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北宋當明君!
在趙英眼裡,李乾順的死,順理成章,在西夏的皇城司察子們,經過走訪,都有一種說法,叫做百姓隻認任國相,誰知大王他姓李。
說的就是任得敬隨著任妃的不斷受寵,升到國相之後,大權獨攬的局麵。
趙英早就猜到了會出事,李乾順死的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但是他始終沒想到梁炳煥在抉擇之後,選擇了讓了六左軍監司增兵興慶府。
這個選擇,對於曹嫻來說,會有極其恐怖的影響。
“曹賢妃那裡。”趙英有些猶豫的看著官家問道。
趙桓將劄子合上,遞給了趙英,令其歸檔,略帶幾分無奈的說道“做山大王比國丈強呀。你去知會曹賢妃一聲吧。”
“是白綾,還是從內府取點藥?”趙英小心翼翼的問道。
趙桓猛地一愣,瞪著眼木然的轉頭看著趙英,疑惑的問道“朕好像沒說要賜死她呀。”
趙桓眯著眼看著趙英,他是內侍省都知,掌管皇城司這個特務政治機構,大宋宮人們的老祖宗,心狠手辣是他的另一麵,在自己麵前的唯唯諾諾和故意賣傻的種種行徑,並不是趙英的全部。
趙桓無奈的搖了搖頭,說道“你彆會錯意,朕沒說殺,你正常知會一聲就是,梁家是梁家,曹嫻是曹嫻。”
“用完了就廢棄掉,甚至還要殺掉,這太過於薄情寡恩。”
趙英略微有些疑惑,最終還是點了點頭,離開了文德殿,讓官家自己去度量此事。
歸化人教育,這一項從先秦就開始的活動,中原王朝對其極為熟練。
如何將歸化人培養成狂熱的中原王朝仰慕者,有著一套極為熟練的工序,可以令其歸國之後,心心念念的內附中原王朝。
比如眼下在汴京遊學的安娜長公主,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每日吟詩作賦好不快活,可以說是此間樂,不思羅的典型。
趙英走後,趙桓從袖子裡拿出了一本劄子,這本劄子乃是宗澤所手書,通過金字牌傳到汴京,說的就是一件事,潭州。鄂州告急。
這本劄子如同壓在他心口的一塊巨石一般,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瞞、瞞、瞞,紙張終歸包不住火呀。”趙桓看著手中的劄子,歎氣的說道。
此時的趙英的走到了曹嫻母子三人的住處,這裡是延福宮外的一處小樓,雖然不如延福宮或者福寧宮大氣,但比之前住的宮人宮室還是要好很多。
之前曹嫻從昭儀升為賢妃之後,搬到了福寧宮,但是最後又在李清照的安排下,搬到了這小樓之內。
潛規則這種事,誰都不能免俗。
是簡陋了些,但也算清雅。
趙英還沒走到樓前,就看到了曹嫻正在教已經改名為趙仁孝的西夏王子讀書識字。
趙仁孝讀了一段書,略帶疑惑的問道“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