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的電影時代!
八月上午,敦煌。
《英雄》劇組駐紮在敦煌的酒店,而拍攝地雅丹地貌,是敦煌相當有一陣車程的一個有著非常獨特自然景光的沙漠風景區。為了拍攝,劇組每天早上6點半起床,7點發車,路上有兩個小時。
很辛苦,不過因為上頭大力支持,所以這次去的扮演士兵的群演都是部隊的。能吃苦,也有序,算是給拍攝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酒店裡,林浩沒有跟著去,選擇留在劇組練劍,練字。他提前進組,但其實這時候是沒有他的戲份安排。主演們的主要的戲份差不多要等到9月份主演們都來了才開拍,現在劇組拍的都是群演的鏡頭。
倒是也提前進組了的章紫衣,她有意修複和張導的關係,日日跟著去。
所以你要說章紫衣其他方麵有什麼問題咱們不談,但她絕對是能吃苦的代表。跟著車隊每日跑去現場,對她來說其實並不是多難做到的事情。
林浩雖然不怕吃苦吧,但也算是主動不去的。一來他戲份頗重,扮演的角色也屬於超過他年齡不少的,所以需要開拍之前一定時間來沉澱;二來,也算是為兩人相處起來構建一個緩衝時期。
畢竟這已經是兩人時隔兩年再次合作,但中間發生了很多事情。雖然現在隔閡淡了些,但也還是需要慢慢來修複關係的。
林浩老實呆在劇組裡,根據安排按時練武,還有練字。
“劍”字。
電影裡,有一段是化名“高山”的殘劍在漫天箭矢中,終於寫出了“劍”字的第二十種寫法,也讓無名從中窺探到殘劍劍法的真意。
也有後麵一段特彆中二的,秦皇自述殘劍的這幅字根本不含任何劍法招式,寫的是劍法的最高境界那一段。就充分說明了這裡麵的“劍”字的重要性。
而練武
一小時後,林浩再次出現在附近的一個院子裡,這裡就是專門開辟出來給演員們練習所用的場地,其實主要也是林浩在用。
張一謀在《英雄》裡的武打,其實更多是寫意的感覺。但唯獨又是林浩的劍法,保留了狂風驟雨般的犀利。
不是彆的,是他太適合耍賤
哦不,耍劍了。
要知道林浩在這一部戲裡有一堆長袍舞劍的動作,原來的梁朝偉沒有多少基礎,但林浩是正兒八經練了三年。
一開始是花架子,到後來上了難度的花架子,然後甚至開始了一些比較專業的學習。所以你說這種長達三年的準備,真的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能夠的上的。
當他吊著威亞,上下翻飛的時候,他身著一身白色,散開的長袍和手裡明亮的劍,那眼神讓現場不少人都心中不禁一震,莫名生出些許驚豔之感。
“真的不是白練的。”
門口有人笑著拍手,林浩回過頭,是好久不見的江製片。
林浩笑著跟他打招呼,便也下了威亞,乘機也是休息一陣。威亞這種東西,誰吊誰知道,要為了展現出自己這種上下翻飛和劍法的美感相結合,他絕對是努了好一把力。
話說《英雄》絕對不是一部純粹的商業片,張一謀也努力把自己的藝術涵養放在裡麵。
這樣做其實還是有些問題的,本身就是看著《臥虎藏龍》成功,和李連傑討論之後便以美國人的思維來拍《英雄》,但又不停地想傳遞一些道理和價值之類的
有點貪多嚼不爛的感覺。
林浩為了努力表現好,其實也是先從外形,再到內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