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劫主!
回到自己的研究室後,陳安就開始對收集上來的實驗體數據進行對比,看看哪裡還有需要矯正的地方。
對剛剛會上所言的新武學推廣,沒再去關心。
其實就算沒有他的發言,軍方以及民間武者們也會走上一條全民武道的道路。
這是大勢所趨,不可逆轉。
畢竟,新武學的前景比執典者要強太多。
奉典還好,偶爾能碰到兩個天賦卓絕之輩,執器就全是依賴天師法器超凡,後進者想要上位,除非等到前任陣亡或是真正走上天師的道路,不再依賴法器,否則,永遠都隻能是一個預備。
在這種限製條件如此苛刻的情況下,執典者一脈又怎麼能發展的起來。
相反,新武學就沒有這麼大的局限性了,甚至其中的基礎樁功和呼吸內煉法與當前武學體係一脈相承,都不存在轉換根基的問題。
哪怕是玄觀道長、智方大師這兩位已經是大師級層次的存在,也可以參照相應的觀想圖調整自己的武道根基,不存在重修甚至轉修的問題。
如此契合時代的東西,又怎麼會不被時代推上最巔峰的浪潮。
所以即便沒有陳安的發言,軍方也必然會朝著這個趨勢去推動,隻在於時間早晚的問題。
當然,在這一切之前還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其真的能夠異化根髓,使人成就超凡。
否則的話,所謂的新武學也不過隻是一個較為係統的闡述武道的體係而已,和三清山弘業寺的傳承功法也差不多,全然沒有任何的投資價值。
因此為了驗證所想,實踐自身,陳安將之後的計劃定為三步。
第一步,自身煉化根髓成就超凡。
第二步,引導他人異化根髓。
至於第三步麼,則是真正的全民超凡。
第一步好說,他已經將各部功法完善,隨便都可以靠著任意一部功法異化根髓,以做驗證。
而第二步,則需要一些特定的人選。
這個人選要站在異化的邊緣,隨時能推開那扇門,這樣陳安才不用等太久。
否則就算是武道可以超凡,一個完全沒有基礎的人想要抵達異化根髓的那一步,最快也需要十年。
十年時間,陳安或許等的起,但世事往往趕早不趕晚,時不我待,自然是越快越好。
因此那群民間武者就成為了陳安最重要的實驗對象。
其中還包括,魏武陽。
這家夥本是陳安選定的研究對象,可他距離巔峰的臨界點始終還差了點,並且他是以異能為基,武道隻是輔助,想要改換根基,還頗要費些手腳。
兼且異能為基,對陳安最終的實驗結果會有很大的影響。這使得他不得不將目光又瞄向其他更適合的人。
各民間強者中,最適合的人,自然就隻有玄觀道長和智方大師,他們兩個憑著純粹的武道抵達大師級的層次,隻要對根基進行稍稍調整,就有很大的希望憑借新武學異化根髓。
至於第三步,其實隻是一個後手,如果到最後他始終無法以偏概全的解析整個世界的法理,就隻能推動全民超凡,來為自己鑄就金身之基。
計劃好這一切,陳安拿起一堆統計數據,向屬於自己的那間練功房走去。
在雷部功法完善的時候,他其實就可以憑此突破,但忙於布置推廣之事,根本沒有來得及。
而現在是時候進行突破了,一者實踐己道,二者麼也是給那群還在猶疑的家夥一點信心。
他的練功房中,一共掛著七幅拓印的觀想圖,雷部三幅,火部三幅,電部一幅。
每一幅都是一條鑄造根髓的途徑。
當然,理論上隻要不衝突,他就可以兼容並蓄,甚至這十二種相屬不同的功法他都可以習練。
不過,這僅是理論上,在實際的情況下,人力有時窮,根本無法兼顧方方麵麵。
陳安審視自身,他的真如是天仙化靈,強大無匹,可以鎮壓衝突,兼容並蓄。
但就是這樣,也僅能同時容納其中的七部,再多,就有異力相衝,基因崩潰的風險存在。普通人大多也隻能專精一項,或許天賦異稟者有之,但身負三脈估計就是極限。
相屬分歧,可不是鬨著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