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剛也打算借這次反掃蕩的勝利,將全營的政治工作和群眾工作進一步開展起來,打了大勝仗就是最好的契機。
一營打掃完戰場後,連夜趕回了磨盤山鎮,老鄉們早就得到了消息,在一連的組織下返回了鎮上;
所以當天亮後,主力大隊人馬浩浩蕩蕩返回鎮上的時候,全鎮的百姓自發地出來迎接,敲鑼打鼓的好不熱鬨。
“熊營長,看看咱們的老鄉多熱情,這是因為我們趕跑了萬惡的鬼子;
現在老百姓最大的期盼就是不要受到鬼子的禍害,想想李家,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鬼子是不會因為我們不反抗就會放過我們的。
隻要我們真心打鬼子,鄉親們就會擁護我們,軍民一心,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強敵。”
熊程雲也非常享受這個過程,這讓他覺得自己跟兄弟們的血沒有白流,打鬼子就是為了保家衛國,父老鄉親們的認同讓一營的官兵熱血沸騰,一個個扛著鋼槍雄赳赳氣昂昂地回到了鎮子裡;
老鄉們早就準備好了熱呼呼的吃食,有白麵饅頭、香噴噴的煎餅,甚至還有熱呼呼的雞蛋;
他們見到一營的官兵後,就一窩蜂地湧了上來,將各種熱騰騰的吃食往戰士們的懷裡塞。
72軍是有嚴格的軍紀的,沒有長官的命令沒人敢接,隻是挽拒,越是拒絕老鄉們塞的越多;
熊雲程隻能用眼神望向趙剛,他是全團的生活管家,這樣頭疼的事他自然會推給趙剛。
趙剛知道如果再拒絕下去,反而會疏遠了軍民之間的關係,群眾工作既要講原則,也要講靈活,想到這裡他從老鄉的手中接過一個熱騰騰的饅頭,大聲地說道
“弟兄們,這是鄉親們對我們的認同,大家也辛苦了一晚上,都餓了,每人吃上一點,以後多打鬼子回報!”
戰士們還是不敢接,熊雲程隻好扯著嗓門下令道:
“聽副團長的,夠吃飽就行,老鄉們也不富裕。”
他說完後還帶頭接過了一塊煎餅,其他人才紛紛效仿,每個人也隻是收了一點點,看的趙剛連連點頭,72軍的軍紀遠比他想象的好。
老百姓可不管他們多,經過了這次反掃蕩,他們在心裡已經完全接受了72軍,將他們當成了自己的親人;
齊魯人本來就好客,戰士們打鬼子辛苦了一天一夜,他們恨不得將手中所有的吃食都塞給戰士們,根本推不開,為了不讓寶貴的糧食掉在地上,他們也隻能接著……
熊雲程的眼睛濕潤了,這樣的場景隻有在北伐時期見過,當時作為學員從江城分校參加北伐的時候,江城百姓也是這樣送他們上戰場的;
後來他們就再也沒有享受過這樣的待遇,老百姓看到他們這身軍裝就躲的遠遠的。
黃埔前六期哪一個不是抱著打倒軍閥,將革命進行到底的初衷入的伍?
就在整個鎮子都沉浸在歡樂的海洋中時,李家卻傳來了陣陣的哭泣聲,昔日富麗堂皇的李家已經被燒成了一片殘垣斷壁,放眼望去滿目瘡痍。
李家三小姐李香月到現在還沒有接受這殘酷的現實,昔日人聲鼎沸的李家沒了!
他的父母兄妹還有仆人丫鬟,加起來幾十口全部被鬼子屠殺,然後一把火燒掉,隻剩下她一個人,這還是拜她的二哥將她藏在了密道內才躲過了一劫;
麵對如此的浩劫,她寧願隨家人一起死去,也不願獨自一人承受,小鎮的歡聲笑語對她來說就是莫大的恥笑……
“爹,娘,你們等等我!”
喊完後就準備一頭撞死在斷牆上,家裡燒的連上吊都沒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