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北宋當明君!
吳玠洋洋灑灑的說了自己的十策,趙桓盯著大大的堪輿圖和嶽飛的劄子,遇到不是很明白的地方,也會問幾個問題。
這場奏對持續了很長的時間,趙桓才放下了劄子。
他笑著說道“吳家兩兄弟的想法,很不錯,把劄子留下,朕傳給嶽將軍看看。這樣吧,吳玠到嶽將軍手下,做行營兵馬都監,而吳璘到韓將軍手下,同為行營兵馬都監如何?”
趙桓給的這兩個官製,都是貳官。
換句話說,他們在是河間軍和山海軍的副帥。
這個職位,可不算低了。
“惟服聖命。”吳玠和吳璘互相看了一眼,兩個人眼中都有驚喜的目光。
他們並非裸官空降,而是帶著蜀中義軍一起去河間軍和山海軍,副帥這個職位已經很高了。
趙桓並沒有所謂的過蒙拔擢。
相反是之前的朝堂虧待了吳玠和吳璘兩人,僅僅對西夏的戰績,吳玠早就該是校尉了。
“蜀中義軍有多少?”趙桓抿了一口熱茶,說了小半個下午,他這口乾舌燥。
“約有正軍五萬餘人,輔軍約有十萬之數。”胡世將笑著說道。
趙桓一口茶差點噴了出去,他強行咽下了茶水,說道“多少?”
“十五萬吧。”胡世將看著官家驚訝和疑惑的目光,重複了一遍。
趙桓咳嗽了兩聲,剛才喝水差點把他嗆到,他平複了下心情說道“這麼多嗎?會不會影響到了蜀中百姓的生產?”
趙桓一直小心謹慎,不願意增加大宋軍卒的數量。
就是防止軍卒過多,導致大宋陷入窮兵黷武。
“不會,兩蜀地區約有三百多萬戶,六百萬人丁,二十抽一,不算多了。”胡世將笑著說道。
而趙桓卻皺起了眉頭,這兩蜀地區,一戶隻有兩口人?
他看著胡世將問道“這二十抽一是按照戶說的嗎?還是多了些啊,就五萬正軍隨行就是。其他的回到蜀中安定地方好了。”
“還有這丁口是不是太少了些?”
胡世將仔細琢磨下,官家應該是誤會了什麼,他笑著道“官家有所不知,蜀中統計丁口都是二十歲成丁,六十歲成老,女口不須通勘。”
“所以看起來是二十抽一,其實是二十戶抽一成男入伍。”
“整個蜀中連幼子都算上,人口約有一千多萬口。”
趙桓這才打開了一本劄子,上麵是大觀四年時候,宋徽宗進行的一次人丁普查。
在籍戶數為兩千零八十八萬戶,人丁為四千六百七十三萬丁。
一樣是大概一比二的的戶丁比例。
這讓趙桓忽然想明白了,自己應該是忽略了什麼,導致自己錯誤的估計了大宋的人口數量。
丁是成男。
難道大宋搞人口普查是隻統計男子成丁?
趙桓詳細的詢問了胡世將後,才知道,果然如此!
大宋的人口普查不包括女人、孩童、老人!
“這什麼時候開始這麼排查丁口的?”趙桓看著大觀四年的人口普查記錄,扔到了一邊。
這本彙總性的劄子已經完全沒有用了,它從根源就出現了問題。
這本錯誤的人丁劄子,讓趙桓錯誤的估計了大宋的實力。
以至於很多國策製定起來,都有些束手束腳。
顯然大宋的人口數,比他想的要多一些。
“從太平興國的時候開始的吧。老弱幼女,不須通勘。”胡世將皺著眉頭回答道。
官家冷不丁一問,他差點沒回答上來,畢竟都一百六十多年的事了。
太平興國是宋太宗趙光義的年號,那這一切。就說得通了…
趙桓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略有些生氣的說道“計省都是怎麼做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