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知色而慕少艾呢,弘曆似笑非笑地挑了下眉,“你和哲妃隻打算挑格格不指側福晉,不也打著不讓側福晉先進門與永璜培養感情,怕永璜將來後宅不穩嗎?崔氏性情沉穩寬和,顏色又不出挑,正好。”
格格就不怕了,身份地位完全不能跟嫡側福晉比。
“皇上的主意自是比我和哲妃的好。”雲珠大大方方地,本來就是打著這樣的主意,沒必要掩飾。
伊拉裡氏也是滿洲老牌貴族,有著世襲的輕車都尉爵位,在朝中也有著一定的勢力,但比起瓜爾佳、鈕祜祿、伊爾根覺羅……西林覺羅等著姓大族還是差了些,這次的秀女比伊拉裡氏好的也有,可哲妃挑了伊拉裡氏,是再一次向自己表明永璜沒有爭儲之心,她雖不以為然卻也承她這個情,在其他方麵便也多為永璜打算。
隻是弘曆要將崔氏指給永璜做側福晉,她就要多做一些準備了。人心難測,誰能保證有了兵權在手後一向表現得恭敬有禮的永璜不會生出爭儲之心?!畢竟都是皇子,出生時日不吉利算得了什麼,同一個時辰出生又青史留名的人可不少呢!
弘曆笑著搖了搖頭,心中暗忖,永璜讀書平平,騎射不錯,在宗室子弟裡卻算不上出類拔萃,好在性格沉穩,行事不躁,將崔氏指給他,也算是為他安排出路,將來大清的發展在海上,水師要牢牢掌控在手裡。永璜與永璉感情不錯,可培養為永璉臂助……隻是還要多看看,機會是給了,把不把握得住還得看個人。
再者,朝中禦史彈劾福州將軍隆升受賄插手海關事宜,核查屬實,牽連頗大。原本隻是有意肅整朝中官員過於鬆泛的心態,清明吏治,不想處理的幾個官員一帶三地發現了其他問題,這才決意疏理自登基以來過於寬鬆的政治環境所帶來的各種問題,尤其是擴張過於迅速,發展勢頭太過迅猛的水師及海關。隻是肅理要進行,卻也得防著動蕩太大,人心不穩,選擇阿爾賽,他也是斟酌了一番的。
“副都統、禦史布備慎之女赫舍裡氏性情端方,就指給弘晍(允禔第十三子)為嫡福晉;員外郎色明之女鄂佳氏出身低了些,表現卻不錯,正好弘暎ㄔ實i第十一子)的嫡福晉趙佳氏去年四月份難產生了個小阿哥,拖到今年五月去了,便指給他做繼福晉,等明年再完婚。”
趙佳氏是雍正十四年的秀女,當年雲珠在怡親王府舉辦的“拒霜會”上見過,精神氣度不錯,不想才過四年人便沒了,可見生育真是女人生死的一道門坎,過了,從此子嗣綿延,晚年有靠,跨不去,便是一條性命。
“一等男侯文玉之女侯佳氏容貌氣度不俗,便指給鎮國將軍弘皖(允礽第十二子)為嫡福晉,三等護衛厄爾達色之女王氏同指給弘皖做格格。”
侯文玉是雍正朝時崛起的漢軍旗軍中代表人物,特彆是在大清與沙俄作戰時立了不少軍功,被擢拔受封為一等男,他的女兒自然也水漲船高有了嫁入宗室的資格。
其實無論八旗勳貴承不承認,漢人無論是在文武哪方麵都已占據了大清官場絕大部份,漸漸掌握了權利中樞,而當年入關時精兵強將如雲的滿蒙巴圖魯們已漸漸退居曆史,八旗子弟漸漸失去了祖先的精銳之氣,成了安享榮華的紈絝子弟,若非太上皇和當今力主改革,讓困居京城靠著祖蔭過日子的八旗子弟,服兵役,屯田,進衙門實習,準予出海貿易……以後成什麼樣還真是難說。
曆史上,乾隆朝還有富察一族,還有烏雅兆惠、章佳阿桂、海蘭察,可之後的嘉慶、道光……又有誰呢,作起戰來十有七八全靠綠營漢兵支持了。
雲珠浮想著這些年被指入宗室的漢軍旗女子增多表象下朝中滿漢勢力的一起一落,覺得不管如何變化,最重要的始終是這江山社稷,怎麼對國家有利對百姓有益就怎麼做,勢力更迭這種事自古皆然,哪個能千年不倒?!
斂住思緒,她慢慢地說著“都統佟長盛之女出身高貴,便指給弘曉做繼福晉,正好壓得住一同指給弘曉做側福晉的領侍衛內大臣常明之女金氏。”
這個金氏與宮裡的金氏不同,一個是從元朝便存在的與完顏氏同樣有著悠久曆史的老牌滿姓,一個卻是大清開國時朝鮮來投的包衣滿姓,並非同宗。
“至於綬恩的嫡福晉,皇上看一等侯董鄂圖杷的嫡孫女董鄂氏如何?”這個董鄂氏出身夠高,卻也尷尬,她的姑姑祿嬪與太後的恩怨彆人不清楚,弘曆是知道的。
“董鄂氏?這次大挑,正白旗的秀女不多啊。”
“正白旗這次上報的秀女本來就不多,能走到最後的更少了。”
弘曆手指在幾上輕扣,腦子在太後和八弟弘哲之間轉了轉,“就這麼辦吧,有怡親王一脈護著,皇阿瑪應該會更放心。”
隻盼八弟以後不要教他失望才好。
雲珠拿筆記下。“侍郎永綬之女納喇氏指給貝勒弘暒(允禑第三子)為嫡福晉,驍騎校鈕良之女鈕佳氏指給奉國將軍弘富(允禑第四子)為嫡福晉;戶部侍郎喀爾吉善的嫡女伊爾根覺羅氏指給慎郡王允禧為側福晉……”
除去幾位年齡剛及豆蔻年華的秀女留牌等著下屆再行大挑,剩下的一些門第不高的秀女或指給宗室為格格,或指給勳貴子弟為妻,或撂牌自行婚配,不一而足。
注曆史上胤祥第八子綬恩,雍正三年乙巳九月初七日醜時生,母嫡福晉兆佳氏;雍正五年丁未七月十一月寅時卒,年三歲。
在此文中,他的命運被雲珠改變,所指嫡福晉一等候董鄂圖杷的嫡孫女也為杜撰。
(請看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