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袤的黑暗中!
約瑟夫發現自己跑不掉!
在觸摸到艾比前的那一瞬,地上那猶如囊腫般的風沙便會宛如預言樣集聚在地下。
等到騎士觸摸到公主的一瞬,等到約瑟夫的視線中全是艾比眼鏡反光的一瞬,地上就會出現風沙的噴泉。讓騎士回到了搶下邀請函的那一刻。
約瑟夫張大了嘴,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快。
有辦法更快一點!
比如直接用交換把艾比交換到自己麵前!
但……用什麼交換呢?
自己手上的邀請函?
不,不行!邀請函意味著重來一次的機會,如果,自己在邀請函脫手後失誤了,沒救下艾比,怎麼辦?
對……對!不能用邀請函交換!
眼珠轉動,去尋找可以用於交換的東西。
一粒沙?一顆鑽石?一張紙?
又或是……一個夥伴?
約瑟夫驚覺,自己慢了!
慌張的進行交換,但風沙早已將自己和艾比吞沒。
……
約瑟夫回到了揮動手臂的那一刻,就直接轉動眼球,去看選定好的交換目標。
又慢了!
……
騎士想要將艾比交換到麵前,就必須保證用於交換的東西和艾比一起進入視線。
這讓約瑟夫目標的選擇變得有些尷尬。可以用於交換的東西都必須稍稍移動眼球才能使用,這就導致自己一定會慢一瞬間!
就零點一毫秒都不到的一瞬間!
第二十七次,約瑟夫發覺這不是辦法。
這也是第一次,騎士看著艾比在自己眼前被吞沒。
約瑟夫的眼睛裡出現了和維塔相似的血絲,他腳下有暗暗出現了鼓起,騎士顫聲向維塔問道“我該怎麼做?!”
維塔睜開眼睛“或許你可以試試不同的順序。”
“什麼意……”
他和維塔都被吞沒了。
……
醒過來的一瞬間,約瑟夫就在思考試試不同的順序是什麼意思。
然後,約瑟夫忽然意識到,其實風沙的速度與它襲擊的人數呈現反比。襲擊的人越多,爆發的就越慢。
證據是風沙襲擊的順序其實是有先後的!
拿著邀請函的人是第一擊殺對象。容易殺死的奧羅拉和艾比是第二順位。有手段逃跑,且未持有邀請函的自己和維塔,以及生命力頑強的沃芙是第三順位。
而瑪麗蓮這個幾乎殺不死的就很少被襲擊。自己的這幾次回溯中,她都沒有被徹底吞噬。
也許,這瞬間揚起的風沙,就是為了掩飾這點的障眼法?
仍閉著眼睛,抱手仿佛在休憩的維塔是看透這點了,才建議自己不要去追求完美的?
有眉目了!
約瑟夫快速向著艾比扔出了一把飛刀。
飛刀在騎士和他的公主之間旋轉,意味著約瑟夫有了三種選擇。自己與飛刀交換,讓飛刀和艾比交換,或是完全不理飛刀。
而風沙要麼因為需要同時瞄準每種可能性所對應的三個目標,從而拖慢自己的速度。要麼就是在三種可能性中賭一賭,以最快的速度去僅僅襲擊一個目標。
都十分的對自己有利!
這次,約瑟夫選擇自己和飛刀交換,開拉近他和他的公主的距離。而地麵上砂與碎石的囊腫隻出新了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