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走了半截,突然駐足對著趙英說道“艮嶽宮那準備停當了吧。宮女多點,在讓陳家多弄點瘦馬過來,伺候太上皇。”
“老臣知道了。”趙英點頭又搖頭,這無頭無腦的,怎麼突然問起了艮嶽宮的事?
趙桓到這個時候,才下定了決心榮養他趙佶。
所以才提到了艮嶽宮。
“太上皇到。”押班魏承恩,大聲的喊道。
童貫扶著太上皇走進了大慶殿內,一步步的走到了禦下。
趙桓饒有興趣的看著趙佶,他這是第二次見到趙佶,第一次的時候,趙佶帶著兩個極為出息的兒子。
一個是狀元趙楷,這個兒子,是他最得意的兒子。
他趙佶前腳出了汴京城,後腳,這趙楷就發動了東掖門之變。
被沈從一箭給平了。
另外一個是非常勇敢,和李邦彥一道去了金兵大營裡,和金人和談的趙構。
這個就比趙楷要聰明太多了,趁著趙桓騰不出手來,經略江南,準備自立。
趙佶顫顫巍巍的俯首說道“老拙,拜見陛下。”注3
趙桓笑了。
他還記得當時一口一個朕,一副皇帝的模樣的趙佶,皇帝的風範儘顯無餘。
現在自稱老拙。也是怪哉。
“起來吧。”趙桓無所謂的說道。
“童郡王,又見麵了。”趙桓看著生著胡子的童貫,這也是第二次見麵,上一次還是趙桓第一次廟算的時候。
趙桓想讓童貫做東京留守兼四壁守禦使,防衛東京。
童貫倒好,直接把兵權一解,魚符一交,溜之大吉了。
“官家冊封了種少保為廣陽郡王,這郡王一名,早就是過去了,官家折煞我了。”童貫拜了一拜說道。
“朝堂新風,滿是正臣。官家有為,收燕雲,一平大宋之夙願。老臣為官家賀!”童貫再拜說道。
趙桓左右看了看,說道“蔡太傅呢,怎麼沒看到蔡太傅?蔡太傅四起四落,做了十七載的宰相,如此古今第一人物,不知道何在?”
童貫看了眼太上皇的臉色,說道“蔡太傅年過八十了。腿腳慢了點,官家捎帶,他在後麵呢。”
“其他人呢?怎麼就你和蔡太傅跟著太上皇回京了嗎?”趙桓坐正了左右看了看,好奇的問道。
當初金兵剛退,朝堂大員不顧社稷,溜之大吉,如果不是還有些官員,大宋的朝政直接就停擺了。
這群人呢?朕還打算找他們算賬呢。
趙桓還想抄了他們的家,給內帑添點錢呢。
“都跑了。”童貫悵然的說道。
“老臣和蔡太傅二人愚鈍,就隨著太上皇歸京了。”童貫俯首說道。
趙桓一愣,還能這麼玩?
能同富貴,不能共患難?
趙佶仰仗了一輩子的朝堂大員,跑的就剩下兩個人了?
趙佶臉色愈發難看,相比較自己兒子選的宰相,他的人實在是太丟人了。
八門進京的時候,李綱是怎麼做的?誅國賊,安社稷。
他這回京,走了一個月,人都跑的乾乾淨淨。
“官家,臣來了。”蔡京顫顫巍巍的走進了大殿之內,看到了端坐在龍椅上的趙桓,還看到了自己的兒子,蔡攸。
蔡攸將蔡京擠出了朝堂,繼承了他的位子,他們父子也沒想到,會以此種形式再次見麵。
“罪臣蔡京,參見陛下。”蔡京顫抖著想要跪下行禮。
趙桓搖頭,說道“蔡少師,把你父親扶起來吧。都八十的人了,杖朝之年的人,不用跪了。”
蔡京能夠四起四落,是因為他擅於磕頭,蒲伏扣頭,在大宋可不多見。
“謝陛下。”
趙桓點了點頭,說道“既然都到齊了,趙都知,宣旨吧。”
趙英點頭,將早就寫好的詔書拿了起來,抑揚頓挫的念到“京天資凶譎,舞智禦人,在人主前,顓狙伺為固位計,始終一說,謂當越拘攣之俗,竭四海九州之力以自奉。”
“上皇亦知其奸,屢罷屢起,且擇與京不合者執政以柅之。京每聞將退免,輒入見祈哀,蒲伏扣頭,無複廉恥。”
“燕山之役,京送攸以詩,陽寓不可之意,冀事不成得以自解。見利忘義,至於兄弟為參、商,父子如秦、越。”
“暮年即家為府,營進之徒,舉集其門,輸貨僮隸得美官,棄紀綱法度為虛器。患失之心無所不至,根株結盤,牢不可脫。卒致宗社之禍,今黜太傅,謫為南瓊州團練副使。貶至嶺南。”注4
“貫握兵二十年,權傾一時,奔走期會過於製敕。”
“有度量,能疏財。後宮自妃嬪以下皆獻餉結內,左右婦寺譽言日聞。”
“寵煽翕赫,庭戶雜遝成市,嶽牧、輔弼多出其門,廝養、仆圉官諸使者至數百輩。窮奸稔禍,流毒四海,雖菹醢不償責也。”
“黜廣陽郡王,謫為昭化軍節度副使,配發到英州、吉陽軍。”注5
“靖康元年蘭月十一日,入內內侍省都知趙英,宣!昭化軍節度副使童貫,奉!瓊州團練使蔡京,行!”
趙英的聲音說完,蔡攸忽然站了出來,說道“臣願隨父親前往嶺南。望陛下成全。”
“父親年歲已高,路上無人照料,恐有譴死道路之危機。”
而蔡京卻連連擺手說道“不可,不用,我自己去就行了,你這未到五十,官家英武聖明,你好好跟著官做事,我一把老骨頭,不用管我。”
趙桓搖頭,這父慈子孝的戲碼都出來了。
“蔡少師,你路上好好陪著蔡京,你得去雷州上任了。”趙桓笑著說道“蔡家一門共計二十三人,分彆流放邊遠各地,遇有特赦也不準內遷。”
“蔡京、蔡攸永不放還,臣僚敢有引薦,當正刑章。”
這是在給百姓一個交代,蔡京是大宋六賊,蔡攸是社稷之賊,能得到這種評價,可向他們做的多麼過分。
趙桓之所以一直等到現在,就是在等趙佶回朝。既然回來了,那就可以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