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前,天華千年的傳統古節“望月節”,也因為那顆“隕石”的撞擊而徹底消失。
那時,月球背麵遭到嚴重撞擊,強烈的衝擊力讓它曾經一度發生偏移,影響了地月距離,讓月球靠近地球軌道,恐怖的地月效應在沿海地區引發了嚴重的海嘯,造成的死傷和損傷是難以計算的,各國甚至要緊急派遣航母才能確保人民的生命安全。那時,無數隕石碎片形成的流星進入地表,各國損失慘重。
加上密西西比聯盟的前身密西西比合眾國又心懷鬼胎,意圖稱霸世界,獨霸全新能源,最終導致了天譴戰爭的爆發——所謂天譴,不僅是因為這是非正義戰爭,同樣也是因為一件事——
一塊直徑超過20米的月球碎片墜入大氣層,不偏不倚墜到了亞美利加大陸,全殲了整個合眾國基地——
包括他們的領導者。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天譴”事件,但隻有參加過那場戰爭的老兵清楚。也正是那塊月岩,終結了密西西比合眾國大肆入侵世界各國的計劃。
菱溪夕覺醒的極限基因是魔眼,擁有這種能力,意味著她身體裡大部分極限基因都集中在眼球附近。
這讓她擁有了一雙妖冶無比的金藍雙色瞳孔。
同時,出生在小村莊裡,本來相貌平庸的她也因為極限基因的覺醒而開始蛻變,因為風吹日曬而黝黑的皮膚化為粉嫩而柔韌的新皮,因為跟隨父母在田間勞作而長滿了繭子的雙手也第一次有了細長的指甲、粉紅色的指窩。
這是令人歡欣鼓舞的轉變。
而魔眼的覺醒,造成的破壞則是毀滅了附近一整座大山。
在新聞播報上,說是山體滑坡,導致一座山幾乎消失。
可真實情況,誰知道呢?
……
地月係軌道。
背麵形成巨大缺口,導致軌道受到嚴重影響的月球,圍繞著有些怪異的弧線環繞地球旋轉。
最遠點離地球40萬公裡。
最近點僅有23萬公裡。
因為引力影響,地球大洋上也經常出現海嘯。
不過還好,沿海近海防禦體係還是非常給力的。
其實,這顆“隕石”擊中月球,還算是幸運的。
畢竟,一百二十米的龐然大物進入地球的話,哪怕本體沒有被摧毀,攜帶的動能也足以毀天滅地。
不過,人類是幸運的。
月球作為地球天然的衛士,強行擋下了長度超過一百二十米的大家夥,在月海上形成了劇烈的火山活動,撞出了極端龐大的隕石坑。
雖然形成令人類損失慘重的流星,但至少人類沒有一座大城市遭到致命性破壞,讓曆史得以保留。
所以,人類無疑是上天的寵兒。
因為地球和月球引力的雙重影響,地球和月球軌道上其實都形成了小行星帶,但因為距離的原因,也隻有月球上的小行星帶可以清晰可見。
一架外殼全是柔軟氣囊的怪異飛船,穿梭在這層小行星帶間,收集當年在月球展開過激烈戰鬥的戰艦殘骸和月球岩石,這樣的飛船有一千五百多艘,要花兩百年才能將這些廢物給清理乾淨。
如果不清理乾淨的話,防禦措施薄弱的民用飛船是無法在這片災區穿行的,這也是過去留給現在的遺產,代價和後果都要他們來承擔。
“那是‘自由代價’號太空戰艦的後半段殘骸,前後共八對太陽能電池板,裝載了電磁軌道炮和高能激光係統,是人類第一艘擁有實戰意義的太空戰艦。”有人一邊操控著抓取觸手,一邊懶洋洋道,“但可惜當時科學家忽略了中軸的穩定,把太空戰艦的中軸造得和國際空間站差不多,所以一發撞擊器就讓它分為兩截,前半段在大氣層裡燒掉了,後半段就在這裡,死法和當年的‘鐵達尼’號一樣。”
沒錯,斷成兩截,剩下一截在太空中孤零零地漂行著,就像一座墓碑,永遠沒有生命的氣息。
視線再次轉向另一邊。
那裡,有一個直徑十米有餘,高度超過七十米的圓柱體殘骸。
殘骸上還可以依稀看見太陽能電池板的痕跡。
以及伏爾加聯盟的三色旗標誌,代表著它的身份。
因為長時間暴露在空間輻射下,它的表麵已經變得殘破不堪。
“那是伏爾加聯盟的攻擊衛星,這種衛星源於‘禮炮七號’,在圓柱形的衛星下安裝了實彈發射係統。
“當初的禮炮七號有幾個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
“發射一發彈藥都會導致質量改變,因為動能反作用力,導致衛星失控。新一代攻擊衛星安裝了六十四個微軌道助推器和姿態調整器,下方的實彈係統,也變成了一尊大功率激光發射器,足以擊穿幾米厚的高級合金裝甲。”
“老師知道得真多。”
“那沒辦法啊。”老師笑了笑,“當年的戰爭就是如此殘酷,但那個時代,也是英雄頻出、科技爆發的時代,雖然之後盛極而衰,但他也算是一段輝煌的曆史。”說到這裡,他不禁有些懷念過去的時光,在戰爭還沒有爆發之前的輝煌歲月裡,人類達到了科技上的巔峰。
大規模進入太空,並主導開發金星,水星,火星三星生存殖民係統,讓人類的世界擴展到更深邃的太空中,讓太陽係成為生命的樂園。
小小的飛船在太空中航行著,這裡寂靜無聲,可背景上卻有萬千繁星閃爍,如無數生命在低語。
這裡浩渺無垠,黑暗卻是永恒主題,如同永夜。
這片群星璀璨的茫茫宇宙之中,有那麼一個晶瑩的球體。
上麵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那便是人類的母親,地球。
在地球周圍,可以看見多個國際空間站的蹤影。
這些圓環狀太空站以無數太陽能電池板作為電能供應,內部卻以燃料電池以及核聚變反應堆作為推進動力。它們基本上都處於高緯度地區,所以位於中低緯度的城市是看不見它們的。
偶爾有推進飛船運送補給物資,才能借助天文望遠鏡看見它們從漫天星辰中展露的一角。
而在距離地球足有5600光年外的三葉星雲,三顆燃燒的恒星組成了獨特的三合星係統。
其間孕育著一個行星係,著永遠不落的三麵太陽。
一個種族就從那裡發源,逐步壯大,孕育出繁榮的文明。
但是,文明崛起,卻意味著恒星即將步入老年。
它很快就會膨脹成超巨星,進而吞沒整個星係,如果不走出去,任何文明都會不複存在。
他們為了自救,采用高能電磁波記錄頻譜,在整個銀河係的範圍內搜索譜段合適的星球。
最後,將目光投向遙遠的外太空,銀河係獵戶座旋臂。
一支浩浩蕩蕩的艦隊已經於5599年前出發,那個時候,他們已經探測到了一顆瑰麗的星球,上麵有水和生命的痕跡,環境和他們的星球很像。
作為新的殖民地,實在適合不過。他們剛剛發明出了光速引擎後,就火急火燎的朝那邊趕去了。
經過5000多年的航行,光年之遙,也該跨越了。
遙遠的星辰之外,敵人或者朋友,即將降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