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昌似乎早知於洪會有此疑惑,先言道“主要是那隊商賈來路不正,似乎與南海鬼徒有所牽扯,其次太一門的張老爺子近日做六十大壽,他們可能想為其準備一份豐厚的壽禮。您也知道,綠義寨的上山虎曾在張老爺子坐下聽過幾天講,他也長以太一門下自居,出手太過寒酸了不好看。”
於洪搖搖頭道“拉倒吧,真正的鬼徒他們哪裡敢去招惹,想來還是為了那份壽禮,算了,這也不關我們的事,還是亮明旗號,我們從旁邊繞過去。”
丁氏兄弟立刻領命去辦,沒過多久,車駕再次啟程,從前麵的戰場邊緣繞了過去。
那夥人隻是看了他們的旗號一眼,就沒太在意,南郡的車牽扯到很多方的利益,一般情況下,沒人會去動,陳安一行算是平安過關。
路途又歸於平淡,陳安繼續開口道“於總管,剛剛聽你談起鬼徒,不知這鬼徒是什麼?”
於洪麵色一僵,隱有畏懼之意閃過,片刻之後才強笑道“尊上怎地對這個也感情趣?”
陳安表情不變道“我對很多事情都感興趣,倒是於總管,你們連煞妖也不畏懼忌諱,莫非忌諱畏懼這些邪教徒?”
沒有預想中的反駁,陳安等到的回應是一片沉默,這就有些默認的意味在其中了,讓陳安有些驚奇,不是太能想象的出,信仰萬毒鬼王這個搞笑鬼怪的信徒何以讓人如此的畏懼。
“不怕尊上笑話,北武林不知道,但在南武林中的確對這群鬼怪多有忌憚。”
等了許久,於洪總算是調整好了心境,開口言道“他們所信仰的神祗就是當初那個肆虐海州的鬼人,那個七年妖災前就聞名天下的大魔頭。”
於洪頓了一頓,可是沒去看陳安,同樣的,也沒有說出“陳安”這個名字,隻是意有指代的詳細介紹道“東海一戰有時被稱為為神落一戰,魔起一戰,是因為它被大家看做是七年妖災的起始,同樣的東海一戰中的主角萬毒鬼王,往往也被視為釋放煞妖的魔王。”
陳安眼睛微眯“這種沒有根據的說法,也有人信?”
於洪搖了搖頭道“有識之士自是不信,但鬥升小民卻是深信不疑,七年妖災過後,當年見證此事的人死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人也沒有要出來辟謠的想法,這種說法就更是甚囂塵上,幾乎被有心人編繪成了真正的曆史。尤其是原海府兩州的地域,曾受過那人荼毒,更是懼怕非常。您也知道有些信仰就是自懼怕中誕生的,由是信仰萬毒鬼王的鬼徒應運而生。”
“有心人?”
對於於洪話裡的特殊指代,陳安相當敏銳。
而於洪被抓住這個話柄,口中有些發苦地道“小人其實也不清楚,隻是道聽途說一些江湖前輩的話語。”
陳安一想也是,十幾年前,這家夥也就二十出頭,彆說這等江湖秘辛了,就算是尋常見識也是淺薄的很,問他確實有些不合時宜了。
於洪倒是自覺的很,這個問題回答不上來,為了彌補,克服心中畏縮,不用陳安追問,就開始詳細介紹起鬼怪信仰和鬼徒的事情。
“一開始萬毒鬼王的信仰隻是海府兩州的貧民,他們流離失所,朝不保夕,又經七年妖災荼毒,竟因為心中的畏懼,開始信仰起他們的恐懼之源。對萬毒鬼王毀滅世界,再造世界的言論,深信不疑。後來,不在局限於海府兩州,一些本性殘暴之人也加入其中,他們相當喜歡那些涉及毀滅的教義,由是鬼徒們開始有了攻擊性,他們一度在妖災過後,席卷整個南方,雖被當初百戰精銳般的義軍迅速撲滅,但造成的破壞比煞妖更深,不止是物質上的,還有思想上的……”
陳安點了點頭,對這些訊息,沒有任何表示,似乎還在思考之前的“有心人”之說。
就這樣,車馬漸漸駛入通城之中,這裡似乎比平時熱鬨了不少,但多出來的大多都是挎刀背劍的江湖人,很多客棧都隨之客滿。好在陳安也不少太挑剔的人,行走荒野,就是個破廟都能棲身,因此於洪隨便在這裡找了家還算乾淨的客棧落榻。
一夜休整,車夫大東套上車馬,陳安一行繼續啟程趕路,因為最終目的地大周京城已經定下了,所以也不再往其他地方去,隻是選定道路一路向北。
第二日,天色將近黃昏,一行人終於抵達了江下堡中,這裡看起來被通城還要大上一些,當然也比通城更熱鬨一些,陳安一行費了好大的勁才找到了下榻之處。
安排好車夫護衛們,於洪就帶著陳安,或者說陳安就帶著於洪出了門,言說是去拜訪一位老朋友。
在於洪一點驚異,一點早有預料的複雜神色中,兩人走到一座城堡樣式的建築前,建築的牌匾上赫然書寫著“太一門”三個大字。
看著這塊牌匾,陳安的麵色也有些複雜,實際上他與張恨水並無深交,但畢竟是自己回來後見的第一個故人,難免有些遲疑。
半晌後,他長長歎了一口氣才轉首對身後麵色同樣複雜的於洪道“你去叫門吧,就說當年東台明月宮的故人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