,舉國皆驚。如今是冬天,黃河的水早已結冰,聽說耶律機已經派人去河中心試探冰層厚度,不日,就要渡河了。
一旦跨過黃河,距離東京不足十裡,京城圍城之困,近在眼前。
朝廷一下子炸了鍋,京城才剛剛調了十萬戍軍去支援太原,剩下兵力不過十萬。而東京僅靠天險,並非易守難攻之地,一旦京城失守,皇帝、宰輔、眾多皇子公主一齊淪陷,鄴朝,就亡國了。
皇帝連夜召集宰執進宮,眾臣吵吵嚷嚷,一刻不得消停。他們都是文人出身,此刻都慌得六神無主。其中一個老臣奏道“陛下,為今之計,隻能趁耶律機尚未渡河,立刻遷都。東京城毀了還可以重建,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隻要陛下在,不愁沒有重建東京之日。隻要撐過這段時間,接下來各地派兵勤王,陛下就安全了。”
老臣的話音落後,所有人都陷入沉默。皇帝聽到心裡一沉,竟然已經到了遷都的地步了嗎?一旦倉皇遷都,幾個中原朝廷數十年的積累,東京繁華的基業,就全毀了。
皇帝實在於心不忍,沉聲問“東京百姓安居樂業,人口百萬,棄百姓於不顧,朕實在不忍心。除了遷都,就沒有其他辦法了嗎?”
皇帝說完後良久沉默,過了好一會,剛才那個老臣深深拱手道“除了遷都,還有一計。”
“起複安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