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導沒喊停。
那就是默認了這場改戲,林浩其實是真的有些驚訝和佩服的,因為他現在反正如果不是臨場發揮得很好,是不太敢臨時改的。
但人家就改的好。
又是長鏡頭,攝影機跟拍這一段就感覺跟現在的觀眾親曆了這一切一般。這滿場的歡聲笑語和一個人的驚訝到無措,仿佛就像是那句“熱鬨都是他們的,我什麼都沒有”。
就這麼個出場,你看著他想著是安嘉和,那個再熟悉不過的角色。但現在全身都散出一股子陌生感,怯懦又有些神經質的感覺,仿佛又是第一次見到他。
惶恐,迷茫,與周圍的格格不入,對事情的無能為力的逃避而就憑這一場出場戲,你就大概能摸到這個人物的一些脈絡。
“哢!過了!”
那邊陳愷歌喊了過,全場一陣愣住,因為今天大家都做好了拍大夜的準備。這一場出場戲極其重要,算是前期給的為數不多的線索,所以預備了兩個小時來拍。
結果這就完了?
一條過?
連馮遠正自己都有些猶豫,過來主動問“導演,要不要再來一條。”
“可以了,你這很好,就這個調。”陳導點頭表示肯定,於是片場開始有些嘩然。這個其貌不揚又沒什麼名氣的演員,上來拍的第一場就是大戲。
十分鐘不到,拍完了你這是?
“愣著乾什麼,準備下一場啊!”
“哦哦,好!”
馮遠正在劇組來了個開門紅。
第二天早上,陳愷歌就帶著他去那邊拍馮先生自己的戲份了。他因為進組比較晚,所以說有些戲份還是要趁著這些天好,還有彆的演員的檔期安排,來拍戲。
其實主要就是曾黎了,她在這三個星期。作為女朋友這個角色,她也是和馮先生也有接觸的,但也是一樣完全忽略了他。
哪怕是第一次不小心丟了一本書出去給人家砸到了,但是陳赫去道歉的。等到後來她和馮先生第一次正麵接觸,也是轉眼就忘了。
這也符合她的人物設定。
其實《百花深處》虛虛實實的環境中塑造出三類人物,馮先生演一類,傳統文化的堅持者;林浩演一類,夾雜在這兩種文化之間,試圖平衡的人;還有女朋友和這些搬家工人之類,活在現實中,被時代裹挾著滾滾向前的人。
這三類人,其實也就是林浩和馮遠正各表現一類,剩餘演員表現一類。
看起來馮遠正的難度是最高的。
所以林浩對劇組裡大家的表現不算意外,但實際上他作為串聯起整個故事的一條線,其實懂電影的人知道他這個角色其實才是更難搞的。出場越是多,越是要準備多,越是難給人驚喜。
因為他的信息是和電影節奏一樣給出來的,他得帶著這個節奏,而不是馮遠正這種一出場就給你很多信息。
不行的,給太多電影就無聊了。
所以懂得人自然懂,馮遠正難度不小,林浩的難度也不低,甚至更高一些,所以才會有那麼多重拍。但就這樣吧,專業人士能看懂就行,他不需要人誇一句“十秒鐘三種情緒變換,演技爆炸”之類的。
而隨著馮遠正的進組開拍,一路也到了六月,電影節奏開始加快了。《百花深處》的故事節奏,是越走越快的,到最後再給那麼驚雷般的一響,才爆發出柔和的情緒。
而因為慢節奏的戲份會比較多,所以占得時間長,這也就意味著現在開始劇組將會進行強度更大的拍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