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所織的布更寬。這也是最近李師師在大同收羊毛,毛紗、棉紗增多,臣就尋思著,怎麼才能用官家傳下來的機械,提高下大宋的織布的速度。”
“臣研究了很久,就發現出現在這梭子上,最費人工。就做了這麼個梭子。”
趙桓連連點頭,看了一眼李綱,再看了一眼李清照說道“這織布機才是你們說商部都統籌完全的底氣吧!”
“什麼都瞞不住官家。”李清照點了點頭,看著官家暗暗出神。
一年不見,官家這處理政務的能力,有了顯著的提升,倒是越來越像個皇帝了。
“叫什麼名字?”趙桓用手指撥弄著那個梭子,梭子在導軌裡如同一個小老鼠一樣,極快地來回穿行著。
李清照笑著說道“飛梭。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輿欲語防飛梭。取自蘇軾蘇太師的《百步洪》。”
飛梭織布機啊!
趙桓原來還不明白李綱給他的小玩具是什麼,但是他看到了織布機之後,就已經徹底明白了,麵前這台織布機的意義。
大幅提高了織布的速度和效率,織布機由原來三個人操作變成了一人操作。
而操作更加簡單,利潤豐厚的織布行業,也會刺激商戶們投入,建設工坊。
隨著工坊的不斷建成,也會大幅度促進大宋的百姓,暫時離開他們的土地,走進工坊。
當織布機大規模使用的時候,紡紗就會不夠用,不管是棉紡,還是羊毛紡料,亦或者說絲紡,都會被這個飛梭織布機所吞噬,變成布料。
當紡紗機更新換代的時候,工坊的工坊主就會察覺到人力終究有限,倒逼蒸汽機的改良。
如果說第一次工業革命是一道厚實無比的門,李綱一腳踹開了一個巨大的縫隙。
趙桓扶著飛梭織布機說道“李太宰,這飛梭的技術,能不能掛在工賑院裡,若是有百姓願意使用銀錢換這個技術,不知道李太宰肯不肯賣?”
趙桓盯著李綱,開啟一個時代的大浪潮,僅僅靠著朝廷的調度遠遠不夠,如果沒有民間不跟進,談何時代的浪潮?!
大宋的百姓需要和大宋的皇帝,一起砥礪前行!
李綱愣愣的問道“這還能賣錢?本來就是惠民之物,誰想用都可以用嘛,原理也不是很複雜,官家要用儘管拿去。”
“額……”趙桓看著李綱,再看看飛梭,再看看李綱。
他這才想明白了,自己麵前的發明家,是大宋的宰執!
而不是一個資本家。
他壓根就沒想著賺錢啊。
而且還作為祥瑞獻給了自己,任由自己決定這飛梭紡織機的未來。
趙桓點頭,說道“由商部牽頭,工賑院配合,組建大宋紡織所,專門負責對大宋紡織機械的改良和市場調配和管控。加速淘汰大宋落後的紡織機。”
他看著李綱說道“李太宰,你錯過了一個富可敵國的機會啊。”
“拿著這飛梭織布機去經商,將這飛梭封在盒子裡,沒人能窺視的你的秘密,那可是海了去的銀子,花不完的。”
李綱不是很懂官家的意思,他好好的一個士大夫,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大宋宰執,為什麼要自降身份去經商?
李綱稍微一琢磨笑道“額,官家要是想換個宰執,得找個替補的人選。臣這剛乾順手,要是官家有這個心思,臣給官家物色物色人選。”
“沒有,沒有!李太宰誤會朕的意思了。”趙桓哈哈大笑起來,拍了拍李綱笑容滿麵。
在大宋這片土地上,最高的追求是青史留芳名,萬世永留存的真性永生!
李綱手裡攥著一張一萬麵額的大宋錢引,離開了文德殿,出去的時候,還懷疑的看了麵值,不太清楚自己這個恩賞到底是什麼來的。
發明創造獎的由頭,但是大宋有這個恩賞嗎?
“把這個譜個曲子。”
“然後送到高麗沈從和魏承恩、遼東黑土區的王彥、靜邊城的歐陽澈和傅選、鎮州的趙鼎和劉經、吃沙子的陳東、河套的張孝純、西夏的黃彥節那裡去。”趙桓單獨留下了李清照,給了她一份早就寫好的劄子說道。
李清照打開了劄子看了看,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說道“這個臣妾沒譜過這樣的曲,要不,官家哼哼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