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良政變成害政_回到北宋當明君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回到北宋當明君 > 第六百二十九章 良政變成害政

第六百二十九章 良政變成害政(1 / 1)

回到北宋當明君!

“不知道李太宰還記得山陰唐家嗎?那個一等絲商,家財萬貫家裡老宅價值數十萬貫都不止。”陸宰想到了自己的親家,歎氣的說道。

李綱點頭,陸宰兩次求糧,把人家山陰唐家最後一點點糧食都給榨乾了,唐閎連個陸宰家的入門錢都付不起。

而這個一等絲商的後人,打理著紡織所之事也是井井有條,算是一名能吏。

“紡織所的唐司務一心為國的美名,是一段佳話,也一定會寫入青史,萬世傳念。”李綱有些疑惑的問道“可是唐閎之事,他們山陰唐家破落的原因,還是因為兵災。和現在這事有什麼乾係?莫非……”

陸宰搖頭說道“不是李太宰所想的那樣,我說起唐閎其實就是說我大宋大多數商賈,並非一心一意逐利,在大是大非上,並沒有拖後腿。”

“但是眼下有些人就抱著商人逐利為貴,人命因錢而賤的想法,在這轉運之事上,進一步的迫害這糧商。”

李綱這才明白陸宰是在說服他,有人在迫害商賈。

陸宰連連搖頭的說道“士農工商都是陛下的子民,為何獨有商賈被視為賤業,輕則辱罵毆打,重則抄家滅戶,還美名其曰匡扶國風。”

“這些在燕京的行商,都是從上京路到克烈部數萬裡之遙的地方牟利,每一分錢都不是憑白掙下的。在燕京換成糧之後,想著這最後一程再掙一點,結果呢?”

結果就在李綱手中的劄子上。

這份劄子是數名邸店一等糧商所寫。

而所寫的內容,實在讓人觸目驚心。

在最開始執行轉運法的時候,都是運到燕京轉運司,換成糧票再到汴京提糧。

沒過多久就查出了有商賈往米袋裡摻石子的手段,來增重謀取利益。

而這些發國難財之人,已經被法辦,並且有了抽驗的手段。

而後就有轉運司的糧官在其中牟利。

轉運司的糧官在兌糧的時候,把土摻和在了米袋之中兌換而出,而後商賈運回後發現,告到了台諫。

台諫和轉運司掰扯了很久,終於在官家的裁定下,商賈取糧也可以抽檢,並且可以檢舉糧官從中作梗。

這件事告一段落之後,轉運司的糧官們兌糧的手段就比較多了,以次充好,隨意的更換袋中穀物,泡水,摻土摻沙屢禁不絕。

陸宰歎氣的說道“李太宰,你知道民告官殊為不易,本來百姓就是弱勢,再加上官官相親,所以多數人被轉運司的糧官坑了之後,都是忍氣吞聲,尤其是那些邸店一等商賈,他們更多的考量的是和朝堂的關係,會不會弄的很僵硬。”

“但是他們現在扛不住了,十三進七出,這誰能頂得住?”

李綱當然知道陸宰在說什麼,大宋的一等糧商,在燕京需要交納十三份的糧食,而到了汴京最多隻能換出七成來。

李綱合上了劄子,搖頭說道“他們在燕京那邊被那些糧官為難,摻了土、沒晾乾、一等變五等,十斤變一錢。這些招數實在是數不勝數啊。”

“你說這本來就是一個良政。方便了朝廷運送軍糧,也方便了百姓轉運糧草,怎麼鬨來鬨去,怎麼就鬨成了這個樣子?”

兩個朝廷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想不通這個道理。

明明看起來百利而無一害的政策,為什麼變成了這個模樣。

李綱忽然眼中一亮說道“完顏宗乾以前在金國的時候,也乾過這麼一出事,就是那道收刀兵以安地方的政令,你看到了那些金人裡正拿著菜刀,都能搞出不少幺蛾子。”

“咱們的這個糧引之事,是不是欠考慮了?”

陸宰聽到李綱說的話,緊蹙的眉頭才有些舒展開來。

他一直在想著怎麼吏治,可是這種實物性質的物品,本來就不是單方麵的錯,轉運司的糧官們的抱怨更多。

抽檢早就變成了全部檢查,否則很容易被那些逐利的商賈,鑽了空子,謀取私利。平日裡轉運司的抱怨也是很多。

陸宰皺著眉頭思索了很久,才說道“某覺得可能真的是這個轉運的方式,僅僅適合緊急調運的時候用,還是把這個軍糧的轉運法子停下來吧。”

“燕京和汴京的交接憑證驗證,就是一件很麻煩的事。偽造糧引之事,也不少。而且還有的時候沒有相應的糧食兌糧,鬨出不少亂子。”

“這法子軍糧緊張的時候,是個好法子,可是真的當個常例去做,就會發現這法子,並不是很好用。”

李綱聽聞之後,說道“既然陸少卿有了想法,那就暫時停下這個法子,既然是害政我們就先把這政策停下來。”

“陸少卿,轉運司這裡,還有什麼線索嗎?這次商賈集體停止兌糧之事,有蹊蹺啊。”

唐閎和李子美這樣的商賈,才是大多數商賈的寫照,這件事的背後絕對不可能沒有背後的推手。

陸宰麵色一沉,問道“蹊蹺,難道說有人在挑唆他們?黑水司嗎?”

李綱搖頭,皇城司和黑水司的爭鬥屬於內廷的重要工作,他也從趙英那裡多少了解過,眼下金人在正麵戰場被打的節節敗退,自顧不暇的金人,將黑水司的重點放在了上京路和金國境內。

“黑水司全麵收縮,這麼大的動作,不可能瞞得住皇城司的人。應該不是他們。”李綱搖頭說道,否定了陸宰的想法。

陸宰想了很久,說道“這我就不知道了。”

“你好好琢磨下怎麼把糧食補上,官家那邊戰事膠著,沒有糧草,回來問責,咱們誰都跑不了。你既然沒有消息了,那我去彆處想想辦法。”李綱站起來告辭。

這次糧食停運的第一個原因,就是大宋的政策出現了一些問題,這個倒是好說,將這個政策停下就是。但是這些商賈突然聯合在一起,就非常奇怪。

這背後挑唆一等商賈的人,到底是誰?而且時間點上,挑選的恰到時候,讓李綱背後冷汗直流。

大宋的商賈明白人占多數,大宋不興,何來商道?

而且淮南陳家帶頭,依附了大宋皇帝之後,獲得的諸多好處,讓人眼紅不已,沒人挑唆,絕對不會鬨出這麼大的亂子。

從汴京到燕京這條糧草線斷了不說,淮南到滄州和津口的糧草線也斷了。

李綱走到了皇室大宗正循王趙士?的家門口,他站在宗正的門口,看著高大的牌匾,猶豫了很久,才踏進了趙士?的家中。

他本來不想來,摻和皇家的事,本來就是很容易惹一身嫌疑,尤其他現在是大宋權相的情況下,很容易讓人誤解。


最新小说: 一生愛你隻一次 真千金帶崽跑,冷戾王爺破大防! 野性考驗 武道獻祭:開局被祖師爺盯上了 逆鱗王皓 我在清代當知縣 大明掘墓人 那些年對我窮追不舍的女人 四合院:傻柱快求求你哥,彆打了 穿書全網黑?炮灰把娛樂圈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