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宋很缺錢,李綱真的剛!_回到北宋當明君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回到北宋當明君 > 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宋很缺錢,李綱真的剛!

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宋很缺錢,李綱真的剛!(1 / 2)

回到北宋當明君!

“倭國缺什麼?”

趙桓敏銳的感覺到了機會,白銀!

大宋很有錢,但是也很缺錢,坊間缺錢回易流轉。

大宋嚴禁私鑄錢幣,一經發現就是滅人滿門,但是依然擋不住私鑄成風。

自從宣和三年,趙佶在江南玩了一把焦土戰略之後,江南私鑄已經蔚然成風,但是依舊缺錢。

十分的缺錢。

不管是官府還是民間,都在瘋狂造錢,銅錢,銅鐵錢,甚至鐵錢大肆橫行於市集。

哪怕是這樣,私鑄成風的時代,大宋依然缺錢,所以才有了交子這種不符合時代的紙幣。

這一切的根源就是大宋的商貿極為發達。

承平百年,武備不振是壞的結果,那麼商貿極為繁榮昌盛,就是有利的一麵,大宋缺錢太厲害了。

這也是趙佶當初推動各路用錢引時候,為何民間會配合。

他們希望通過依靠國家信用來推動紙幣的發展,繼而解決缺錢的問題。

但是趙桓卻深刻的知道,這是大宋年間,缺錢的事,靠印是不行的,還是得靠鍛造。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特點,大宋雖然缺錢缺的厲害,已經影響到了各地的回易,但是依舊不適合紙幣的大肆發行。

民眾沒有那個防偽的意識,朝堂也沒有關於通貨膨脹的任何觀感。

不對,通貨膨脹,當初是誰在自己耳邊提過一嘴來著?

趙桓陷入了沉思,禦駕親征之前,有人跟自己談到了物價飛漲民不聊生,那是誰來著?

李綱稍微想了想,臉上露出了了然的神情,笑著說道“官家,倭國缺的東西簡直太多了,從民生到軍備都缺,不知道官家要做什麼?白銀?”

“就是白銀。大宋現在需要大額貨幣來支撐金融交易。”趙桓愣愣的回了一句,馬上反應過來,自己這話在李綱聽起來,可能有些拗口,他立刻說道“大宋缺錢已久,而白銀在我大宋稀少,可做大宗回易時候的媒介。”

李綱回到道“官家,白銀在我大宋隻能存儲在國庫裡,用於每年向北做歲賜。”

“不過官家此次雲中路戰事順利,韓世忠在平州,又演了一出關門打狗,金人隻能乞和,到現在王稟占著臨潢不走,他金人不也是無可奈何?所以,白銀流通也是可行。”

“大宋無法將白銀作為官家所說的大額貨幣進行回易,最關鍵的就是產量不足。我大宋不產銀啊。”

李綱理解能力很好,瞬間聽懂了這大額貨幣的含義。

趙桓點了點頭,眼中冒著金錢的光芒說道“但是他倭國產啊!他倭國一窮二白,隨便倒騰點什麼,就能賺不少錢呢。”

“賣什麼給倭國?”李綱已經皺著眉思考起來。

怎麼才能正確的將大宋存在倭國的白銀取出來呢?

李綱喃喃的說道“極儘奢華,雍容華貴的奢侈品。琉璃、絲綢、官窯、茶葉,這些倭國上層人喜歡的東西!”

趙桓想了想說道“還有各種精鍛的佛器,再弄點奢華的寺廟的圖紙,這些東西,都是好東西啊!”

都是好東西啊!一老一小在文德殿互相笑著。

不管是琉璃,絲綢,官窯的瓷器,都是價值極高的貨物,但是這些東西,真的說有用嗎?

都是上層人士才能享用的東西,他們如果喜歡,就必須要用白銀來換,就會越壓迫百姓。

上層人士最容易腐化,這些玩意兒看似沒有危害,但是經年累月,那就是積重難返了。

特彆是趙桓要給倭國的那種非常宏偉寺廟的圖紙,那你說佛像要不要做成金的?你鍛造不出好看好用的佛像,是不是要用我大宋的?屋頂是不是用點琉璃瓦?

那櫻花下的琉璃瓦在夕陽下熠熠生輝,天皇和皇後踱步在櫻花樹下,看著天邊殘陽西下,照耀在恢弘的寺廟中,無數虔誠的信徒,不斷的向著寺廟而去。

喔!多麼唯美的畫麵!

奇觀啊!奇觀誤國啊!

趙桓相信倭國皇室,麵對來自天朝上國的奢靡文化,村長打架的倭國國主,一定會用最大的力量建設起奇觀來。

趙桓忽然想到了什麼,笑著說道“那什麼,太宰啊,你找個畫家,畫風景的那種,畫一幅《櫻花樹下的隆興寺》,畫的一定要美。”

“讓人心生向往而迫不得已的那種美。送給倭國的使者,這是一衣帶水,友誼的見證。”趙桓對這個一衣帶水咬的很重。

就是欺負倭人沒文化。

“再畫一副《夕陽下的皇宮》,要讓倭國有和我大宋回易的強烈需求,然後白銀結算。”

“再差人臨摹一副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讓土包子們也見識下什麼叫做天朝上國。”

李綱點頭,說道“臣還有一些想法,倭國一直在學習我中原王朝的文化,臣想著請官家準許,倭國人到我大宋學習書法、繪畫、樂理,讓他們回去去教化倭國。”

趙桓看著李綱,鄭重的說道“有些東西可以學,有些東西不能讓他們學。特彆是廣備攻城作不得任何倭人靠近。”

“即將開辦的軍校,就不要讓倭人知曉好了!”

“臣知道輕重。這都是社稷神器之學,他倭人還不配。”李綱俯首說道。

大宋雖然武德不盛,但是依然是一個講究華夷之辯的時代,李綱這些讀書人連宋武人都看不起。

指望讀書人看的起倭人?可能嗎?

事實上,倭人一直在派人到大宋,想要學習大宋的文化、經濟、軍事還有武備鍛造等技藝,奈何沒人傳授給他們。

很大原因是工匠們也不是很看得起蠻夷。

手藝人都是傳男不傳女的秘學,怎麼可能傳給外邦人?

所以,李綱提議的倭人到太學就學,那簡直是無上的榮譽,就是學回去的是書法、繪畫、佛學……

趙佶的瘦金體挺好看的。

趙桓覺得李綱這招比自己還要狠的多。

這是要養一群大治廢宅出來嗎?

“官家,臣覺得倭人一定會感恩戴德,畢竟教化之功。”李綱笑著說道。


最新小说: 公路求生:大佬咋在驗收怪物物資 兵王退役,掌管千億集團勇破大案 逆經:騙子住手 躍滄海 醜雌讀心獸夫後,他們狂開修羅場 重生選救白月光?閃婚皇叔爽飛了 小餓包在無限流搶BOSS成神 年代劇:老曹的瀟灑人生 擁兵百萬被賜死,起兵劍指朱元璋 貞觀悍師:從教太子逆襲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