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那兩人,其中一個是柴樂康,還不到十九,還年輕的很。
最後剩下劉慶一人。
劉慶本來已經躺平了。
原本以為憑他的資質,這輩子也就這樣了。哪曾想,看到了武者的曙光。
不過,他的心態很好。
頗有種隻要我努力了,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通透感。
柳如伊對劉慶的心態很欣賞,特意給這位穀雨武館的大總管提升了不少待遇。
如果換做之前,劉慶還得惶恐一下。
畢竟武館可是有館主的。
類比一下,就是皇帝在位的時候,太子就出來給大臣提升待遇。
這個時候,大臣就該害怕了。
但,此時劉慶下定決心,即使以後館主回來,對大師兄不滿,大師兄離開武館自立門戶,他也要緊緊跟著大師兄的步伐。
文考結束兩個星期後,武考開始。
這次武考分為初考和複考。
初考的考場就安排在各個城市。
考試的方法很簡單,分彆測試考生的力量,速度,反應力。隻要有一個方麵合格,就進入複試。
這次考試,柳如伊去看了。
站了一會兒就離開了。
在她看來,這個測試太簡單了。如果連這都沒有通過,那就太說不過去了。
全市621個武考生,有332個考生進入複試。
其中訓練營的就進了209個。
在文考之後,訓練營又進行了一次精簡。有覺得自己文科成績太差,已經失去信心的。有一直都是混子,被訓練營退營的,隻剩下213個。
可以說,訓練營隻要認真的訓練,幾乎都達標了。
除了某些比較倒黴的。
但,這隻是開始。
初試結束後,還要進行複試。
而複試的地點,可不是戶籍所在地,而是去長瑜行省的省城鸞市。
這次需要考生自己去。
不是六岩市不想承擔路費,而是武考委員會這麼要求的。
不僅報銷路費,每個參加的考生,都會得到一筆食宿費。
當然,如果有家長一起去,那家長的費用就得自己掏。
到了考試前兩天,楊牧會帶著振武局的人到場。
楊牧還邀請過柳如伊,被柳如伊婉拒了。
不僅婉拒了一同去鸞市,同時把身上那個武道訓練營總教官的職位也給卸任了。
楊牧很是不舍,連連挽留。
直到他發現柳如伊去意已決,這才遺憾放棄。
柳如伊當初接任這個總教官,有王鈴鈴柴樂康的原因;振武局熱情邀請給主管單位麵子的原因;也有錢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