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更大了。
大漠上兩人相對而立,她看著他,他又看著她,悠長又久遠的一眼。
隻這一眼,便讓章紫衣全身汗毛戰栗。這眼神深邃且篤定,就像被一盤被打翻的調色板,黑的紅的白的藍的,竟然是彙聚成無法名狀的複雜滋味來。
他竟然又有突破。
章紫衣一直知道,林浩的台詞功力從上學時候就是最好的。
當年開學三試的那段視頻被拿出來在學校播放,他和陳寶國對戲那句“可這場雪,也再也不會是二十年前的雪了。”若是讓其他人念出來,隻會是陰陽怪氣甚至平平淡淡。
可偏偏就是他,這話裡麵仿佛是被北風吹來的嗜血和癲狂勁兒,夾雜的腥氣兒讓她感覺喉嚨發緊。
她甚至不知道該怎麼接。
但今天見了這個眼神,她才不得不承認當自己還在為人家過去的成就感歎的時候,人家已經生出新的東西了,並且生的極好。
以至於張曼鈺衝過去,林浩撒開劍時的那一抹笑,她都不覺得如這個眼神來的酣暢淋漓。
從九月初到九月末,這一個月的時間在敦煌裡殘劍和飛雪的戲份,隨著這留在最後的一場戲,最濃墨重彩的毫無抵抗的那一劍,畫上了句號。
其實呢,林浩還扣扣搜搜地給張一謀提過建議,就是這個無名吧,最後能不能不死?
英雄爭議很大的一點,就是無名死了。
當然我們都知道,按照邏輯來講,帝王是不可能容忍這樣的一個人再活下去的。但是《英雄》最後給你講了一頓大道理,你也悟了,然後彆人千裡送人頭?
憋得慌。
本身個人與集體或者國家的重要性之爭就已經夠難受的了,最後還gg了?
根本不算是一般人想象中的英雄。
我說啊,張一謀你就是不會取名字,就跟《長城》一樣。你要不叫這個名字,興許大家都不會這麼噴你,就當一個毆打小怪獸的電影看看或許還好。
但這個先入為主吧
英雄這個詞在大家心裡是有所想象的,坦然赴死在現在根本是很難被理解的。
要知道現在可是01年,公知啊舔外啊韓流啊什麼的,總之這些年帶的網絡環境啊那可是外國什麼都好,國內什麼都爛。張一謀拍了這個就說“劣質模仿”黑澤明,拍出個“狗屁不是不痛快”的故事。
所以林浩想著,至少是讓人走掉吧?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
那也要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天下這些大道理,其實林浩很知道,張導已經超前了這個時代普通人的水平太多了。
“一個人的仇恨和天下人相比,便不再是仇恨。趙國和秦國的仇恨,放在天下,便不在是仇恨。”
這種家國情懷。
如果讓林浩解讀,那就不止一種,比如可以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戰亂再起冤冤相報天下何時能安定之類的多種想法。但現在大眾不是這麼想的啊!沒有xx電影解說出來,告訴你表達的是什麼東西啊!
人家甚至覺得,是在給暴秦洗地。
於是林浩就這麼洋洋灑灑給張導解釋了一大通,說大家的固有印象啊什麼的。
畢竟電影這個東西從來都是有門檻的,你在門檻外沒看懂看進去的話,大家隻會覺得你這電影講了個,我不認同。
然而並沒有用。
張導甚至覺得,這種超越了民族情感的高級情懷,舍身取義才是高潮,這應該是全人類層次上的情懷。
哈,國外可從來不能理解國內的集體主義。但也就這樣吧,十月初,林浩起身前往九寨溝,章紫衣和張曼鈺起身去胡楊林拍攝,李連傑處理自己的事情。
這部分戲,終於就告一段落。