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北宋當明君!
趙桓皺著眉頭看著劄子,從多瑙河畔的匈牙利到孤懸海外的倭國,聞其聲聽其名無不瑟瑟發抖的蒙古鐵騎來了。
克烈部以他們最鼎盛的狀態,出現在了自己的視野裡。
雖然黃金家族的乞顏部還很弱小,但是蒙古諸部已經開始強大了起來。
擺在趙桓麵前的是三樣讓趙桓無法接受的物品。
第一樣是複合反曲弓。
趙鼎劄子裡的複合弓,不是機械滑輪省力的後世的機械複合弓。而是以乾、角、筋、膠、絲、漆等材料為主,以上六種材料合稱六材弓。
反曲的造型,增大了弓力,減小了弓身。
反曲弓如果在不上弦的情況下,它的弓臂是向相反方向彎曲的,所以有更高的機械能,有更遠的射程,因為縮短的弓身有更快的射速。
這樣的弓,克烈部每人兩把,一把遠射長弓,一把近射的短弓,射程上是兩百步,大約三百多米的有效殺傷。
第二樣是劣馬的重要性已經被克烈部發現。
他們已經開始騎乘著劣馬,在草原上奔跑起來,並且他們的馬匹,多數都是母馬,而不是戰陣用的閹割公馬,在行軍途中,可以用母馬的馬奶,製作奶酪,減少消耗。
這種來自漠北呼倫貝爾草原的馬種,雖然在遼國疆域內也有分布,但是數量上很稀少。
畢竟這種馬,就叫做蒙古馬。
第三樣,是最讓趙桓不能接受的高級工程機械,名為巨石砲的投石機。
在趙桓的認知裡,這應該是是蒙古大後期,學貫中西之後,才造的巔峰攻城器具!
居然出現在了克烈部的工坊裡!
難道自己被安排了?
這是趙桓看到巨石砲的第一感覺。
不過他很快就發現這隻是一台遠遜於自己的重型重力投石機的攻城器械,才鬆了一口氣。
自己那十米高的超級機械,可以將一百多公斤的大石頭,扔一千米。
這種超重型的攻城器械,暫時還隻有大宋能造的出來。
克烈部的投石機,是一種隻能投擲十五公斤到三十公斤的小型重力投石機而已。
這讓趙桓莫名的心安,不管什麼時候,多,就是美,大,就是好,口徑,就是正義!
口徑上的領先,讓趙桓鬆了一口氣,還好,自己現在還有蒺藜炮這種殺手鐧,被殺到滅國是絕無可能,但是這給他的擴張帶來了阻力。
趙桓看著劄子裡的情報,才明白了這克烈部的反曲複合弓和投石機到底是哪裡來的了!
大秦景教!注1
這是起源於在中原王朝的認知中的大秦地域,也就是羅馬帝國的一隻教派。
在唐太宗時期傳入了中原王朝,在唐武宗滅佛的時候,順帶著加了一句,勒大秦,穆護,祓三千餘人還俗,不雜中華之風。
大秦景教這才退出了中原王朝,僅有的的大秦寺,在趙桓這會兒,也是一片的廢墟了。
大秦景教並沒有放棄傳教的行為,他們深入了遼國。
遼國修釋家禮佛,漢化嚴重,景教也沒有市場,遼國人就把他們趕到了漠北,他們在這裡紮下了根。
景教眾,在蒙古語境叫也裡可溫。
趙桓找到了克烈部投石機的由來,也讓趙桓鬆了一口氣。
在軍備上,大宋完全領先,但是在軍隊素質上,大宋軍守城有餘,攻擊不足。
自己謀劃滅金之戰,對金國大勢剛剛占據了全麵主動的時候,結果克烈人來了。
而且來勢洶洶,絲毫不是趙桓認為的莽荒部落!
人家是一個早就在百年前謀求立國,剛剛打敗了耶律大石的成建製的軍隊。
趙桓看著堪輿圖,讓趙鼎原地待命,等待自己的詔命。
而這個詔命,並不是鎮州拱手相讓。
相反,趁著天氣還算晴朗的時候,讓嶽飛帶領剩下的河間軍卒和蒺藜炮和藥包,一擁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