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嶽飛剿匪和李綱商改過程中,挖了大宋河東、河北兩路蛀蟲數千家,挖來的不可計數的拍賣場。
那是大宋一百六十餘年的財富。
趙桓打開劄子,雖然這個金石學社的古玩字畫的數量,遠遠遜與觀瀾閣,但是其質量,卻高的出奇,每個月都有一批不知從何而來的極品字畫在這金石學社撲買。
趙桓甚至看到了王羲之《蘭亭集序》真跡!
“真的假的,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不是被唐太宗帶到昭陵裡了嗎?”趙桓指著這一條撲買名錄有些駭然的問道。
這群家夥難不成把唐太宗的墳都給刨了?
趙英瞄了一眼說道“官家說這個《蘭亭修禊》呀。”
“當初唐文帝李世民在洛陽城大戰王世充,將其打的節節潰敗,而後竇建德前來支援,李世民在虎牢關大破竇建德,王世充看毫無勝機,就選擇獻上了《蘭亭集序》作為買命錢,選擇了投降。”
“而後李淵就就饒了王世充一命。而後李世民做了皇帝,對這《蘭亭集序》甚是喜歡,就命令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馮承素等弘文館的學士,鉤摹數本,賜給大臣。”
“唐文帝之後,《蘭亭集序》真品無影無蹤,之後就以這《蘭亭修禊》為真跡,因為是神龍年間中宗李顯在上麵蓋了個章,所以這也叫神龍本修禊。”
趙桓一臉驚訝的看著趙英,平時不顯山不漏水的他,這會兒居然對這蘭亭集序和修禊如此了解。
而且唐太宗李世民的這個文帝的諡號,也很過分!
趙桓略微緊皺著眉頭,給知名的圖文書畫蓋章,是皇帝的共同愛好嗎?這中宗也喜歡戳自己章,越是有名越喜歡戳。
“沒看出來,你知道的還挺多的。”趙桓點了點頭,對著趙英說道。
趙英笑著回答道“值錢的東西,臣都清楚,這東西老值錢了,就是不知道來曆,臣還在查。”
“據傳聞是世代流傳,家道中落不得不變賣,不過依據臣的猜測,估摸是倒鬥的人從地下倒騰出來的東西。”
趙桓不由的想起了大宋皇陵,那地方現在還是一片荒地。
一百六十年,一千餘名在曆史上留下了自己痕跡的士人、軍將,還在暴屍。
除了趙匡胤的墳,其他的連倒鬥的都倒不出東西來。
趙匡胤在臨死之前,還在不停的修封樁庫,遼國當時勢頭正強,為了贖回燕雲十六州,趙匡胤死的時候,並沒有舉行大喪,陪葬之物,也少的可憐。
趙桓對童貫贖買燕雲十六州的行為,還算能夠理解,畢竟是趙匡胤的祖訓擺著,而且趙桓還曾經和種師道討論過鼠疫和天花哪個殺傷力更大,對於趙桓來說,結果最重要,過程他不重要。
燕雲十六州不管以什麼手段拿回來,那都是大功一件。
可惜,童貫買了半天,大同府、榆關、北古口、太行八徑裡的居庸關也都在金人手裡,等於沒買。
“你見過這蘭亭修禊嗎?”趙桓忽然笑著問道。
“怎麼官家要去這金石學社看看?”趙英大驚失色的說道“官家,萬萬不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