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因為林浩對宣傳營銷的重視,在國內這一眾大咖裡,他竟然是殺出一條路來。
當然還有一個意外且主要的原因。
媒體們拿了錢,辦事也是願意的——但肯定不止是林浩了,還有很多值得報道的,比如算了,媒體們都把留給《鬼子來了》的版麵,基本上也都排給林浩了。
《鬼子來了》在國內炸了。
誰都不敢報道。
大家一開始還想著是什麼呢,雖然上個月26號,國家電影局就已經召開了緊急會議責令製作《鬼子來了》的三家公司撤回影片,但人家不是照樣上了麼?
話題性十足啊。
結果他媽一看,這玩意拍的是個啥?臥槽,國外觀眾可能不是那麼看得懂,國內能有看不懂的?都是泡在裡麵這麼多年的老記者了,都傻了。
你敢報道?
就這一個“醜化國民”的帽子扣下來,就死球了。甚至某種意義上,薑文這部電影被禁對他來說是個好事,因為一般的觀眾不會懷著探究的心態去看電影的,以現在大家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去看
薑文絕壁要被罵死。
不是每個人都有足夠的電影鑒賞水平和足夠平和的心態的!要知道,大家在這之前以為會是痛打小鬼子的爽文,結果一進去看是虐文。
雖然表現得是恨鐵不成鋼,在極儘諷刺之後是不竭的“希望”,但人理解不到啊!總之,連賈章柯的《小武》都能被定義為“國際爭端”,這還得了?
事情在幾天內迅速發酵。
據說總局已經親自派人來戛納撤片了。不說彆的了,就說薑武都打電話給他,說暫時不要接觸了。因為和這部電影相關的,基本上都被騷擾個遍了,更彆說後麵的事情。
然後林浩這邊也慫了,隻報道《臥虎藏龍》的事情了,畢竟《站台》也沒取得拍攝許可
19號,《站台》首映。
這次明顯是拿到了個不錯的場子,你就想想主辦方還是看好的,在他們後麵20號的是《花樣年華》,22就是閉幕式。
王家衛在歐洲的受歡迎程度,咱們就不說了吧?他在國際上的聲譽咱們不說一定咋樣,但是在歐洲這邊,就吃他這一套。
所以想來,主辦方也是蠻看好的。
隻是觀眾並沒有很看好的樣子。
雖然有幾個人幫他張羅,但也主要是為《臥虎藏龍》營銷,《站台》這邊順水人情也就是湊了個滿場的樣子。至於什麼“瞬間售罄”、“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水泄不通”這些事情?
不存在的。
就連開個記者會,都隻有林浩一個人用英語流利作答,其餘幾個就像秋天裡打了霜的茄子,蔫巴巴的沒什麼精神,也主要有那麼點慫了的意思。
開場前,林浩看著裡麵的觀眾,其實還算不錯的了。畢竟拍的位置比較靠後,無論是請來的影評人,還是自己主動來的,都不算少。
甚至他還看見了兩個電影節評委,喬納森·戴米,就是那個《沉默的羔羊》的導演;還有芭芭拉·蘇科瓦,這位他不太熟悉。
還有誰那就是前排那個戴墨鏡的,還有鞏利這兩位大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